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重拳出擊 2018年對不動產將進行大督查

國務院重拳出擊 2018年對不動產將進行大督查

近日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開展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年將繼續選取包括“房產交易登記”、“獲得信貸”等7項指標,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調查評價。

國務院重拳出擊 2018年對不動產將進行大督查

對於此次大督查來說,將房產交易登記納入其中,主要是由於在房產交易過程中,涉及的程序較多,從交易環節入手進行管制和督導,有利於促進交易環節的高效運作,也有利於房屋買賣雙方成本的降低。有專家表示國務院“本次針對房產交易登記的督查並非首次,但將其列入國務院大督查,則進一步表明了政府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重視程度

事實上,在2017年國務院大督查時,就曾對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企業開辦”、“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不動產交易登記”等3項指標進行了調查。

國務院重拳出擊 2018年對不動產將進行大督查

專家表示從歷年督查情況來看,雖然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在房地產領域都有各類督促的內容,如去年強調的是不動產交易登記,今年強調的是房產交易登記。

事實上,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時間表早在2014年就曾明確,即2014年,建立統一登記的基礎性制度;2015年,推進統一登記制度的實施過渡;2016年,全面實施統一登記制度;2017年,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投入運行,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基本形成。而2018年6月份,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

緣何不動產登記、房產交易登記總能牽動各方神經?這是因為全國範圍的房地產數據聯動,有助於摸清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從長遠來看,一方面,更加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會使得調控政策的出臺更加有效和精準;另一方面,這也是推進房產稅的必經之路。

雖然不動產交易登記或房產交易登記能加強信息共享、推進存量數據整合,但這並不代表房產稅馬上就會落地。房產稅出臺有嚴格的程序規定,必須經歷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問題論證、內部徵求意見等多個階段,年內落地的可能性不大。

國務院重拳出擊 2018年對不動產將進行大督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