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提示广大游客:出游要警惕各类风险!

文化和旅游部提示广大游客:出游要警惕各类风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融入亿万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旅游。我国出境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涉及中国游客的海外涉旅安全事故也迅速增加。主要安全风险有:

涉水活动风险

涉水项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刺激性,深受中国游客欢迎,但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已成为引发海外中国游客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方面,其中,溺水和水上交通事故是造成游客死伤的最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仅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马尔代夫等几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就发生百余起中国游客不慎溺水身亡事故。

主要原因:

一是一些国家的涉水项目安全设施建设不足,无中文安全提醒标识,救生人员和涉水项目教练配备不足;

二是一些地区游船公司鱼龙混杂,经营管理松懈,存在驾驶员无证上岗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况;

三是一些旅游区域缺乏救护设施。例如有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其游览项目散布于各个海岛,而岛上救护条件有限,几无专业的急救设备与仪器,一旦发生游客溺水事件,需借助快艇或水上飞机送到就近居民岛的医疗中心接受治疗,往往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四是部分游客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交通风险

目前,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期间选择自驾游或乘坐当地私营交通工具。各类交通事故成为当前中国游客在海外面临的最主要安全风险之一。

一是由于各国基础设施状况和交通规则不同,中国游客存在不熟悉当地路况、交规及疲劳驾驶等问题;

二是部分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公路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多,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三是互联网旅游公司大量兴起,备受出境游客关注和喜爱,此类公司对境外提供的服务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安全性缺乏审核,安全责任和保障义务界定不清,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野外和空中项目风险

一些国家地貌奇异,山川秀美,为中国游客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野外观光项目,例如登山、丛林探险、热气球观光、滑翔伞等,这些活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

主要包括:一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环境和天气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引发的旅游安全事故;

二是因设备故障或项目方操作及管理不善而造成游客摔落等安全事故;

三是因身体条件不具备冲动冒险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盗抢风险

近年来,部分国家受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难民涌入等因素影响,接连出现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偷盗、抢劫、诈骗等行为,殃及中国游客。

同时,部分游客安全意识淡薄,携带大量现金、喜欢单独外出等,导致发生盗抢事故。中国游客主要目的地中,不少国家经常发生针对中国游客的盗抢事件,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

外出旅游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若是不注意风险防范而发生意外,则得不偿失。海外旅游及特殊地点和特别季节旅游都应警惕各类风险,平安出游,理性出游。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

出境旅游特别是海外自助游,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平安出游。

一是要做好行前准备,关注旅游、外交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了解目的地天气、卫生、交通和社会治安情况,谨慎或暂勿前往恐怖袭击频发、政局动荡不稳或发生重大疫情的国家和地区。

二是要提高安全意识,看管好随身物品,遵守当地交通法规,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妥善应对,及时报警。

三是理性消费,合理规划出游线路,选择有运营资质的交通工具,谨慎选择高风险旅游项目,不在旅游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

四是购买旅游意外保险,保障出游安全。

伴随着暑期来临,我国各地乃至整个北半球都进入了雨季。雨季为旅途增添几分浪漫,也为旅途带来了不少困扰,甚至是安全隐患。

雨季外出旅游要注意以下风险:一是交通安全。雨季天气变化莫测,容易造成道路湿滑,引发各类交通事故;二是自然灾害。雨季属于泥石流、山体滑坡、洪灾、雷电等灾害高发期,容易发生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雷击伤亡等事故;三是雨季疫情。雨季天气潮热,蚊虫滋生,多发疫情;四是饮食安全。气候高温多雨,食物容易过期发霉,出游要警惕食物中毒。

雨季外出旅游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安快乐出游:

一是外出旅游看天气,恶劣天气不出门。出游前,详细了解旅游目的地天气状况和道路交通状况,认真规划旅游行程,做好防暑、防雷、防雨准备,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旅游;出行提前了解安全知识,备好雨衣、雨伞、雨鞋等雨具。

二是户外活动需谨慎,室内项目可选择。雨季户外运动项目选择需谨慎,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安全规定,雷雨天气不要前往山岳型、峡谷型、涉水型旅游景区点,更不要参加未开发线路探险旅游,切不可追寻刺激、盲目探险,可多选择室内娱乐项目或者体验美食等。

三是遇到险情要冷静,迅速求救是上策。旅途中,一旦遇到突发险情,要保持冷静,自救互救,尽快撤离危险区域;等待救援过程中,要节省体力,保持耐心,听从指挥,避免拥挤混乱,有序撤退。

四是备好旅途常用药,生病难受早就医。雨季天气多变,忽冷忽热,容易引发疾病,要注意保暖并随身准备常用药物;遇到食物中毒、生病等情况及时服药,就近就医,防止病情恶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海上旅游项目因其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刺激性而深受广大游客欢迎。然而随之而来的涉海旅游安全事故也迅速增加,需要广大游客高度警惕。海上旅游安全风险较高,部分游船公司经营管理松懈、一些涉水项目安全设施建设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仍然存在。

海上旅游项目时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各类风险,平安出游,理性出游:

一是了解天气,安全第一。时刻关注天气和海况,严格遵守恶劣天气预警及提示,如遇风大浪急等恶劣天气或海滩插有红色警示旗,应遵从警示提醒,切勿冒险出海或进行水上项目,以免发生不测。

二是知己知彼,适合最好。参加海上项目,要了解自身水性及身体状况,根据个人实际选择游玩项目;熟悉海上项目的安全系数、刺激程度,谨慎参加潜水等水上运动,游玩中务必穿戴好救生衣,听从专业人士指导,高龄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游客切勿冒险,未成年人参与水上游乐项目必须有家长带领。

三是正规商家,精心选择。选择正规旅行团组,签订正式旅游合同,并留意合同中有关人身、财产安全事故的理赔范围和要求;出境游建议出行前购买合适的境外旅行意外保险,谨慎选择旅行项目;搭乘水上交通工具,务必选择正规经营、报价合理的承运方,谨防低价陷阱。

四是遇险冷静,科学求助。如遇紧急情况,请保持镇定,及时寻找工作人员或报警求助;境外遇险,可及时报警并向当地使领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中心寻求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