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來客丨化身成爲「老廈門」,陳鴻宇仍是那個愛折騰的少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且行且歌的陳鴻宇

總在各個城市匆匆路過

曾兩次來到廈門的他

卻從未有過機會真正深入瞭解這片土地

在巡演廈門站之後

一起品嚐“老廈門”的味道

他還親自跳上灶臺

獻了回廚藝

/ 戳視頻看 陳鴻宇 的一桌廈門 /

褪去藝人的身份,他仍是一幅熱愛折騰的少年模樣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丨陳鴻宇的廈門食味旅丨

在廈門生長了三年的中古廚房,這次與陳鴻宇一起,走過我們每日採買食材的老菜市場,閒暇時逛的老街巷,體驗了“老廈門”的一日生活。

在異鄉舊時的煙火氣中,我們也看到了陳叔在舞臺下的另一面。

第一站:逛八市

“好多菜見都沒見過”

午後,躲過燙人日光的菜攤再次在市場兩側次第鋪開,新上的海鮮蔬植擺在最顯眼的外側。此時正是午市的熱鬧時候。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入鄉隨俗,陳鴻宇拎著水洗牛皮菜籃子逛起菜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要想一嘗廈門的好味道,需要採買的食材不少。個頭小而橙黃帶青的本地芒果、老師傅現燙的綿韌春捲皮、黑烏烏帶著海風氣味的海草、異香撲鼻的水靈香椿,以及各類正值時令的新鮮蔬果。

內蒙古由於氣候乾冷,鮮少有露天市場,食材的種類也與南方大不相同。許多廈門人熟知的海產蔬果,譬如銀魚和香椿,陳鴻宇都是第一次在市場裡見到。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剛出爐的熱騰春捲皮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第一次嘗試新鮮橄欖的陳鴻宇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帶著新奇的興奮感,再加上缺乏經驗,原本只需一小把的香椿,兩人愣是買了滿袋。在挑芒果時看到隔壁攤上的百香果,也忍不住饞,兜了一些回來。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途中,陳鴻宇不時被兩旁攤位上的新鮮小吃吸引了注意。作為異鄉來客,自然少不了在菜市場裡轉上一圈,尋找最在地的小吃。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嘗試剛出鍋的炸五香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老老實實地排隊買手撕雞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從菜市場滿載而歸

陳鴻宇說,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去尋找當地的小吃和啤酒。“我覺得食物,尤其是小吃,能夠比較綜合地反應當地的人情文化和質感。吃的時候在那些店裡接觸到的,就是最在地的民俗。”

第二站:騎樓嘬茶,遇見烹飪靈感

“我一會兒也做一道炒土豆吧”

歷經百年風雨的舊式南洋騎樓,是老城區最為標誌性的建築,如今仍保留著喧囂的市井人氣。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小板凳和老茶具,沏一壺紅茶

逛累了的一行人問店鋪裡的阿嫲借來了燒水壺和茶席,就地沏起了茶。對於長手長腳的陳鴻宇而言,阿嫲的小板凳略微有些侷促了,他倒也怡然自得。在行程緊張的巡演中,偶爾也需要有這樣的一段時間,去放慢腳步,去享受生活的本質。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喝茶閒侃時,陳鴻宇突然被隔壁飄來的辛香給激起了興趣。按捺不住好奇心過去瞧,有個阿姨正做著一家人的晚餐——炒土豆,放辣椒之後大火猛炒,火舌烘起香氣,圍觀著的人也被勾起了饞意。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我一會兒也做一道炒土豆吧”。陳鴻宇突然開口。

閒聊時才剛瞭解到他並不是個擅長料理的人,陳鴻宇就突然給了我們一份驚喜。愈發感受到他喜愛嚐鮮的性格之餘,也不禁擔憂起了他靈光一現之後的成品。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手中的破凳子是買破爛蹭來的

第三站:回中古廚房,露一手廚藝

“我覺得這盤估計不好吃”

