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層幹部|他是王森,他有多重身份,他是電力科研追夢人

最美基層幹部|他是王森,他有多重身份,他是電力科研追夢人

最美基層幹部|他是王森,他有多重身份,他是電力科研追夢人

圖為王森進行試驗檢測。 梁倩妮攝

1993年,一個24歲的年輕人以優異的成績從清華大學畢業,他帶著對電力事業的一腔熱忱,來到西北電力試驗研究所(國網陝西電科院前身),從此便與電力科研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時間的車輪夾雜著汗水滾滾向前,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獻著最美好的時光。25年來,他不因勝利而驕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難而退縮,辛勤耕耘在祖國電力事業這片沃土上,在高壓電器技術領域取得了一項又一項令人矚目的成果。他就是國網陝西電科院設備狀態評價中心副主任王森。

勤奮專注的電網醫生

自從走上了電力科研之路,王森便模糊了節假日和上下班的概念。在“750千伏GIS變電站陡波前過電壓測試及抑制技術研究”課題的攻關時期,王森和他的團隊連續3個月不間斷加班,奔波於實驗室和變電站之間。探索實驗方法,模擬實驗場景,從陡波源產生、測量信號、排除干擾,到採集信號、記錄數據,反反覆覆進行了成百上千次試驗,終於攻克了技術難關。2011年,該項目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9年12月,寒風凜冽的北方冬天,寶雞換流站投運前的特殊交接試驗正在緊張地進行著,王森和同事們已經連續作戰24個小時。對專業技術的專注,讓他們對寒冷、飢餓、睏倦的感知變得麻木,強烈的責任意識,支撐著他們繼續戰鬥。

王森秉承對科學嚴謹的信念,長年致力於科技開發和新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他積極主動地探索實踐,勇往直前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他充分運用自己的學識才能和專業特長,解決電網生產運行中的關鍵問題和電網建設運行管理中的重大技術疑難問題。  

他堅持嚴謹的求知態度,注重實地考察研究,常常與高壓試驗設備和現場運行設備為伴,披星戴月,廢寢忘食,無論酷暑嚴寒。在試驗現場,他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向同事們重複著安全注意事項,他總是說:“作為工作負責人,不僅要保證工作質量,更要確保同事們的安全。”每當遇到系統內出現的緊急情況,他總是帶頭到現場進行分析處理。西北電網陝西境內750千伏變電站特殊交接試驗、渭南750千伏變電站的特殊交接和系統調試試驗等大型試驗,以及數不清的項目現場測試和方案制定,見證了他在平凡崗位上的堅守,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智明勇嘉的科研帶頭人

王森是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科研工作者,他是發現和實現夢想的人,更是傳播和激發活力的人。在荊棘叢生的道路上,他總是用他獨有的智慧,啟發團隊成員渴望更多、學習更多、行動更多。在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科學實驗中,每當有人懈怠,王森總是這樣鼓勵大家:“我們的每一項研究都關乎著千家萬戶的用電安全,有一絲懈怠,都是禍國殃民!”在專業技術上,王森從不滿足現狀,不斷為自己和團隊設計、調整新的高度和奮鬥目標。他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用新知識、新理論指導工作,經常組織部門人員進行技術交流,共同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緊扣本專業國內外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在學習與探討中進一步明確思路,有效提高人員的技術素質,不斷增強自身和團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科研工作中,他以身作則,積極承擔和妥善安排國家電網公司和省公司的科研項目,帶領大家齊頭並進,共同發展。

在他的影響下,院內形成了濃厚的科研氛圍,不僅取得大量科研成果,同時也提高了部門員工的技術素質,強化了科研力量。

由他負責的國家電網公司電網接地工程技術實驗室,先後承擔或參與科研項目9項。在所完成的項目中,“接地網降阻與保護安全性評價技術研究”獲2013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接地網安全評估和綜合診斷關鍵技術研究”獲2012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近年來,王森負責開展的多個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他先後負責國家電網公司、陝西電力科技項目40餘個,取得國家發明專利17項,相關成果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參與國際、企標、行標等標準編制13項,在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50餘篇,被SCI、EI檢索30餘篇,負責編著的多部教材出版發行。(梁倩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