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雲南斗南花卉市場:全國70%的鮮切花交易發生在這兒

近年來,斗南花卉交易規模不斷提高,為昆明打造“世界春城花都”提供了“實業基礎”。13日,2018“高鐵經濟看呈貢”全國主流媒體行暨“斗南花卉特色小鎮”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在昆明市呈貢區舉行,來自滬昆高速鐵路、雲桂鐵路、渝昆高速鐵路沿線主流媒體齊聚春城,共同見證“斗南花卉特色小鎮”建設情況發佈。

斗南花卉小鎮將承載“處理好花卉產業與小鎮生活空間的耦合關係”等功能,圍繞“三年行動計劃”,建設成為“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亞洲第一的花卉產業創新研發高地”“中國第一的花卉特色小鎮”。

揭秘雲南斗南花卉市場:全國70%的鮮切花交易發生在這兒

呈貢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先寶介紹該區綠色發展情況。新華網張楠攝

斗南花卉小鎮入選雲南省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名單

2017年6月,雲南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新聞發佈會召開,全省105個小鎮成功入選國際水平、全國一流、全省一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這也標誌著雲南省特色小鎮的創建工作全面起航。依託優良的氣候環境、豐富的人文資源、堅實的花卉產業基礎和便利的區位交通條件,斗南花卉小鎮入選雲南省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之列。

據瞭解,作為國內鮮切花交易的龍頭,斗南鮮切花交易佔據了國內市場份額的70%以上,成為了國內鮮切花的定價中心。昆明市委市政府、呈貢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斗南花卉小鎮建設,提出了全域旅遊、社區微改造、花卉產業培育等多方設想。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受委託編制《昆明斗南花卉小鎮發展總體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該項目圍繞科學統籌昆明斗南花卉小鎮產業佈局、引領小鎮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小鎮風貌與人居環境建設,實現斗南花卉小鎮“產、城、人、文、旅”高度融合等方面,為雲南省特色小鎮實踐提供新思路。

揭秘雲南斗南花卉市場:全國70%的鮮切花交易發生在這兒

繁忙的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新華網張楠攝

呈貢區將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路子

呈貢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先寶介紹,呈貢本為彝語“柴谷”,意為水邊盛產稻穀的壩子。呈貢過去是個傳統的農業縣,特色農業久負盛名,是全國聞名遐邇的“花鄉菜鄉果鄉”。目前,呈貢區正在舉全區之力,加快建設“世界春城花都”“現代科創新城”“健康頤養新區”。就呈貢區堅持綠色發展的情況而言,張先寶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來,呈貢區注重厚植生態,著力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區綠化覆蓋率達48.01%,城市綠地率達43%,人均綠地面積達22.52平方米,空氣優良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低碳榜樣優秀社區、全國新能源示範城市、全國綠色生態示範城區等榮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宜居宜業生態城市。

揭秘雲南斗南花卉市場:全國70%的鮮切花交易發生在這兒

朵朵鮮花將從斗南發往各地。覃翊攝

為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和諧共贏,呈貢區堅定不移地走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的發展路子,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培育現代新興產業。具體來說,就是在做精做優高原特色農業的同時,重點發展大數據、大健康、大文創等新興產業,加快形成高端引領、協調融合、綠色低碳、優質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打造呈貢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

據介紹,目前,中國中鐵西南區域總部、中海油雲南銷售總部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呈貢;斗南花卉小鎮、“雲上雲”雙創小鎮分別進入全國一流和全省一流特色小鎮創建行列;微軟、浪潮、紫光、啟明星辰、優必選等一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入駐信息產業園區;康美昆明健康城、鵬瑞利國際大健康城等項目落地呈貢,引領呈貢大健康產業發展。

張先寶表示,希望通過“高鐵經濟看呈貢”全國主流媒體行暨“斗南花卉特色小鎮”建設情況發佈活動,藉助新聞媒體的力量,充分挖掘高鐵昆明南站開通運營為呈貢新區所帶來的綠色發展新機遇,推動呈貢新區加快建設成為“世界春城花都”“現代科創新城”“健康頤養新區”。

