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6月24日晚,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最佳劇情片獎被《再別天堂》斬獲!評委會大獎由《阿拉姜色》獲得!伊莎貝爾·布萊斯憑藉《塔杜薩克女孩》獲得最佳女演員,泰伊·謝里丹憑《星期五的孩子》獲得最佳男演員!除此之外,最佳編劇獎被扎西達娃和松太加憑藉《阿拉姜色》斬獲,最佳攝影獎被傑夫·比爾曼憑藉《星期五的孩子》斬獲。

美國的《星期五的孩子》和國產新片《阿拉姜色》成為本屆金爵獎的最大贏家,分別斬獲兩項大獎。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此次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規模可謂巨大——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共有3447部影片參與到了第21屆“金爵獎”的影片徵集當中。既有來自中國、美國、波蘭、伊朗、丹麥、意大利、德國、日本的影片,也有瑞士和蒙古國、古巴和加拿大、法國和比利時的合拍影片,充分展示了上海國際電影節與日俱增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此次共有13部劇情片、5部紀錄片、5部動畫片,共同參與金爵獎的角逐,而其中僅有兩部來自中國,分別是《找到你》和《阿拉姜色》。

而本屆金爵獎的主競賽單元主席是中國導演姜文。除姜文外,演員張震、演員秦海璐、匈牙利導演伊爾蒂科·茵葉蒂、土耳其導演塞米·卡普拉諾格魯、美國製片人大衛·穆塞特也將擔任本次金爵獎評獎工作,日本導演河瀨直美因身體原因未能參加。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那麼,本屆金爵獎將以什麼樣的標準去評判電影作品呢?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關注作品原創性、情感共鳴和中國特色。

評委會主席姜文提出了自己的兩個重要標準:“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要麼要具有原創性,如果沒有原創性就把非原創的部分做到更好。”秦海璐則表示最關注的是現實題材的作品是否真正有深度,是否觸動人心。而其他評委也表示更看重電影作品的共鳴性。除主競賽單元外,紀錄片和動畫片單元的不少評委期待看到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

根據此次金爵獎入圍和獲獎的影片來看,本屆金爵獎與之前的第24屆白玉蘭獎的關注角度類似,都更偏向於表現生活角度的現實題材原創作品,比如金爵獎主競賽單元入圍的影片《找到你》等。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角色豐滿動人、影片真實質樸則是本屆金爵獎獲獎作品的另一特徵。作為一部民族題材並以藏語演繹的電影,《阿拉姜色》有著自己獨特的主題和思想,作品有藝術性,但是故事又很通俗。而且松太加在攝影上避開以往西藏影片展現自然景觀的風格,始終堅定地表現演員塑造的角色表演。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除了第21屆金爵獎值得關注外,今年上影節各大公司發佈的影片片單也是行業內歷年關注的重點。

今年的上影節,各大影業的“XX電影之夜”也都在繼續,各大主題酒會也依舊燈光搖曳,但自開幕以來的蕭瑟氣息一直讓行業內擔憂影視市場低迷不振的現狀。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今年各大影業公佈的影片數量銳減,2016年的200多部到了現在也只有100來部。小官還發現,其中還有不少2017年片單中就曾出現過的作品,以及更換了出品公司的影片。今年上影節論壇上,光線傳媒CEO王長田也曾表示:“中國電影行業的第一次危機正在到來。”

從各大公司開始變得謹慎的片單可以明顯感受到,影視行業整體開始迴歸理性,不再野蠻式生長,“PPT大戰”的片單也不再滿天飛。小官整理了幾家公司在2018年上影節發佈的主要片單項目,並簡要總結了各家公司影片題材及佈局。

萬達W+戰略升級,主攻喜劇、科幻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去年,萬達推出了“菁英+”五年戰略。一年過去,已經收穫了不錯的成果。而今年,萬達之夜的新主題是“萬達+向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發”。 此外,萬達之夜還首發了30餘部作品片單,包括電影和劇集兩部分:華語新勢力、動漫新紀元、國際新格局和劇集新篇章四大板塊。

19部影片的類型主要集中在喜劇和科幻領域——有3部喜劇題材作品、7部科幻題材作品。此外,今年萬達電影依然在走“IP+”戰略,IP影片在19部影片中佔了近一半:《快把我哥帶走》、《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動畫版尋龍訣》等都是改編了經典漫畫和小說IP;《反貪風暴3》、《唐人街探案3》、《哥拉斯2:怪獸之王》等則是系列化IP作品。

然而,近年來IP熱潮在影視市場逐漸降溫,觀眾對IP改編作品的質量要求不斷提升,萬達顯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華誼主打內容化、工業化、國際化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今年,華誼兄弟在“H計劃”發佈會上以“3H”——heart、hit和horizon將20部影片進行了劃分:heart代表從心出發,體驗最真實的情感,比如現實主義題材《找到你》、《江湖兒女》,以及導演潘安子、田羽生的新作等;hit指創造極致,引領體驗幻想視覺盛宴,比如近年重點打造的兩大系列片“狄仁傑”系列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和“鬼吹燈”系列的《雲南蟲谷》等;horizon寓意開拓視野,為中國觀眾帶來更多國際化的視覺體驗,比如《小偷家族》、《Adrift》、動作槍戰大片《Mile 22》等。

可以看出,工業化特效的IP系列電影、高品質的國際化藝術創作影片以及追求情感共鳴、內容充實的題材作品將是是華誼兄弟在電影市場全力發展的方向。

樂創文娛聯手多位導演,希望重新崛起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度過了“至暗時刻”,今年的樂創文娛舉辦了以“照亮”為主題的文化品牌分享會:正式公佈要打造“飛輪模式”。

