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在港召開:共建世界級金融科技灣區

6月6日,由騰訊公司、香港科技園公司聯合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在香港科學園舉行,以“共建世界級金融科技灣區”為主題,聚焦灣區金融科技創新、打造灣區核心競爭力、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等議題。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之際,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的成功舉辦,表明在灣區內深度挖掘金融科技發展潛力,以金融科技為立足點推動灣區互聯互通具有參考意義。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出席論壇,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主任何曉軍以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羅範椒芬女士分別致辭,表達他們對於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展望與暢想。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在港召開:共建世界級金融科技灣區

政產學研代表雲集,共商世界級金融科技灣區建設

在致辭環節中,林鄭月娥女士表示:“現在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和創新科技都是本屆特區政府的工作重點,它們對香港未來發展都是舉足輕重。在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當中,特區政府很願意扮演一個「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金融學院院長賴智明表示:“金融科技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引擎,不是一個簡單的產業概念,而是大灣區發展的基礎設施。我們希望通過打通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實現一個有粵港澳特色的世界級大灣區。藉此契機,騰訊一方面將以搭建基礎技術的方式助力灣區互聯互通。另一方面,立足金融科技,藉助‘創新試驗田‘和‘人才孵化器’,推出多項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計劃,為立志在金融科技領域闖出一片天地的香港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機會。”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在港召開:共建世界級金融科技灣區

聚攏三地金融科技人才,為灣區互聯互通裝上“助推器”

此次論壇上,騰訊宣佈正式成立騰訊金融學院(香港)與騰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以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金融學院院長賴智明擔任揭幕嘉賓。

作為騰訊金融學院在香港的分院,騰訊金融學院(香港)將通過與政府、行業及高校的合作,連接傳統金融與前沿科技,連接騰訊FiT與金融科技同業,連接香港與內地金融科技合作。具體舉措包括:整合和共享騰訊金融科技業務在內的各方資源、打造培育香港金融與科技跨界人才的開放式平臺、與香港高校合作聯合籌辦金融科技系列課程,為香港大學生提供金融科技方面的培訓、競賽和實習,幫助更多金融科技從業者提升內功。

依託騰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簡稱大灣區創新實驗室),騰訊希望通過推動區塊鏈、金融大數據、AI、金融雲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打造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研發試驗田、產業孵化器,輸出具備實際應用價值和影響力的案例。在此基礎上,大灣區創新實驗室還將承接香港金融科技相關課題研究工作,幫助培養金融科技青年人才,形成灣區內金融科技產業新優勢,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在全球範圍內的整體競爭力,並助力香港在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在港召開:共建世界級金融科技灣區

聯動各方力量,灣區金融普惠迎新機遇

論壇上,深圳證券交易所與騰訊公司宣佈啟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報告》聯合研究項目,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公司負責人王一萱和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洪丹毅參與項目啟動儀式。根據計劃,雙方將以廣泛調研為根基,充分吸取各方觀點建議,為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提供多維思路。早前,聯合研究團隊已對招商局金融集團、平安集團、騰訊公司、微眾銀行、富途證券、微保公司等大灣區內多個代表性的金融科技企業展開了調研,並和部分監管機構進行了交流,掌握了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的第一手資料。

此外,亮相本次論壇的騰訊E證通將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結合eID等多種認證技術,優先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虛擬多證合一,實現一部手機承載多張證件,包括身份證、回鄉證、微信通行證(電子港澳通行證)等,解決此前三地居民跨境業務在線辦理缺乏身份信息認證的問題。同時,優化居民出入境體驗,吸引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居民愈發頻繁地往返三地,使得灣區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得以交流,從而夯實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基礎——人流互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