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腳下的堅強

崑崙山是上古眾神聚集的地方,被稱為“神山”。這裡變幻無常的氣候阻礙了人類文明的腳步,但是它獨特的魅力也孕育了這裡獨特的生命,他們的存在讓人們不禁讚歎生命的頑強和精彩。

兀鷲在藏民眼裡是可以溝通生死的鳥,它們以腐肉為食,可以盤旋於9000米的高空中。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對兀鷲夫妻的故事。

這是一對年輕的兀鷲,它們在4000多米的山崖上築了巢,並且在年初產下了一枚卵。經過兩個月的孵化,小兀鷲出生了,但這個孩子出生的還是有點晚,漸漸變暖的氣候降低了其他動物的死亡率,這也使得兀鷲的食物更為缺少。為了養育孩子,兀鷲爸爸必須每天飛到幾十公里外的地方去尋找食物,還好,多數情況下它還是可以找到一點食物的。小兀鷲在爸爸媽媽的哺育下漸漸長大,不過,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食物需求。此時“神山”的夏季已經來到,再有幾天小兀鷲就可以練習飛翔了。為了儘可能讓孩子多吃點食物,兀鷲媽媽必須和爸爸一起出去找食物了。

“神山”腳下的堅強

有一天它們飛到了很遠的地方去找食物,誰料本來風和日麗的天氣會在中午突降了一場大冰雹,這對於還不會飛的小兀鷲無疑是場災難。冰雹把兀鷲夫妻建在山崖上的巢打壞了,小兀鷲跟著巢一起滾到了山下。還好,此刻小兀鷲還活著,但惡劣的環境對它幼小的生命是個極大的挑戰。而遠方的兀鷲夫妻並不能及時歸來,它們必須要晾乾被雨水打溼的羽毛。

此刻的它們一定心急如焚吧,畢竟幼小的孩子還經不起這樣折磨。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兀鷲的生命也在寒冷中被一點點吞噬。

終於,兀鷲夫妻趕了回來,然而還是晚了,它們的孩子已經死了。

它們飛起,在孩子逝去的上空不斷地盤旋,盤旋,一直到太陽落下,一直到繁星升起......山下的牧民說,那天聽到了狂風打在羽毛上的聲音,聽到了難過的哀鳴。

兀鷲一年只能生育一次,一般一次只有一顆卵,所以每一個生命都彌足珍貴,而這個被它們夫妻精心哺育的孩子就這樣夭折於一場雹災中。

“神山”腳下的堅強

第二年,兀鷲夫妻依舊在4800米的高山上築了巢,它們歡愉、生育,今年的這個小生命比去年來得更早一些,這對兀鷲夫妻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它們依舊像去年一樣用心呵護、哺育著這個得來不易的孩子。兀鷲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尋找食物,期待著孩子的成長與飛翔。

但是全球變暖的氣候讓它們的生存變得更加不易,今年似乎比去年更難找到食物。它們一家已經兩三天沒有找到任何事物了,為了生存,兀鷲爸爸必須繼續消耗已經所剩不多的體力,飛到更遠的地方去尋找食物。好在它找到了一隻野驢的屍體,它必須要和眾多的兀鷲爭搶,爭取帶回去更多的食物給妻子和孩子。但是它不知道,和它們一起看上這頓美味的還有幾隻獵犬。惡犬到來,眾兀鷲只能無奈離開,而這個年輕的兀鷲爸爸為了給孩子多帶點食物,不惜從惡犬嘴裡奪食,不過最終它還得離開,或許離開的時候它已經受傷了。

......

兀鷲一般都是很稱職的父母,但是這個兀鷲爸爸已經好幾天沒有回巢了,這絕對不是個好兆頭。最終,一直關注它們的堪布在離巢很近的地方找到了它的屍體,離它的家很近很近。它的胃裡還是鼓鼓的,它帶著傷痛、帶著疲憊、帶著食物、帶著希望回來了,然而它的體力卻不足以支撐它到家,它長眠在了離家近在咫尺的地方。

“神山”腳下的堅強

一對夫妻哺育一個孩子已經相當艱難,只剩下兀鷲媽媽要養大那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它不準備放棄。它循著伴侶的軌跡繼續飛翔、尋找,在一眾兀鷲中努力爭取食物,努力哺育孩子,努力生存......

兀鷲一直都是忠貞的鳥兒,藏民常說的一句話“人丟了伴兒,難過一年,鳥丟了伴兒,難過一世”,這種鳥就是兀鷲。這隻失去了伴侶的年輕兀鷲以後可能都不會再有別的孩子了,對於這個正在嗷嗷待哺的小兀鷲,沒有人知道它能否安全長大,也沒有人知道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但我們知道這樣的故事不僅在這一個家庭中上演,它可能還在無數個兀鷲的家庭中上演著。

自然界對每個生命都是苛刻的,沒有哪種生命是容易的,鳥是這樣,人亦如此。兀鷲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中不斷翱翔,人豈不更應該努力生活?若不能順流而行,那就逆流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