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輪:明星干餐飲其實挺難的……

做歌手,林依輪一夜紅遍全國。做餐飲,飯爺辣醬開賣2小時售罄3萬瓶。中國餐飲創新大會的嘉賓林依輪說:“創業者一直在路上,永遠不可能遊刃有餘。”

和林依輪見面的地址約在了北京市第一家7-ELEVEn東直門店,因為當天林依輪與7-ELEVEn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佐藤健一,共同宣佈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由林依輪親自把控調味的“飯爺紅蔥油酥醬臺式涼麵”,和“飯爺三味濃素面醬甄香涼麵”,已經在北京、天津385家7-ELEVEn門店上線。未來,飯爺和7-ELEVEn將攜手推出更多特色美味產品。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 林依輪與佐藤健一發在佈會現場

從一個歌手,到賣辣醬,到如今和7-ELEVEn展開跨界合作,這一路走來,林依輪最大的感受是:做餐飲永遠不可能遊刃有餘

而此行採訪下來,內參君最大的感受是,雖然身上有明星光環,但林依輪是一個非常務實、真誠的人。他能認真地對待他要做的每一件事,在半個小時的專訪中,他提到的是日常生活、工作的樸素片段,他口中高頻出現的詞彙是“聚焦”、“學習”、“百分百”。

“百術不如一誠”,真誠是一切的本源,它可以通向一切,包括商業。這或許就是林依輪的經商之道。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 林依輪與佐藤健一分裝現場製作的飯爺涼麵

聚 焦

“我已經把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飯爺上了”

一首《愛情鳥》,讓林依輪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此後他涉足了主持、演戲。而如今,林依輪大多是以“餐飲人”的身份出現在大眾面前。

“我已經把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飯爺上了。演藝事業對我來說,只是繼續把我的影響力和作為藝人的名聲維護好。畢竟,創業者的每一次健康、正面曝光都是對品牌有幫助的。”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2014年,“飯爺”公司成立;2016年5月11日,飯爺辣醬正式上線,2個小時3萬瓶售罄;2017年,天貓旗艦店交易額突破1000萬;2018年6月8日00:59,京東“618活動”開始1個小時,飯爺站到了“調味品品牌銷售榜”的榜首。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與美食、與餐飲的結緣,要從林依輪小時候開始說起。

“從小就巨能吃,最多一頓能吃72個餃子”,在媽媽的影響下,林依輪對吃美食、做美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做美食也曾成為林依輪一段時間裡的謀生方式。

1990年,林依輪曾獨身去玻利維亞闖蕩。2個月後花光了身上的錢,他去當地第二大的中餐廳應聘,試菜後老闆立刻留下了他。那位老闆很嚴苛,“蛋炒飯裡如果有幾粒米黏在一起就會要求重做”,那段時間裡林依輪養成了對美食細緻苛求的習慣。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2006年,林依輪開始做美食節目主持人、寫書出食譜、參加各種美食相關活動。

《天天飲食》、《創食計》等1000多期美食節目、兩本《林家食譜》,正式進入餐飲圈之前,林依輪已經是大眾公認的“大美食家”。

品牌創辦4年,線上“網紅+視頻直播+電商”,線下和各大商超便利店合作等,飯爺快速發展。如今的飯爺已經不滿足於做一款明星辣醬,開始做跨界互聯、走文創路線、倡導生活方式,也逐步與越來越多餐飲品牌合作,做起了“美食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 飯爺與故宮合作款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 飯爺與霸蠻合作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 飯爺與眼鏡望京小腰合作

敬 畏

“把一碗炸醬做成一瓶辣醬可沒那麼簡單”

“把一碗炸醬做成一瓶辣醬可沒那麼簡單”,林依輪說。

現在飯爺的新產品研發流程是這樣的:研發組負責產品口味,林依輪和品控組測試口味,通過測試的產品交給工業研製組做工業化量產測試。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把灶臺上、餐桌上的美味,通過工業手段達到標準化的美味,而且我們不能隨便放添加劑,難度就更大了。林依輪說,研發一款產品時,假如一般需要2個小時,他們可能就需要20個小時,才能在不濫添加時做好量化產品的平衡。

