我們的問題在於內心戲太多

01

昨天,後臺有個讀者在後臺留言:剛來平臺,請問寫得很爛也可以發佈嗎?

我立馬回覆:當然可以。

在這個言論自由的社會里,有這麼好的平臺,而且還是零門檻,只要你能寫,只要你想寫,那不就是分分鐘的事。

結果這小妹妹說:我怕寫得太low,被吐槽。

原來是這樣。

儘管我不太明白,對於寫作這樣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為什麼要這麼在乎別人的看法。

但我理解。

我們都這樣:在成長的路上,對於自己做的一些事情,總是會戰戰兢兢,思前想後,也會把別人的看法放到第一位。

年輕的我們,經驗不足,資本又太少,對於眼前出現的任何狀況,都難免會慌張那麼一下。

我該不該這麼做?

這麼做會成功嗎?

這麼做會不會失敗,讓自己多走了彎路?

這樣做會不會被別人笑話?

我們的問題在於內心戲太多

我們內心的小孩在平靜的外表下,不動聲色地開著討論大會。

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過於衝動。

02

一直特別想說說微商,這個已經興起好幾年的行業。朋友圈裡也有很多人在做,而且效益也不錯。

一些人看準了這個大好的時機,果斷下手,用他們的話就是走上了一條一點都不後悔的不歸路。

但是,在微商這塊肥肉面前,更多的是猶豫派。

微商初期,要不停地拉客戶,不停地宣傳。等到有了一定的客戶以後,也還是每天不停地大量的往朋友圈發宣傳。

所以,儘管這塊肉很肥,很多人還是猶豫了,我能不能拉來客戶?拉不出來怎麼辦?

最重要的是,每天發朋友圈,我的那些好友煩我怎麼辦?

哎呀,想想都累。

我們的問題在於內心戲太多

這麼一想,剛剛燃起來的賺錢鬥志已經被自己的內心戲消耗了大半。

想,就去做的果斷時刻,真的太少了。

曾經也問過做微商的朋友,你就沒有過那些擔心嗎?

一個白眼的表情就發過來了,怎麼可能,什麼事情沒有風險?但我更願意看一看自己能不能行。

做微商不容易,經常看到她大半夜還在大包快遞的照片。

但是慢慢地,她成了市代,沒多久,又成了省代,那些沒日沒夜的努力、付出,讓她在這條路上,不斷前行。

正如她所說,我從零開始,現在,一切都慢慢地在變好。

而我們呢,就靜靜地看到她做到省代,四處參加培訓,然後有了積蓄,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然後過段時間就豪氣地給父母打錢,甚至開始為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準備首付。

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羨慕著,然後後悔當初沒有堅決些。

似乎回到當初,我們就能抓住機會一樣。

然而事實很殘酷,回到當初,我們還是會一樣地躊躇,一樣地在猶豫中,放棄本可以一展身手的大好時機。

03

我們的問題在於內心戲太多

生活就是這麼喪,沒有誰能遇見哪件事最後能成功,也沒有誰能準確地預見一個行業有沒有好的發展前景。

能有所成就的人,不過是擁有敢於嘗試的勇氣,以及決斷時的乾脆。

像劉強東,多少人知道他是從擺攤開始的呢,做到後來,連女友都覺得沒有前途而選擇了分手。但現在的京東已經是很強勢的電商了。

在生活中,想就立馬去做的人真的太少了。

我們更多的人,選擇謹慎地活著,生怕碰到那些我們規劃不到的意外,讓我們無所適從。

謹慎,似乎才是我們生存的第一法則。畢竟,任何一件事情都有風險,考慮周全才是萬全之策。

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在越來越多的謹慎中,我們變得小心翼翼,然後是超多的內心戲,把每一件事情都衡量個百八十遍。

我們思考得多了,就會發現這件事弊端很多,可行性也越低,連那僅有的積極性也隨著思考不斷降低。

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不斷拖延中,慢慢放棄了。

大學時,有個學長曾經騎行去了西藏,回來後成了學院裡的熱門人物。

於是,院裡的男同胞們紛紛向學長取經,熱血地表示:大學四年,自己也要來一趟西藏行。

學長熱心地說了很多,也傳授了很多經驗,但大四畢業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人去過西藏。

當時的熱血還能出現在我的腦海裡,行動就這麼失落在了幻想中嗎?

曾經問過一個男生,他說,當時滿腔熱血,但是越瞭解越害怕,那麼嚴酷的環境,沿途還不安全,真怕把命搭在那裡。

我點點頭。確實,父母好不容易把我們養大,不能把命搭在這上邊。

但很諷刺,一個很瘦弱的福建姑娘,在大四畢業前,已經去過了西藏、新疆,而且是平安回來。

那段時間,經常看到她在朋友圈裡曬的照片,被日光曬得略微發亮的皮膚,燦爛的笑容,還有她身後潔淨的天空,美得讓人沉醉。

究竟差在哪裡?

我們的問題在於內心戲太多

身強力壯的大男生怕死在路上,而弱不經風的姑娘卻勇敢地走在了朝聖的路上,並且收穫了滿滿的美好回憶。

因為:我們的內心戲太多。

04

楊絳先生說得對,我們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我們的大腦,有時候活躍地太過分,幾秒鐘就把事情翻來覆去想了好幾遍。

越想越鑽牛角尖,越想越有挫敗感。

於是,拖延症啊,生活喪感啊,全部都跑出來了。

我們的大腦裡什麼都有,就是少了這樣一句話:想,就去行動。

而其實,對抗拖延,對抗猶豫的最佳法寶就是:行動力。

行動起來,你就沒有時間去顧慮,也沒有時間去思考那些得失了。

管它能不能成功,做了再說;

管它能不能變現,我爽了再說;

管別人怎麼說道,我開心就好啊。

就像《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對那些反對她辭職的人說的一樣:管你屁事。

只要我想做,就去做,才是王道。

至於路上會遇到什麼,那都是命運的饋贈,收著就好。

而事實往往是這樣:當你踏出第一步的時候,你會驚奇地發現:原來真的是我想得太多。

05

前天晚上,四川發生了地震,有旅客受傷,有人員傷亡。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明明前一刻我們還在討論美麗的風景,而下一刻卻是陰陽兩隔。

生命就是這麼脆弱,死亡來臨之時,你是不是還有遺憾?

我還沒有對暗戀的對象說出“我喜歡你”,

我還沒有鼓起勇氣為自己活一回;

我還沒有多陪陪家人。

如果此刻,生命即將結束,你是不是還捨不得?

你是不是還有想要做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做?

勇敢一些,想,就去做吧。

讓那些該死的內心戲,都滾得遠遠的。

我是豆豆

我沒有標籤,我只做自己。

感謝你的閱讀,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