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地高校招生新政,「新工科」專業成爲主要發力點

近日,隨著各省高考分數線的陸續公佈,高招也將進入填報志願的環節,不少高校都推出了招生新政,其中備受關注的“新工科專業”成為了今年招生的主要發力點。

6月24日,華南理工大學招生工作辦公室透露,2018年入學的本科生,在大二經過校內二次選拔,通過轉專業的方式可進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修讀新工科專業。華南理工大學作為廣東地區的雙一流高校,“新工科”專業也是2018年招生主打特色。

除了大二可就讀新工科專業外,廣州國際校區也將面向全校開設新工科專業輔修課程,2018年入學的本科生可以跨學科門類輔修相關專業,達到要求者,可拿到廣州國際校區新工科專業的雙學位。此外,2018年入學的本科生,還有機會攻讀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新工科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

今年多地高校招生新政,“新工科”專業成為主要發力點

招生辦介紹稱,華南理工大學在廣州國際校區佈局的“新工科”專業,既包含了大數據、物聯網應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術,還包含了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空天海洋、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工科。

據去年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新材料等將成為人才缺口最大的幾個專業。在這個背景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信息安全”等“新工科”專業應運而生。

今年年初,自從教育部正式公示了“關於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認定結果”的信息後,全國各高校也緊鑼密鼓的進入了新工科建設的實施階段。

除了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多所高校也開始發力“新工科”。今年中山大學重點佈局了“新工科”,新增了航天航空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以及海洋工程與技術等3個專業。暨南大學新增了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預計招生30人。廣東工業大學則增設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在今年同濟大學發佈的招生計劃中,新增的十個本科專業有7個與“新工科”有關。依託於學校最強勢的學科,除了新增了大數據專業,同濟大學也推出了智能製造、智能製造工程、海洋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等6個“新工科”相關專業。

上海大學則依託於已入選國家“一流學科”的一級學科——機械工程,增設了“智能製造工程”專業,致力於以機器人為載體,融入人工智能技術,培養智能製造新興工程領域高端領軍型人才。

今年河南省多高校新增了169個本科專業,其中最受關注的還是“新工科”專業。據瞭解,河南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許昌學院、鄭州輕工學院等21所本科院校都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而周口師範學院、洛陽理工學院等5所高校則增設了“機器人工程”專業。河南大學、中原工學院則增加了“信息安全”專業。這些“新工科”專業吸引了不少考生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