揭秘雲南斗南花卉市場:全國70%的鮮切花交易發生在這兒

發佈會現場新華網張楠攝

花卉產業由“種植生產型”轉向“市場服務型”

昆明市呈貢新區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斗南街道辦事處主任朱輝介紹,有序、高質量的特色小鎮建設已成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突破口,特色小鎮建設對經濟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而斗南花卉小鎮建設的意義正在於如何在城市新區發展中,結合基礎產業優勢,走出一條具有呈貢特色、昆明特點、雲南特徵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之路。

斗南花卉小鎮位於呈貢區斗南街道轄區,規劃範圍東起彩雲路,西至環湖東路(含滇池碼頭),南起小梅子村,北至官渡區矣六街道交界線。按照創建指標體系要求,斗南花卉小鎮規劃面積3.6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建設區1.43平方公里,拓展區2.19平方公里。

據介紹,隨著呈貢新城建設提速,呈貢花卉種植已開始外移,花卉種植面積逐年縮減。目前,斗南花卉產業已實現由“種植生產型”向“市場服務型”的第一次產業轉型。在此過程中,斗南花卉交易流通功能進一步增強,雲南省80%以上的鮮切花和周邊省份、國家的花卉進入斗南交易,日上市鮮切花100個大類1000多個品種,平均每天有500—800噸鮮花銷往全國各地,目前已形成以斗南為核心,輻射晉寧、石林、宜良、嵩明、富民等周邊區縣以及玉溪、楚雄、紅河等州市的花卉產業集群。

作為雲南鮮花外銷的主要通道和渠道,斗南是全國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和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花卉市場,花卉外貿輻射俄羅斯、波蘭、新加坡、日本、韓國、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巨大的交易額和交易量成為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

截至2017年底,小鎮共計完成新增投資10.480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的174.68%。鮮切花交易量突破76億枝,交易額近64億元,佔全國70%的市場份額,連續20年交易量、交易額、現金流、交易人次居全國第一,是中國花卉的“市場風向標”和“價格晴雨表”。

目前,斗南花卉小鎮聚集了以昆明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為代表的2000餘家花卉經營及物流企業,形成了集花卉種植、包裝、交易、冷鏈物流、科技研發、人才培訓、花卉工業、旅遊等全程標準化的現代花卉產業集群。一個獨具地域特色、產業特色、民俗特色、文化特色的斗南花卉小鎮逐步顯現雛形。

揭秘雲南斗南花卉市場:全國70%的鮮切花交易發生在這兒

俯瞰昆明斗南花卉小鎮覃翊攝

將斗南花卉小鎮建設成為三個“世界第一”

朱輝介紹,新一輪的昆明市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了昆明打造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明確了呈貢新區的職能定位為行政中心和國際商貿區,產業發展重點以現代新型製造業、科研文教園聚集區和旅遊產業為主,提出建設以花卉產業為特色的生物產業基地、城市物流業中心等要求。

朱輝稱,斗南花卉小鎮的建設將以花卉產業為主導,助推功能單一的花卉產業園向“產業特色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兼具旅遊與社區功能”的特色小鎮轉型,將斗南建設成為“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亞洲第一的花卉產業創新研發高地”“中國第一的花卉特色小鎮”。

此外,斗南花卉小鎮建設中將依託斗南獨有的傳統文化與花都文化發展基礎,塑造以“花”為主題的特色鮮明的文化體系,兼顧地方傳統文化的保護和花卉產業文化的發展,承載地方文化記憶,豐富特色小鎮文化內涵,構建完善的文化提升載體系統,築實斗南花卉特色小鎮的文化內核,形成小鎮的文化唯一性,提升斗南特色小鎮的競爭軟實力。