從片單上看,樂創文娛將開發的“XX影片”系列多達20多個,引起人們的關注。持有樂創文娛股份的張藝謀僅有《影》一部作品,而郭敬明的作品除了可能難以翻身的《爵跡2》外,還有《未來未來》等作品。另外,樂創文娛還將與導演徐克共同打造《神鵰俠侶》三部曲。

除了吸引人眼球的系列影片,樂創文娛還打算進軍動畫產業,將要打造《童話俠》、《狼圖騰》、《東陵獸》、《少年饕餮》、《字造》、《夸父逐日》等系列動畫電影品牌。

現在,樂創文娛的底氣已經不比巔峰時期。藉助徐克、郭敬明、張藝謀等導演的力量,開發多類型內容作品,是樂創文娛想要重新崛起的大膽嘗試。

騰訊“任性”試水科幻片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相比於去年沒太有內容的片單,今年的騰訊影業顯得底氣十足。但仔細一看,《草樣年華》、《反貪風暴3》、《慶餘年》、《西行記》、《黃金瞳》等也早已在去年的片單中出現過。

而此次公佈的8部影片中,騰訊影業主控的影片僅有一部張小北的《拓星者》。張藝謀的《影》和郭敬明的《爵跡2》,主控方均為樂創文娛;今年上影節的開幕影片《動物世界》主控方則是上海火龍果影業。

值得關注的是,在目前的中國市場,科幻片投入的成本高,獲得的成果小,一直不被看好。此次騰訊影業卻大膽試水打造科幻片《拓星者》,或許會給行業內帶來可以借鑑的經驗。

潛力股完美世界持續加碼或將迎來爆發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完美之夜”答謝晚宴上,完美世界影視公佈了包括《青春鬥》、《不婚女王》、《歸去來》、《娘道》、《烈火神盾》在內的近40部題材豐富、品質上乘的精品內容。片單中囊括了現實題材、青春題材、古裝大劇等多種類型,可以滿足觀眾們的不同口味需求;而且還參與了《嚮往的生活2》、《極限挑戰4》等爆款綜藝的製作。

可以看出,完美世界影視不僅僅只注重影視劇集方面的產出,同時還在綜藝以及大熒幕上面齊齊發力,並且在綜藝和電影方面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實力確實不容小覷。2018年完美世界影視儲備的影視項目豐富多元,或將迎來爆發。

IFG以IP項目為主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IFG互聯網電影集團在“IFG電影之夜”戰略啟新會上對外發布了IFG即將啟動的“明星+”多個項目,試圖想大製作、大市場的影視作品邁進。

IFG即將啟動多個玄幻項目,比如玄幻小說IP《解靈人》正式改編的網劇,《獵靈師》系列;還涉獵青春題材,由《青春期》改編的網劇《那年,青春期》;此外,還有IFG孵化的網生原創《新方世玉之龍人帝國》、《女人公敵》等作品。

可以看到,IFG的項目多為玄幻題材和網生孵化項目,如何打破受眾圈層,以及探索更高的商業價值,是其面臨的主要考驗。

華策重點佈局現實題材劇集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此次華策電影之夜的活動中,華策影視公佈了之後將要上映電影的片單。《反貪風暴3》、《魔女》、《地球最後的夜晚》、《戰鬥民族養成記》、《朝花夕誓》以及《巧虎與大飛船》等電影項目紛紛亮相,此外還有《創業時代》、《完美關係》、《蜜汁燉魷魚》、《甜蜜暴擊》等劇集作品。

從片單上看,2018年華策影視的戰略重點依舊放在劇集輸出上,古裝劇穩紮穩打,並大力佈局以現實題材為核心的內容矩陣。而在電影方面,《反貪風暴3》、《地球最後的夜晚》、《戰鬥民族養成記》等也比較受關注。

啟泰文化主打國際合作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從今年的片單來看,啟泰文化以國際合作的影片為主,10部影片中佔了一半:有合作投資的國外影片,比如日本的《旅貓日記》、韓國的《我能說》、印度的《無所不能》;還有多國演員共同打造的影片,《大轟炸》中有韓國的宋承憲、美國的布魯斯·威利斯,《紋身:西部縱橫》中有法國的大衛·貝爾。

由此可見,啟泰文化國際化的道路漸漸越走越穩,逐漸與全球多個優質電影製作團隊合作,區別於萬達參與好萊塢大製作。但這些項目中輸出的中國文化價值稍顯薄弱,能否打開國內市場還需觀眾檢驗。

大地競爭力略弱,多為小眾文藝片

快訊|爆冷!《阿拉姜色》成最大贏家,國內電影市場依舊遇冷

主營業務為院線業務的大地電影此次也在上海電影節發佈了2018年片單。從片單內容來看,除了翁子光的《風再起時》以及投入大製作的玄幻作品《阿修羅》外,大地電影的影片類型多為小眾題材的劇情文藝片,且多為新晉導演執導,市場競爭力和商業價值待沽。

總結:在崔永元曝光“陰陽合同”之後,影視股一度多次下跌。除了遭遇資本撤離的問題,影視行業也開始面臨信任危機,整個市場冷了下來。通過以上幾家公司發佈的片單可以發現,各大公司都開始冷靜思考影視市場。這從長期來看,對電影行業是件好事。

另外,根據各家公司發佈的片單可以看出,影片題材類型更加多樣化,中國電影工業化加速進展,現實題材更加關注當下觀眾核心的情感訴求。可以預見,中國電影市場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但我們也要注意影視製作始終都要以內容為王,踏實穩妥地做每一部作品,才不會讓中國電影市場再次失去轉機。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