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橫跨烏鎮戲劇節的半月時間,也是黃磊一年中最愜意的時光——睡到自然醒,上午在居所後院練習投籃,下午看戲、點評、訪問,外加客串主持、迎來送往……轉瞬間,烏鎮戲劇節迎來5年慶,從一句“戲言”到落地成真,身為發起人的他甚至已經忘記了10年前為戲劇節規劃的藍圖,但戲劇的蠟燭在小鎮燃起後就再未熄滅……
用智慧對抗“黃牛”的發起人
從2002年拍攝電視劇《似水年華》邂逅烏鎮,到2007年有了舉辦戲劇節的動議,直至2013年以六部戲橫空出世,15年、10年、5年,今年的戲劇節恰逢多個值得回味的時間節點。黃磊說,“我甚至都有點忘了最初做這事的目標了,但在往前走的過程中,能量的累積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想象。戲劇節已經不是烏鎮辦的一個活動,它彷彿就是烏鎮本身。”
從開幕式上與孟京輝搭檔主持年年都有一句不變的臺詞“因為我們便宜”,到兩人聯袂以戲劇訓練必需的“無實物表演”為“青年競演”揭幕,又讓觀眾見識了黃磊的另一面:機智、幽默、高情商。觀劇現場,面對觀眾的競相拍照,他會大方說一句,“我站起來,你們拍完了咱們再開演,免得影響其他觀眾看戲。”
對於大家深惡痛絕的“黃牛”,黃磊也有高招,“本來我們的‘青年競演’是免費預約觀看,但之前的決賽票甚至被‘黃牛’開出1000元的高價。於是,這一次我們有六成的‘青賽’門票是通過現場排隊進入觀看,沒有紙製票。昨天我就看到有熟悉的‘黃牛’面孔在隊伍中,但進去五分鐘就出來了。沒關係,你出來了我再放進去一個人,就是不給你倒票的機會,你們進去看我歡迎,‘黃牛’也需要接受戲劇薰陶。”
一根永不熄滅的蠟燭
在今年戲劇節開幕前的動員會上,黃磊對所有工作人員說,“我們的關注度越高,人家對我們的寬容度就越低。”開幕式當晚,黃磊與賴聲川、孟京輝以“主人”身份在組委會為當晚首演的7個劇目舉辦的歡迎酒會上,代表組委會以及大病初癒的藝術總監田沁鑫盡地主之誼。
在他看來,烏鎮戲劇節這件事之所以能成,沒有秘方,而是要歸結於這是一個由“藝術家辦的節”。“這是一個沒有太多商業和官方色彩的戲劇節,是一個由發起人主導的戲劇節。開幕前,所有工作人員會被通知,戲劇節期間的事務要聽賴(聲川)老師、田(沁鑫)老師、孟(京輝)老師等人的,包括我。我們都不是什麼領導,人家為什麼聽我們的?就是因為這是一個由藝術家辦的戲劇節。走在路上,每一位員工都會隨時撿起地上的丟棄物。這些細節讓我感動,就如同在第一屆戲劇節時我看了丹麥歐丁劇團的戲,當時我寫了一段話,‘芭芭(導演)在我心中點了一根蠟燭,永遠不會熄滅。’”
沒有一紙合約的主席團義工
從第一年的10天六部戲,到今年的11天24部戲,黃磊說,“回想起來,第一年也累得夠嗆,也是從早忙到晚。”談到規模的擴充,黃磊表示,“大概未來一段時間我們都會維持這樣的規模,兩週以內的時間,24臺左右的劇目。今年將有11個劇場在戲劇節期間被使用,演出也將達到100 場。”此外,黃磊說,“今年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朗讀,其中有劇本、書信以及文學作品等,還有與觀眾的互動,而明年的亮點將會是‘青賽’單元優勝團隊的‘返場’。”
烏鎮戲劇節有一個主席團微信群,幾乎每一個成員都將這個群置頂在自己的手機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義工,與烏鎮沒有一紙合約,但因為相信崇高,我們聚在這裡,大家互助互愛,查漏補缺,每一個人都把戲劇節當成自己的私事而非公事在做。”本屆戲劇節的藝術總監田沁鑫更補充了一句:“我們都相信戲劇的光芒能夠喚醒人性的復甦。”
幾天來,黃磊遊走於各個劇場,觀劇體驗也樂於分享。“開幕大戲《奧涅金》太打動我,導演絕不是為了找一兩個招兒把普希金的詩排了,女主角因為愛情躺在床上輾轉難眠的場景特別觸動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戀愛了總覺得枕頭不舒服。這些年孫莉為了照顧孩子很少跟我一起來烏鎮。但看這個戲時,我特別希望能和她一起,兩個人在這裡享受二人世界。看完《奧涅金》真想再去談一場戀愛。”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
閱讀更多 文化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