揭秘雲南斗南花卉市場:全國70%的鮮切花交易發生在這兒

建設中的昆明斗南花卉小鎮覃翊攝

圍繞“三年行動計劃”初步建成斗南花卉小鎮

據介紹,呈貢區將緊緊圍繞“一年初見成效、兩年基本完成、三年全面完成”的總體目標,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將斗南花卉小鎮建設成為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城鎮品質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載體。到2019年底,斗南花卉小鎮初步建成,形成主導產業特色凸顯、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進一步鞏固亞洲第一交易中心的地位。

朱輝表示,通過三年建設,花卉小鎮城市面貌提升,完成產業固定資產投資28.48億元,一批重點載體項目加快建成;花卉產業結構不斷完善,初步形成以創新驅動發展的增長模式,實現花卉研發和花卉交易雙輪驅動,實現一、二、三產的深度融合發展;花卉產業鏈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2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00萬元,年均增長30%以上;花卉小鎮建成時,花卉交易量佔全國份額提高到80%,實現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目標。

除此之外,小鎮的建成意味著花卉產業帶動能力更強。每年接待遊客將超過150萬人次;花卉研發能力顯著增強,吸引1個國家級研發機構,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10個,形成品牌5個,制定標準5項;花卉企業實力明顯提升,力爭鬥南花卉小鎮建成驗收當年,年營收過億元企業5家,年營收過10億元企業2家,培育上市企業1家。

揭秘雲南斗南花卉市場:全國70%的鮮切花交易發生在這兒

正在購買鮮花的市民。新華網張楠攝

圍繞綠色新動能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斗南花卉小鎮毗鄰滇池,擁有豐富的景觀資源,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也為鮮花種植提供了一片沃土。滇池生態環境的提升,對於斗南花卉小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會越來越強。作為雲南鮮花外銷的主要通道和渠道,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和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花卉市場,斗南花卉外貿輻射俄羅斯、波蘭、新加坡、日本、韓國、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巨大的交易額和交易量成為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

圍繞“綠色新動能”這一關鍵詞,結合斗南溼地二期工程,斗南花卉小鎮的建設將繼續完善環湖生態溼地帶建設,加強溼地生態保育功能,對斗南鳥類保育區實現重點保護,保障鳥類棲息地不受破壞;啟動清水大溝綜合整治及景觀提升工程,建設雨水滲流和雨洪調節設施,雨水的就地消納與利用率達到85%,打造“海綿小鎮”;新建公共建築按照綠色節能建築標準建設,居住建築綠色節能建築比例達到80%;依託靜態交通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配置比例達到15%,建設“綠色低碳小鎮”。

此外,小鎮的建設將提高資源循環化利用,加強汙水收集和處理能力建設,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100%;完善環衛設施建設,實現垃圾收集率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強化汙染物綜合防治,實現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穩定在90%以上;全面推進水體汙染整治工程,結合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深入開展土壤汙染防治工程;嚴格執行噪音汙染防治有關標準規定,實現區域環境噪聲達標率達到90%。

據悉,在下一步工作中,呈貢區將以特色、產業、生態、易達、宜居、智慧、成網七大要素為統攬,嚴格按照“分期建設、分批實施”的原則,一方面,著重突出特色產業,加快冷鏈物流、總部辦公項目供地及開工建設,認真做好藍光文旅等落地項目服務工作,積極引入省農科院、國家花卉改良中心昆明分中心落戶小鎮,不斷提高斗南花卉品牌創新力和競爭力,把小鎮打造成為國家級AAAA景區。

另一方面,重點推進金桂街、斗南街、花都路二期、呈貢新城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完成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斗南花卉配套用品博覽中心、藍光水藍園等產業發展項目建設並投入運營,啟動藍光花間香緹中心、花卉產業研發及科普體驗區、小鎮苗木盆景交易區及小鎮博覽體驗區、昆明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三期等產業項目建設;實施龍鬥三號地塊安置房、斗南社區提升改造等民生項目建設;啟動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旅遊標識及旅遊設施和景區全天候監控系統配套服務板塊建設工作。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