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個老實的好人

也許在過去,人們都喜歡老實人,意味著踏實,忠誠。但現在,老實人這個稱呼並不怎麼受人愛戴。

現在物質世界那麼奢靡,大千世界那麼奇特,老實人可能意味著能力有限,辦事能力有限,工作能力有限,既然是各種有限,那麼就意味著不能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生活品質。

遇事的時候,老實人會顯得無能,也許只會尋求正當的途徑,而有些事情,正常的途徑解決不了,或者解決起來困難重重,就像要證明你是你一樣,那麼這個時候,不老實的人,所謂有能力的人辦起事兒來會非常的輕鬆。

我不想做個老實的好人

有時老實人費了九牛二虎的勁兒也辦不成的事兒,有“能力”的人也許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縱觀多少拆遷案例,不老實的人最終得了利益,老實的好人,遵守著規矩的好人眼巴巴地看著,心裡也是著實有些不舒服的,畢竟都是食人間煙火的人,真正能做到不物喜,不以已悲的人那都是聖人,然而聖人只在歷史中,只在小說中。

再看看,誰去醫院看病都想要找人好大夫,但老實人只能老老實實的排隊,等候;因為是老實人,因為是好人,別說託關係人,就是插個隊,別人沒說什麼,自己都得先臉紅,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做錯了事兒。

如果離開所在的城市去看病,醫保報銷起來走正規程序還是很費勁兒的。有時就在想,同是一片藍天下,為什麼不能統一呢,為什麼分地區呢?而那些能人總是能依靠人脈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跟老實人的好人比起來,省了錢省了力又省了時間。

老實人在感覺自己憋屈的時候,也會發上幾句牢騷,吐吐槽。但同時心裡也在羨慕著那些“能人”,為什麼自己不能那樣呢?如果身邊真有個能人,因為他是老實的好人,讓他搭訕可能都不會。

老實不老實,很大程度上性格使然,誰讓你就是這個性格呢,讓老實人做不老實的事兒,你可能會擔心吊膽。

我不想做個老實的好人

我自認為是個老實人,大學的時候,看著班上那些不老實的人一個學期都在逃課,心裡這個羨慕啊!效仿之,仿了一個月後,發現自己真的不適合逃課,那時上課,有時老師會點名,每當逃課的時候,我就受著心裡的煎熬,想著老師會不會點名,會不會記下我,會不會影響期末成績!

結果課是逃了,可逃課的時候不是在睡覺就是在瞎想,根本沒有做成什麼別的事兒。而那些逃課去玩的人,跟沒事兒人的似的,根本不造成心裡負擔。

啥樣性格的人就該做啥樣的事兒!

從那以後也不再逃課了,安心上課。

我不想做個老實的好人

從那以後,明白了什麼叫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父母的遺傳基因,自己前二十年的生活教育背景,家庭環境,經歷的事兒,註定了自己是個性格老實的人。

老實人就該幹老實事兒,否則受傷的還是自己。

當然,我相信這個社會正在向光明走去,我們要有信心陽光終會灑滿每個角落,但是何年何月的事兒,誰也說不清楚。

如果能不做個老實人,還是不做個老實人的好,因為做個老實人的感覺不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