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三大,中国动漫电影迎来了重生

正如上篇介绍近年在大陆院线颇为抢镜的日本动画电影(链接...),日本动画电影的成功是经过多年积累所致,它的成功也在呼唤中国动画的新生和崛起。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三大,中国动漫电影迎来了重生

中国:尝试·崛起

二次元受众打下的基础固然是日本动画的优势所在,但其背后,则是成熟的动画制作工业,甚至是完整高效的二次元产业链,这些产业链保证了动画的基本质量,更保证了动画生产与受众可以持续依存。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动漫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以《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动画,无论是在制作水平上、艺术水准上还是国民影响力上,都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绩,在世界动画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动漫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断层,在二十多年时间内乏善可陈。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三大,中国动漫电影迎来了重生

高品质、高质量的动画片失去了原本的体制支撑,也没有可见的市场空间。尤为关键的是,当美术厂变为商业动画公司时,原有的养活动画创作者的体制没有了,国产动画业长期被限定在低龄观众消费品这一定位上,通过售卖周边存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动画失去了自己的观众,成为了“低幼向”的代名词。

近年来,以2015年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和2016年《大鱼海棠》的上映为标志,不仅重燃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热情,也令对国产动画电影的讨论达到了相对的小高潮。两部影片更是以9.56亿和5.65亿的票房佳绩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相关从业者的斗志。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三大,中国动漫电影迎来了重生

17年暑期上映的《大护法》更是以其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标榜“成人动画”的题材不仅获得了8760万的票房(比起前两个“大”,这部貌似有些逊色啊),口碑也是达到了一致的好评,它并非许多人眼中的“不明觉厉”,尽管有许多人看完会感觉有些莫名,毕竟作为不是孩童向的动画电影,其间所带给人们的思索和意义更应该是更深层次的。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三大,中国动漫电影迎来了重生

而同样是暑期上映的《阿唐奇遇》,虽然票房仅仅超过3000万,但也以其优秀的技术和人设获得了好评,就像16年获得近8000万票房的《小门神》一样,尽管都没能像“三大”(大圣、大鱼、大护法)那样造成轰动的社会效应。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三大,中国动漫电影迎来了重生

中国动画自身并非“先天弱势”,而是经历了一次中断,失去了受众,而这批受众很大一部分“转投”了日本二次元中。但当中国动画从业者真正意识到,并且进行“自我救赎”时,“救赎”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尝试中进步,进而崛起。

虽然难免其间会出现“要不要效仿日本动画”的怪圈,但毕竟是从无到有的大胆尝试,虽然艰难,有了开始就好。我们期待更多的类似《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般的佳作登陆大银幕,让更多的国人意识到中国动漫的实力所在,我们并不输给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三大,中国动漫电影迎来了重生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三大,中国动漫电影迎来了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