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多麼痛的領悟!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多麼痛的領悟!

白居易有詩云:“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日前,翻閱袁枚的《隨園詩話》,偶然間看到這麼一段:“冬友侍讀出都,過天津查氏……查恂叔言其叔心谷《悼亡姬》詩,和者甚眾。有佟氏姬人名豔雪者,一絕甚佳,其結句雲:‘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文中引用的那兩句小詩,感覺與白居易詩意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多麼痛的領悟!

進一步瞭解了下,袁文中所謂的“佟氏姬人名豔雪者”,全名叫趙豔雪,是清初詩人佟宏(字蔗村,號空谷山人)的一個愛妾。佟宏家世顯貴,卻無意仕途,卜居在天津城西衛河之濱。每日裡對著門前東流逝水,飲酒作詩穿行花間,還自署其齋曰:滄浪考槃。他的這位愛妾趙豔雪冰雪聰明,亦擅長作詩,雖然詩文傳世不多,但《隨園詩話》中記載的“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這兩句詩,確實構思新穎,流傳甚廣。我在網上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了這首詩的全篇,名曰《悼金夫人》,全文如下:

逝水韶華去莫留,漫傷林下失風流。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詩意很淺顯,就是慨嘆時光流逝一去不返,美人如同名將,大都命運多舛,鮮少能夠壽終正寢。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多麼痛的領悟!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征戰幾人還?”名將們終日刀頭舔血,難免馬革裹屍而還可以理解;而細想來,古今中外的美女們竟然也如此——白頭善終者也不多見,就不由得我們不發出悲嘆了。你看,遠者如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沉湖自盡或飄然遠遁;王昭君遠嫁大漠客死異鄉;貂嬋輾轉於多個男人之手,最後不知所終;楊玉環曾經萬千寵愛集一身,卻於37歲正當盛年時香消玉殞馬嵬坡。近者如明末的秦淮八豔,曾經讓多少世家子弟風流王孫神魂顛倒於石榴裙下桃花扇底,到頭來卻不是懸樑自盡,就是青燈古佛為伴。更近的例子還有現代因為“人言可畏”25歲即服毒自盡的滬上紅星阮玲玉、36歲就莫名猝死的美國

一代豔星瑪麗蓮夢露等等……可以說不勝枚舉。自苦紅顏多薄命,看來還真是這樣啊。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多麼痛的領悟!

而更進一步分析,所謂“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還有一種情況是美人的主動選擇。美人們固然都有紅顏老去的一天,但其中的聰明者斷不會讓世人輕易有機會見識她們人老色衰的一面。君不見,到得一定年紀,東西方的美女們彷彿都象事先約好的那樣:紛紛隱退了——或者嫁入豪門,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或者隱居鄉野,從此不再拋頭露面於鎂光燈下T型臺前。也因此,留在大多數世人記憶中的,永遠是她們年輕時的容顏——鮮豔燦爛若桃李春花。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港臺與歐美的那些顛倒眾生的美豔女星們,大抵如此。相比之下,趙雅芝、劉曉慶輩反倒是特例了。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多麼痛的領悟!

那寫下這兩句詩的趙豔雪,想必也該是一個絕色大美女吧。傳說佟宏十分寵愛她,還曾為其專門築了一座“豔雪樓”。因為佟宏為人仗義,好交遊,豔雪樓在當時就成為名流雅士的聚會之所。清初的著名文人孔尚任、屈大鈞等都曾是豔雪樓的坐上客。而趙豔雪是什麼年紀去世的,她有沒有在豔雪樓內白首終老?史無記載,也無從考證。而這個世界上,又曾經有多少如趙豔雪這樣才色俱佳的美女們,都如此這般悄然消逝在歷史的最深處啊。一如朴樹歌中所唱得那樣: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裡呀,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多麼痛的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