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父母別忙著離婚,先幫助孩子度過心理難關

高考後父母別忙著離婚,先幫助孩子度過心理難關

媒體報道,許多民政局在高考結束後,申請離婚的夫妻人數增加了近一倍,離婚的原因大多是“感情不和,可以不用為了孩子繼續勉強撐下去了”。還有一份統計:2009年以來的十年,全國大部分省市每年高考結束後的20天比之前的20天,法院受理的離婚案件數都有較大的增長趨勢,大約增長50-100%。

起初,很多人還以為這樣的新聞是譁眾取寵,然而,一個又一個的事實在證明:這不是傳說,是實事求是。

高考後父母別忙著離婚,先幫助孩子度過心理難關

某民政部門迎來的離婚潮

很多父母怕影響孩子高考,即使婚姻有問題也等到高考後解決,在高考前假裝恩愛,高考後選擇離婚。父母的關係影響最深的當然是孩子,而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們有著不同尋常的直覺。因此,很多孩子在中學階段,尤其是高中階段很害怕父母離婚,懇求爸媽不要吵架,而父母也為了遷就孩子,雖然吵架不斷,卻沒有分開。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高考後離婚就猶如讓孩子經歷一次感情的過山車,高考期間被父母百般呵護,高考一結束就如同立馬摔在了硬地上,感情不受傷,心裡沒有痛,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孩子剛經歷了高考、填報志願,馬上又面臨上大學的適應等問題,這些都是人生中最大的門檻,這些都對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有可能,父母能否真的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把離婚這件事緩一緩,等孩子的生活更穩定一些之後再離婚。

當然,感情上的事情來不得勉強,孩子年滿十八週歲了,或者即將成年,他們終究要面對現實,也要面對父母感情上的破裂。我們願意相信,很多孩子有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相信他們能夠理解父母的離婚行為,他們能夠懂得感情的複雜性。不過,父母在離婚之後能否考慮到,高考過後的孩子面臨的現實問題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多,都要大,能否儘量給他們一個平穩的度過期?

高考後父母別忙著離婚,先幫助孩子度過心理難關

好不容易度過高考

每一個孩子在父母哪裡得到的最基礎的保障是安全感,這種穩定的家庭關係是安全感的基礎——這種安全感是來自於無條件的關愛和最真切的存在。這種關係一旦破裂,破碎的家庭就會給孩子帶來失去保護的感覺,進而覺得安全感喪失。無論孩子跟著誰,父母都不應該計較,都必須給予孩子穩定的安全感。不然在將來的大學學習和生活中,他們會變得異常敏感和多變,很可能患得患失。

父母高考後的離婚,孩子進入大學後極易出現情感孤單,心理失衡等。好一點的,他們可能會迴避一些親密關係的建立,甚至自卑。他們不太相信愛的能力以及發展愛的能力。家庭關係的耳濡目染也會讓孩子習得一定人際關係的處理模式,有可能會把原生家庭中父母模式,搬到她的生活裡。她會覺得他的生活可能和其父母的一樣糟糕,乃至處理不好親密關係。

嚴重一點的,部分高考過後父母離異的孩子更容易出重大的心理疾病,而不單單是心理問題。許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大學生在入校的第一個學期出現心理波動的情況最為嚴重,進而產生心理疾病,以至於抑鬱,輕度和重度的抑鬱情況都較為常見。其中,患上心理疾病者之中,佔有較大比例的學生就出自於高考後父母離異的家庭。

高考後父母別忙著離婚,先幫助孩子度過心理難關

婚姻和感情要處理好

我們不僅要考慮到心理疾病,感情問題也非常重要,還必須考慮和解決孩子的感情問題。

高考後離婚的父母更應該關注孩子今後的感情生活,尤其是他們的愛情處理方式。因為,在父母關係破裂後,孩子會不自覺地尋求單線或者雙線的穩定的情感連接。有些孩子會轉移情感發展對象,進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尋求夥伴之中,或者特別被寵愛的愛情,以此彌補父母離異之後的感情傷害。比如,在愛情中,這些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關注與陪伴,女孩可能會喜歡父親類型的男生做朋友。

高考後離婚的父母應該多多注意孩子的感情世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情愛觀,還要幫助他們建立愛的能力。

高考後父母別忙著離婚,先幫助孩子度過心理難關

絲說自媒體出品,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