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和投資的本質的區別是賭博還是投資?

前幾個月韓寒有篇文章刷爆網絡,講職業跟業餘的巨大區別,韓寒說他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 他在那篇文章裡提到了三樣運動:足球、賽車跟檯球,我把它們稱為第一類技藝;你猜到了,還有第二類技藝,比如韓寒的另一個身份——作家。還是那句話,分類並不絕對,但方便我們看到一些區別。作家有什麼不一樣呢?職業跟業餘的區別沒那麼明顯。


足球和投資的本質的區別是賭博還是投資?

試想下,如果回到一個作家還沒有以寫字為生的時候,你能知道ta未來可以如此嗎?很難。但假如你想知道十年後誰會成為足球運動員就相對容易,你直接去專業的足球學校就對了。 也就是說,職業運動員一定要在指定場所接受專業訓練,所以民間不可能產生第一類技藝的職業高手。可作家不是這樣的,你只要看看那些牛逼閃閃的作家的經歷就知道了,他們中幾乎沒有誰是在學校讀文學或寫作的。 你一定知道我想說什麼了,就讓我把這種區別說的更明顯一點。
足球和投資的本質的區別是賭博還是投資?

第一類技藝是長時間高強度刻意練習成就的肌肉記憶,這種壁壘是不可跨越的。如果你想有跟他們同臺競技的本事,至少要經歷跟他們同等時間同等強度的專業訓練,其他任何事情都無法彌補這種差距。業餘選手常對這種差距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韓寒還在寫博客的年代就常在博文裡提到,他一上別人的車被認出來就要被迫看他們展示“車技”,讓他哭笑不得。人們高估自己是正常現象,但為何司機可以離譜到他們中的90%都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在均線之上?有分析說司機在開車時有操控感。 你不違規不出事就萬事大吉了,而職業選手是靠這個飆速度拿獎金吃飯的,這麼淺顯的事實你有多容易忽略,就說明那種操控感有多良好。 對第二類技藝來說,刻意練習仍然是起作用的,只不過有些因素更為重要。比如個人獨特的成長經歷,閱讀思考的廣度和深度,對世界以及自身的洞察,對所見所聞的敏感度,都在決定一個作家的成色。而這些東西,不是關在一個封閉空間天天訓練就可以獲得的。 投資也屬於第二類技藝。我們說一個人投資很厲害,一定不是ta聽起來什麼都懂,而是ta的業績很突出,時間越長越靠譜。 同樣,如果你想在一群新手裡找到未來的投資高手,那他們是否在頂級商學院受過教育並不重要,倒不如你留意下他們的生活,看誰做事更理性更有耐心更尊重常識。 你以為在金融機構工作的就是專業投資者?完全不是。芒格有過很多次尖銳批評,說他們缺乏受託人責任,收了鉅額管理費之後就吃喝玩樂,賺了就說自己厲害,虧了就說市場環境不好。


足球和投資的本質的區別是賭博還是投資?

第二類技藝不存在那個有形的“不可跨越的壁壘”,所以會讓人誤以為沒有壁壘。寫作投資看上去比踢球賽車簡單得多,你只要在鍵盤上敲幾個字只要開個戶存點錢進去,就在做跟一流的作家和投資者一樣的事情。你在想,他們可以,為什麼我不行? 看不見的門檻要靠自我認知來識別。第一類技藝無論多麼酷炫,追根溯源,都離不開熟能生巧這四個字。只要你接受同等程度的專業訓練,即便你踢不了世界盃,也可以隨便秒殺業餘高手。 但投資不是這樣的,彼得·林奇在一本書裡特意列出判斷一個人適不適合做投資的十幾個條件。巴菲特更是說過一句頗令人喪氣的話:價值投資的理念要是五分鐘你沒懂,那你永遠都不會懂了。換句話說,投資裡不存在勤能補拙這回事。巴菲特還有句名言:投資不需要太聰明。那到底要多聰明呢?在《查理·芒格的原則》一書中,巴菲特認為至少需要125分的智商。這個水平在人群中的比例不超過10%,在中國,這意味著你至少要比十億人都聰明,我想稍微有點自知之明的人都要掂量下自己了。 人人想賺大錢,上面提供了兩種思路。我已經說了,這種分類並不絕對,很多事情都是兩者的結合體。你也許會說,這兩條路看上去都不簡單,有沒有第三條路好走, 有的,第三類技藝不需要你經受漫長的刻意練習,也不需要你有特別的天賦和意志品質,我們甚至不應該稱之為一種技藝,因為它需要的是遠在星辰之外的好運氣,我們通常把這類活動稱為——賭博。


足球和投資的本質的區別是賭博還是投資?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