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外來資金買得最多的14支股票

上半年外来资金买得最多的14支股票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時間過得真快,好像春節過去還沒多久,2018年上半年已經結束。這半年,雖然最後一個交易日股市以大漲報收,但總體來說,股民日子還是比較難過的。我稍微梳理了下數據:

中證500指數-16.53%

深證成指-15.04%

中小板指-14.26%

上證指數-13.90%

上證50指數-13.30%

滬深300指數-12.90%

創業板指-8.33%

七大指數的中位數是上證指數-13.90%。這樣的市場環境,只要上半年你的虧損不超過13.90%,就是能接受的;如果虧損控制在10%以內,已經算表現不錯。

有點沒想到的是,創業板竟然是上半年A股最強的指數。而從行業來看,大消費板塊表現最好,其中休閒服務上漲8.98%,醫藥生物上漲3.11%,食品飲料上漲0.14%。

關於下半年市場的走勢,我上週也胡言亂語算過命。但預測來預測去的,終究不靠譜,而且有點不嚴肅,市場本來的魅力就在於其不確定性。不如干脆客觀看看圖。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滬深300指數為例(周線圖):

上半年外来资金买得最多的14支股票

就這樣一張圖,從4400點一路跌到最低3400點,並且最近6周指數六連陰。你說趨勢不好後面可能還會繼續往下沒毛病,說一口氣跌得多後面會有反彈好像也行。確實是多空雙方容易產生較大分歧的時候。

那奶爸實事求是彙報自己短期策略,歸納起來“三不”:不知道方向,不符合趨勢,不參與交易。(不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哈)

另外上半年有個數據,從香港那邊過來的資金,淨買入A股1600多億。到目前為止,外來資金持有滬市股票市值最多(均超過100億)的9個分別為貴州茅臺、恆瑞醫藥、中國平安、長江電力、伊利股份、上海機場、中國國旅、上汽集團和招商銀行,持有深市股票市值最多(均超過100億)的5個分別為美的集團、海康威視、格力電器、五糧液和洋河股份。

知道不少人心裡有個想法,反正市場難做,折騰來折騰去總是虧錢,還不如干脆選幾個“好”股票放手裡一直拿著不動算了,長期來看以後也許還能賺一些。

這個思路有一定道理,但具體操作,還是有些地方需要注意:

第一,不能只賭一兩個股票,不管現在看起來基本面有多好。一兩個股票萬一基本面出現變化,以後表現不好,等於白白耗了幾年。建議持有5到10支比較好。

第二,建倉需要有耐心,儘量不要搞一錘子買賣。你也不要去管人家說現在市場估值有多低,隨時可能出現反彈或者反轉,別一下子就把倉位打滿了。你做3-6個月的規劃,前3個月大致配置多少比例,分幾批買入,後3個月大致配置多少比例,再分幾批買入。公募、私募基金經理都是這樣操作的,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資金量大需要分批買,也有平滑建倉成本的原因。

第三,一定要想清楚再幹,一旦幹了就咬牙堅持到底。抱著好公司不放,然後一直躺著很多年後賺大錢,聽起來很美好,實際過程很難熬。沒有一個方法賺錢是容易的。你要先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熬得住,還是因為現在有買股票的衝動才想出這個主意來騙自己。我的經驗,很多人是熬不住的,最後不是割在底部黎明前,就是賣在起漲初期剛解套。

其他幾個消息:

醫藥“獨角獸”藥明康德董事會同意公司發行H股,並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記得這個公司不久前剛15億買了理財,這下又去外面圈錢收割香港同胞。有個上市公司真好。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委員長日前視察了位於朝中邊境新義州市的新義州化妝品廠。看來鄰居已經在部署搞對外開放了。

上週,證監會核發1家企業(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IPO批文,未披露募資金額。感覺有點呵護市場的意思。

週五晚上美股衝高回落收盤小漲。隊友沒有添亂。

------操作指南------

1.大勢。總體趨勢評分:4.5分;階段最強指數:無。(8分以下不超過半倉,6分以下不建議參與)

2.概況。週五市場強力反彈,創業板指大漲4%,所有板塊全線飄紅。計算機、軟件、網絡、半導體、芯片、人工智能等科網題材股漲幅居前。個股漲跌比3183:87,自然漲停87家、跌停4家。

3.觀點。週五市場的大漲,有超跌反彈因素(漲停板大多數是低位反抽板),也受“監管層暫緩CDR工作釋放出呵護市場信號”這個消息的影響。週末監管層發聲,CDR工作會按照規定依法推進,給週一走勢又會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但不管怎麼樣,總體可以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反正趨勢不好不參加就是;二是如果想輕倉做反彈的,可以偏向於高彈性的小盤股、次新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