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微珠被多國禁用 化妝品企業要如何應對?

近日,英國頒佈針對“塑料微珠”產品的銷售禁令,繼該禁令在英格蘭、蘇格蘭地區全面生效之後,英國威爾士國民議會開始投票決定是否在威爾士實行這項禁令,如果投票通過威爾士國民議會,這項禁令將於6月30日生效,威爾士將禁止銷售含有微珠的產品。

塑料微珠是一種很細微的塑料,用於皮膚護理和化妝品,如牙膏、去角質產品和洗面奶。研究發現,含有塑料微珠的個人護理用品在被使用後,由於尺寸小,很容易通過過濾系統經下水道排放到汙水處理廠,以致最終排進河流和海洋。

塑料微珠被多國禁用 化妝品企業要如何應對?

據英國環境審計委員會表示,每使用一次含有塑料微珠的洗漱產品,就會產生10萬個塑料微珠,而目前在佔地球面積 71%的海洋中,從兩極到赤道、從海岸線和河口到偏遠的公海、從海面到海底都有塑料微珠的蹤跡。

2014年,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海洋塑料垃圾汙染被列為 “十大緊迫環境問題之一”,並對塑料微珠進行特別關注。2015年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以塑料微珠為主的微塑料汙染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二大科學問題,成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耗竭等並列的重大全球環境問題。

塑料微珠表面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等,隨洋流運動對生態環境產生化學危害,並且塑料微珠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體內蓄積,危害海洋生物安全。

塑料微珠被多國禁用 化妝品企業要如何應對?

除此之外,塑料微珠會通過海洋食物鏈傳遞,最終進入人類食物鏈對人體健康安全造成威脅。雖然目前尚未證實塑料微珠對人體健康存在哪些確切的危害,不過如果長期攝入微塑料,顯然不利於人體健康。

事實上,除了英國之外,近幾年,美國、韓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家相繼出臺禁令,禁止塑料微珠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的應用。早在2014年美國就有部分州相繼出臺規定,同年12月,荷蘭、奧地利、比利時和瑞典發表聯合聲明微珠禁令表,201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2015年《無微珠水法案》。2018年6月22日,日本上議院也通過了一項減少微珠的法案。該法案呼籲企業停止在其產品中使用微珠產品,重點放在諸如洗面奶和牙膏製造商等業務上。

塑料微珠被多國禁用 化妝品企業要如何應對?

許多家全球生產商已經宣佈會逐步取締產品中的塑料微珠,歐盟的數據也同樣顯示了這一特點。根據歐洲化妝品協的數據,2012年至2017年期間,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化妝品協會(Cosmetics Europe)成員國產品中,有97.6%的微珠含量大幅下降,其中包括香奈兒(Chanel)、夏洛特•蒂爾伯裡(Charlotte Tilbury Beauty)、歐萊雅(L’oreal)和雅詩蘭黛(Estee Lauder)等化妝品公司。

塑料微珠被多國禁用 化妝品企業要如何應對?

對比其他的國家的政策及卓越成效,中國還是有一定差距。在中國一直未有出臺相關法規,明確禁止個人護理產品中使用塑料微珠,不過我國政府已經對以塑料微珠為代表的微塑料汙染予以重視並展開了行動,2007年起我國開始了海洋垃圾包括塑料垃圾的常規監測,2016年起,我國開始對近海微塑料進行監測,2017年首次對北極、東太平洋實施了微塑料監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洋微塑料監測和生態環境效應評估技術研究”也已啟動相關研究,投入經費1600萬元。

2017年底,“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成立,將開展與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監管相關的技術、方法和管理對策研究。我國專家也在不同場合多次呼籲國家儘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禁止將微珠物質添加到日化產品中,其中有部分企業已經走在前面,如貝豪集團CEO梁宏麗曾宣佈,他們在面膜的製作過程中放棄使用珠光膜,就是因為珠光膜不易分解,極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而去除珠光膜可以做到零排放、更環保。中國的塑料微珠汙染問題,需要政府及企業採取更多措施去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