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滿滿!二戰德意志的新軍馬黑豹(panther)坦克的前世今生

設計初衷

1941年在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中,三號坦克與四號坦克無疑是德軍裝甲力量的主角。在戰略進攻階段,三號與四號的火力與裝甲雖然不如蘇軍的kv-1與T-34,但三號與四號的可靠性與機動性在大規模的閃電戰中不愧為德意志的軍馬。然而到了1942年特別是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德軍的裝甲部隊不得不大規模的投入到防禦作戰與反擊中,這時四號與三號坦克的火力與防護就在對裝甲作戰中不是那麼堪用了。德國陸軍的黑豹中型坦克就應運而生。

乾貨滿滿!二戰德意志的新軍馬黑豹(panther)坦克的前世今生

伴隨步兵的黑豹坦克

設計缺陷:

這裡就不贅述黑豹坦克諸如優秀的正面防護等等的優點,我們先來看看黑豹中型坦克的設計缺陷。起初的設計方案是設計一種搭載長75毫米70倍徑20噸左右可以有效應地在蘇聯的平原上對陣蘇軍坦克,然而在設計過程中為了兼顧優秀的防護逐漸添加裝甲,最終投產時整車戰鬥全重44.8噸(虎式才重57噸左右)。結果導致其為了20噸坦克裝載的發動機與傳動結構無法勝任故障頻發。由於缺乏合金鋼,黑豹採用了高含碳的軋製裝甲材料使得工人必須用複雜的焊接工藝才能造出成車,這就使製造黑豹的工時遠超鑄造裝甲的T34。

這些缺陷綜合起來導致黑豹的產量遲遲無法提高,最高時才達到379輛每月(1944年7月),使得第三帝國的陸軍一直混編各種坦克而且坦克之間零件通用率低,讓德國裝甲師的後勤部門是名副其實的苦差。出勤率也在1943年12月才達到百分之37(某時間點差不多隻有四分之一裝備部隊黑豹可以出動)。庫爾斯克戰役時德軍裝甲部隊就深受其害。

乾貨滿滿!二戰德意志的新軍馬黑豹(panther)坦克的前世今生

交錯負重輪

黑豹採用的雙扭杆懸掛與交錯負重輪雖然提供了舒適的越野乘車體驗,但故障率高且難以迅速地戰地維修。這種器械機構不光光沒有提供任何戰略優勢反而成為了後勤部門的噩夢。

改進型

1943年8月一種黑豹D的改進型黑豹A投產,改進的炮塔與車長指揮塔結合一些1943年到1944年小的改進使黑豹的出勤率從1944年2月的37%到1944年5月的78%。

1944年春,德國軍方為了加大生產開始大幅簡化坦克設計。結合一些黑豹2(廢案)的設計,黑豹G被設計了出來,它的側面裝甲從40mm增加到50mm,乘員艙門、駕駛員觀察設備和傳動冷卻裝置都被重新設計。黑豹G也成為了戰爭結束前黑豹坦克的標準設計。

乾貨滿滿!二戰德意志的新軍馬黑豹(panther)坦克的前世今生

黑豹G

戰爭後期產量與質量的大幅度下滑

隨著對蘇聯境內位於烏克蘭的錳礦失去控制,從挪威、芬蘭和日本方向進口的鉬礦也被阻斷,德軍裝甲中的鉬含量從1943的0.55%下跌到1944年的0.25%,到了1945年德國新生產的坦克裝甲內已經幾乎不含稀有金屬了。到了戰爭後期,大量德國本土勞動力被徵召到前線,工廠不得不強徵大批外國勞工。種種因素使德軍裝甲的等效厚度降低了10%到20%。

更讓德國軍工雪上加霜的是44年8月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兵開始對德國的汽車和坦克工業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大批德國奔馳與曼集團的工廠損毀嚴重,德國陸軍在1944年9月10日一天的轟炸中失去了等同於645輛(4個月)的產量。

雖然第三帝國軍備部長施佩爾挖空心思提高生產,黑豹的備用零件數量依然逐日減少,1944年12月時常有被送到前線的黑豹被整車拆除然後把零件裝配給大批已經趴窩的坦克。

乾貨滿滿!二戰德意志的新軍馬黑豹(panther)坦克的前世今生

對於納粹德國的戰略轟炸

參考書籍:Panther VS Sherman Battle of Bulge 19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