公司內部的工業化測試完成之後,送到工廠小試、中試,一般新產品在工廠測試的過程只需要品控組和廠長在場,而他們公司的研發組、品控組和工業研發組全程跟隨、溝通、確認。

“從原材料溯源到食品安全,我們都希望做到比美國、歐盟更高的標準”。林依輪說,經歷了兩年多的創業期,現在供應鏈、產品研發等環節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條龍。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高密度的品牌合作需要大量的產品測試,“經常1天不知道吃多少頓”。有一次,為了趕臨時活動,規劃投產的新品要提前做出來。

“我凌晨起床試吃,1點半、3點半、5點半、8點半,在正式投產之前調試了4次”,林依輪笑說,“做飯爺4年,我胖了20斤,‘工傷’!”趕在行程比較緊、顧不上吃飯時,林依輪閉目養養神就趕去下一行程,“就當減肥了”。

系 統

“做企業,品牌、營銷、產品、運營、財務……一個都不能少”

現在,林依輪不只是飯爺的老闆、代言人,還是品牌官、運營官、產品官……

“做一個歌手,其實很簡單,做好自己的音樂就可以了。但要做一個企業、一個品牌、一些產品時,就要付出很多倍的精力和努力、快速地學習所有涉及到的知識”。

作為飯爺的創始人、核心人物,林依輪要帶領創業團隊玩兒命拼,品牌、營銷、產品、經營管理甚至財務,這些功課都要學起來。

“創業之初我就報了五道口金融EMBA,在讀碩士。現在產品、品牌、戰略……都是我在做,我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學習和思考。” “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現在飯爺在快速發展,像一個高速上升的火箭,團隊成員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有承載物、有助推器。我希望做承載的角色,既要自己跟上隊,也要幫助暫時跟不上隊的同事追上大家的速度”。

林依輪說,前幾年老有人問他,創業做飯爺這件事是百分百投入嗎?“現在我恨不得是百分之二百,經常忙到深夜、凌晨,有時太晚、太累就直接睡在辦公室了”。

執 著

“創業者一直在路上,永遠不可能遊刃有餘”

從歌手、美食家到飯爺創始人,林依輪坦言曾“撞得一頭包”,但“做了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就要做好這個位置上需要做的各種事情。”

林依輪說,轉型創業的節點上,他遇到了幾位好師父。其中一個,就是不吭聲就打款給他100萬美元“逼他”創業的馮波。

兩個人經常一起在馮波家討論飯爺的發展和規劃,一旦林依輪說錯了什麼,馮波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一罵就是兩三個小時。林依輪不著急不生氣,“你等會兒,你剛說什麼來著,我記下來”。每次從馮波家出來,林依輪都有一種“天亮了”的感覺。

林依輪:明星幹餐飲其實挺難的……

“我這人臉皮厚,不懂就願意去問。”林依輪還經常主動出擊問問題。除了讀EMBA、忙日常的工作,林依輪還經常主動請各路商業精英吃飯,向他們請教如何經商的問題。

既然創業了,就肯定會遇到坎兒、各種坎兒,誰創業都得經歷這個過程,怎樣走過創業這個坎兒?跟內參君聊天的過程中,林依輪迴想做餐飲4年的經歷,總結出幾個心得。

> 首先是聚焦,方向對了才能少走彎路。

> 第二是執著,甚至是執念。有一個成功的方向,相信一定能成功、努力做成功。

> 第三是放下。作為一個創業者,其實有時候的確沒有臉皮,要放下很多東西去請教、去學習、去求助。

> 最後,就是要捨得,要懂得取捨。有些付出可能會有超出預期的回報;有些眼前的利益,可能會對品牌或合作伙伴帶來不好的影響。

“執著和聚焦是最重要的,方向對、有恆心,一直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你問我覺得自己成功了嗎?我不敢說。什麼算成功?做出品牌、銷量達到多少、盈利多少或者敲鐘上市就算成功了嗎?雷軍在小米上市第二天穿了一條破褲子,為啥?就是為了告訴自己、告訴團隊,‘這才是開始’。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企業,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企業家,這些就是我現在在想的事情”。

林依輪認為,唱歌可以做到遊刃有餘,做企業每一天要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瞬息萬變的環境,所以創業者一直在路上,永遠不可能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