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斯諾克世界台聯這次真被打臉了,是的很疼!

【5月6日】馬威和霍師傅最後一節打的真是掙扎啊。馬威追到15平後,第一次反超就是賽點。尾局45分鐘的鏖戰,兩人是在比誰更緊張,各種不進。霍師傅面對各種拖入決勝的機會,就是打不死馬威,有時候大好機會還能做死自己。面對最後的兩次拼球機會,霍師傅還是認慫了,繼續防守,最後防出了毛病,馬威收掉粉黑,進決賽!這比賽看的。決賽,希金斯VS馬威。這是什麼年代?老張近43歲,老馬剛過43歲,這是克魯斯堡首次過40歲老將之間的對決,也是現代世錦賽歷史自1975年裡爾頓v查爾頓以來的首次老將對決。這個賽季,是屬於75三傑的,由希金斯開啟印度公開賽的奪冠路程,火箭的驚豔5冠,馬克威廉姆斯和希金斯的完美收官,演繹了何為75不倒,神話不斷!


英媒,斯諾克世界臺聯這次真被打臉了,是的很疼!

還記得英媒和世界臺聯對世錦賽開賽前的預測嘛:奧沙利文力壓賽爾比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是丁俊暉第三,特魯姆普第四,巫師第五,世界斯諾克明宿更是一致看好冠軍會在奧沙利文和塞爾比之間產生。結果所謂提前的預測幾乎都是被打臉,特別是塞爾比和奧沙利文的出局,丁俊暉進入13-4大比分戰勝麥克吉爾之後,對丁俊暉奪冠第一人的呼聲簡直是①面倒。英媒,臺聯,中國媒體無不是把小丁吹上了天,好像冠軍就是小丁的一樣,結果呢?依然被打臉了。
英媒,斯諾克世界臺聯這次真被打臉了,是的很疼!


任何人都不擅長預測任何事情。 都不能代表任何人,不過媒體還是名宿不擅長預測卻得到了證實,哪怕在自己算精通或者已成大師的斯諾克領域。 預測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複雜世界。就拿馬叔和霍金斯的比賽來說,結局只有兩種,看上去很好猜,但看過第四階段的球迷都知道,兩人的壓力太大最後都有些崩潰,一局球輪番上手十多次,什麼球都可能拼進,什麼球也都可能打丟,最後誰能勝出幾乎是隨機的。事後不論誰贏你都可以說出理由,但你要提防這個過程。
英媒,斯諾克世界臺聯這次真被打臉了,是的很疼!

《影響力》這本書提到一個“承諾和一致原理”,是說我一旦選擇了某種立場,內心和外部的壓力就會迫使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我想方設法用行動證明自己先前是正確的。 有人喜歡在朋友圈立flag,好比一週健身幾次減肥多少,就是對這個原理的積極運用。不過在看這次所有世錦賽比賽時,感受到的正好相反。媒體都希望自己的預測是對的,所以希望他們預測的對手獲勝。你看,是不是很荒唐?本來媒體對四個人的喜歡程度差不多,但就因為奧沙利文,塞爾比和丁俊暉的出局,不管是媒體還是名宿對選手心理有了微妙變化,不再是客觀中立的,而是想讓比賽結果符合預測的預期。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就是這個意思,很多人質疑獨立意志的存在,原因也在於此。 每個人因為自己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的不同,都有很多默認的立場,你甚至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卻無時無刻不受它們的影響。我們基於別人所做的事對他們做出評價是容易的,但是去理解別人之所以這麼做的緣由,去接受人和人之間的“參差多態”是很難的。 以上,就是對這次打臉的反省。無論這反省看起來多麼深刻,都是對自己的一種從輕發落。說到底,這就是自以為是的愚昧而已

英媒,斯諾克世界臺聯這次真被打臉了,是的很疼!

希望媒體以後客觀的評價球員,過多的誇大只會增加球員的壓力,特別是中國媒體只要中國球員贏下一場比賽簡直能吹上天!
英媒,斯諾克世界臺聯這次真被打臉了,是的很疼!​​

喜歡檯球的可以點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