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啤酒「後市」仍不樂觀?青島啤酒逆襲放大招

國產啤酒“後市”仍不樂觀?青島啤酒逆襲放大招​4月26日,青島啤酒發佈量價齊升的2018年一季度報告。數據顯示,青島啤酒1-3月累計實現啤酒銷量203萬千升,同比增長1.3%,實現營業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3.0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7億元,同比增長15.2%。

在2017年度全面增長的基礎上,再次實現三增長,顯示了青島啤酒抓住當前行業消費結構升級機遇在供給側改革方面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當下大熱的國企混改主題,青島啤酒在公告中表示將在2020年6月底前推進上市公司提出管理層長期激勵計劃,或為青島啤酒中長期發展再注利好消息。

❶“春天來了”青島啤酒一季度量價齊升進入2018年,國產啤酒在此開了一個好頭。數據顯示,啤酒行業1-3月累計產量903.9萬千升,同比增長1.3%。作為國產啤酒巨頭,青島啤酒在一季度實現產量、營收、淨利潤的三增長,繼續保持了利潤增長高於營收增長、營收增長高於銷量增長的穩健態勢。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青島啤酒主品牌和高端產品實現快速增長。數據顯示,公司主品牌“青島啤酒”實現銷量108萬千升,同比增長2.4%,“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和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共計實現銷量53萬千升,同比增長6.9%。青啤Q1表現可期,“啤酒的供給側改革”如何打破快消“魔咒”?青島啤酒在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達到23.2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9.81%。銷量增長帶來的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同比增加,顯示了市場對於青島啤酒的信心高漲,經銷商備貨積極,與此同時,也有分析指出現金流量淨額增長將有利於青島啤酒開展業內併購。青啤Q1表現可期,“啤酒的供給側改革”如何打破快消“魔咒”?對於青島啤酒交出的一季度成績單,中泰證券研報指出,青島啤酒收入、利潤符合預期,由於一季度玻璃和紙箱均價均處於較高的位置,且提價執行存在滯後性,提價對利潤的直接影響尚不明顯,預計業績將在二三季度的消費旺季加速釋放。華泰證券則指出,青島啤酒一季度在產品提價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銷量正增長,表明渠道對價格上漲接受程度較好,提價對實際銷量影響較小,提價效果執行情況好於預期,與此同時高端產品表現不錯,中低端銷量保持基本穩定。

❷泡麵、啤酒、可樂都不好賣了?“一瓶啤酒的供給側改革”卻實現逆生長雖然國產啤酒在一季度實現產量增長,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連續4年的產量下降。數據顯示,2017年國產啤酒產量為4401.5萬千升,同比下降0.7%,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國內啤酒行業年產量經連續四年下降。不僅如此,很多人可能還對2016年“方便麵、啤酒在中國突然賣不動了”報道印象深刻,報道稱2015年方便麵的銷售數量下降了12.5%,啤酒下降了3.6%。不僅僅是泡麵、啤酒,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巨頭2017年都交出了不太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可口可樂淨利潤暴跌81%,百事可樂淨利潤則下降23.26%,引發了市場“可樂真的不好賣了”的分析。上述數據曾經引發了很多快消品企業的緊張,但正是在這種行業窘境之下,青島啤酒去實現了“逆生長”,各項主要經營指標均實現全面增長,背後正是青島啤酒所開展的“一瓶啤酒的供給側改革”。青島啤酒面對國內啤酒市場新形勢的挑戰,抓住消費升級機遇,對消費者需求“精準畫像”,偵查消費者心理需求與口感需求,通過創新不斷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加快產品的迭代,近年來創新推出20多個品類、1500多個品種規格的產品矩陣,推出了一系列緊扣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變化和具有高品質、多元化、個性化的產品,尤其是狗年紀念款“狗罐青啤”、與肯德基的“啤酒+炸雞”組合頗受追捧。在市場層面,青島啤酒發揮品牌和品質優勢,除在天貓、京東、1號店、亞馬遜、易購等第三方網購平臺之外,還搭建了自有電商渠道,包括移動端的“青島啤酒微信商城”、“APP青啤快購”,不斷提升消費者服務水平與市場份額。正是上述的供給側改革促使青島啤酒保持了主要經營指標的全面增長。2017年實現啤酒銷量797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62.77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12.63億元,同比增長21%。青島啤酒的經驗證明,不是啤酒不好賣了,而是沒有洞察消費者需求,只有不斷推動啤酒行業供給側改革,國產啤酒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❸國產啤酒“後市”仍不樂觀,青島啤酒“自我顛覆”已提前佈局國產啤酒在2018年開年好消息不斷,但“後市”卻依然不容樂觀。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曾表示,啤酒仍然屬於過度競爭行業,市場經濟特質更加明顯,漲價更多是基於生產成本上漲的倒逼,並不代表行業即將迎來拐點。不僅僅是國產啤酒本身的轉型壓力,來自進口啤酒的競爭壓力也與日俱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累計進口數量為14.94萬千升,同比增長26.8%,金額為1.67億美元,同比增長33.7%,增長迅猛。對於啤酒行業的“最後一戰”,青島啤酒已經有所佈局。在生產方面,青島啤酒正在加大產能優化力度。例如,在青島啤酒珠海易拉罐生產線投產,年增產值1.29億元,僅能滿足珠海本地的需求,還能夠輻射粵西、海南等地,進一步提升中高價啤酒以及區域市場佔有率。隨著新零售、無界零售、大數據等興起,青島啤酒也積極進行探索。日前,青島啤酒與京東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在供應鏈、大數據、技術、物流等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推動的互聯網轉型和無界零售探索,年內還將把握銷售場景智能化升級的契機,探索與京東在新通路、7Fresh、無人超市、無人售貨櫃、京東到家等多渠道的合作模式,積極滿足市場對第四次零售革命需求個性化、場景多元化、價值參與化的全方位需求。消費者也歷來是青島啤酒最為關注的對象,作為亞冠聯賽的官方合作伙伴,在世界盃即將到來之際,青島啤酒已經跟隨亞冠聯賽在全國進行巡展,同時成為中央電視臺2018年世界盃轉播贊助商,不斷探索與消費者的深層次互動。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明波曾表示,“企業家精神就是適應時代變化,不斷變革、不斷轉型,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企業的基業常青。青島啤酒幾代人都在發揮企業家精神,青島啤酒115年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自我顛覆的過程。”顯然,對於國產啤酒的未來,自我顛覆的青島啤酒已經率先啟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