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暴力的生意?

這是一張生意“法寶”:

當下最暴力的生意?

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

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險;

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可以冒著絞首的危險;

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這段話也可以這樣理解:

20%的利潤是人類謊言的界限;

50%的利潤是人類違法的界限;

100%的利潤是人類赴死的界限;

300%的利潤則是人類變成獸的界限;

所以,那些經商能手,只是善於撒謊的人;

再往上突破一點,就開始遊走在法律邊緣的人;

再再往上突破一點,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廣告去逛逛

因此,商業的尺度在於一個人擊穿底線的尺度,分為三種境界:

1、別人還沒發現的東西,被你發現;

2、別人不敢碰的東西,你敢碰;

3、別人不敢越的紅線,你敢越;

當你參透商業本質之後,發財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關鍵是看你能穿過幾層底線。

當下最暴力的生意?

美國知名學者所羅門的《消費者行為學》裡這樣說到:……我們身邊時刻都有成千上萬的公司,花費數以億計的美元,在廣告、包裝、促銷、環境,甚至電視、電影裡做手腳,從而影響你、你的朋友和家人的消費,從中獲取利潤。

《消費者行為學》強調:面對眾多直接、間接的勸誘,消費者惟有深刻洞察這些勸說的戰術,才能使自己不致被過度操縱。因此,那些擁有豐富的知識、智慧,善於理性思考的人,更容易不為所動,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資本大鱷索羅斯說: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再進入之前先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所以:商業的本質就是“欺騙”:那些掌握話語權的人(資本家或者當權者),利用信息的不對稱去欺負老實人。當然也有一部分老實人開始覺悟,不甘心被欺壓,立志要去欺壓別人,所以這個商業社會里的老實人只能越來越少,最終爾虞我詐。

這是一個我們都看不慣、卻又不得不承認的客觀事實。戳穿這個假象,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點顫慄。

那麼如何正能量的理解商業的本質是謊言呢?

從叢林法則上來來看,商業其實也是弱肉強食的過程:不斷的用謊言發現社會里的蠢人,從而將這種人打入社會底層,使他們遭受奴役;然後不斷的用謊言發現社會里的聰明人,也就是那些能將謊言說成真理的人,把這些人送入上流社會,讓他們去引領社會。

當下最暴力的生意?

那麼,如何理解社會上出現的各種詐騙、跑路等極端行為呢?

有一個在龐氏騙局上的失敗者,因當受騙找警察後得到的評價:

很多人的智商根本不足以駕馭他所佔有的“超額”財富,所以讓高利貸、騙子分子去收割他們的“流動性”是有助於金融秩序穩定的。

這句話很殘忍,也很現實。想想看,這本來就是一個各色騙局百花爭豔的盛世,竟然還是有很多人想不勞而獲。擊鼓傳花的遊戲,是從高智商向低智商依次傳遞的,傳到你這裡是必然,除非你還能招到一個智商比還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