回到中古廚房時,夜色已濃。灶臺前亮起暖色的燈,等待著準備大展廚藝的料理人。穿起略顯侷促的圍裙,陳鴻宇開始挑戰他並不擅長的料理。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雖自稱平時並不會下廚,但在備料時,他切土豆片的利落手法還是頗為老練。看著專注於灶臺前的陳鴻宇,想起粉絲們對他的暱稱“陳叔”,也的確適合本人,隨性率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對於料理,陳鴻宇有著自己的一套標準。“喜歡吃幹一點的肉,所以要炒久一些”,“配色要美,沒有青椒有香菜也可以,總而言之要有點綠色”。不僅如此,嗜辣的他更是放了大量辣椒,菜還未出鍋,就已嗆翻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廚房裡的所有人。

他邊炒著,邊笑著自嘲:“我覺得這盤估計不好吃”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掂鍋的姿勢有模有樣

當問及最懷念的一道家的味道,陳鴻宇幾乎不假思索地提起了兒時常吃的,媽媽做的“XX炒肉”。或許是出生於北方的緣故,陳鴻宇認為自己在吃食的認知上比較粗獷,不夠南方的精細。因此記憶中留下最深印象的味道僅僅是簡單的炒肉。

簡單的一道家常菜,卻是他在長大後,身處異鄉時總忍不住惦念的味道。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超辣的土豆炒肉

/ 美味與奇特並存的廈門味道 /

陳鴻宇印象最深的是……

為了呈現一桌記憶中的廈門味道,我們調查了老廈門人心目中味道最好的幾種特色廈門小吃,一併蒐羅帶回廚房。

聽說陳鴻宇一直很想嘗試廈門的特色水果吃法——芒果蘸醬油,我們便為他準備了本地的小芒果,切開後直接蘸食。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問到陳鴻宇對這道小食的看法時,他搖搖頭,表示還是有點黑暗。

與之相反的,是另一道廈門特色料理——薑母鴨。砂鍋煲出的鴨肉色焦味濃,浸透了姜的辛香,肉質結實,汁水鮮甜。

嚐了一圈廈門味道之後,給陳鴻宇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市場裡肥美軟嫩的

蚵仔煎,和這一鍋熱騰鹹鮮的薑母鴨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令陳鴻宇留下最深印象的薑母鴨

除此之外,飯桌上還彙集了許多廈門人熟悉的家常味道。新鮮冰彈的小章魚和土筍凍、八市菜場招牌之一的手撕雞、綿糯的花生衝蛋湯、汁稠入味的雜魚醬油水……

更少不了作為主食的春捲,是將初春的嫩芽新菜切細,佐上肉和蛋絲,用春捲皮裹起——一口吃下清雅馨香的春。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與陳鴻宇相處的時間雖不長,但在一整日穿街走巷的食光裡,人與人,人與城之間便已搭建起了奇妙的聯繫。這是陳鴻宇第一次嚐到一桌屬於廈門的味道,而寄付於食物中的情感,能夠輕易引起人們心中的共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拒絕循規蹈矩的生活方式,是陳鴻宇面對生活時屬於年輕人的衝勁與熾熱。對於沒有嘗試過的一切都抱有蠢蠢欲動的好奇心,如少年般享受著生活,他也將繼續一往無前地,朝著未知的前方行去。

丨與陳叔的快問快答丨

Q:最喜歡吃的東西是?

A:綠色的東西。

Q:最喜歡喝的東西是?

A:溫水。枸杞泡的。

Q:最討厭吃的東西是?

A:湯泡飯。

Q:昨晚演唱會之前吃了什麼?

A:在食堂吃的,吃了山藥。

Q:將自己比喻成一道菜的話會是?

A:紅燒唐僧肉,哈哈哈。

Q:最想學做的一道菜是?

A:高階版的炒土豆片兒。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每當有朋友來到中古廚房,我們總會準備一頓圍聚一桌的好飯,希望將最能夠代表這座城市的美食,分享給遠道而來的人們。

在這座老廚房中,不僅能吃到一桌故鄉味道的料理家宴,你也能夠像陳鴻宇一樣,跳上灶臺,親自動手,為家人親友烹幾道故鄉味的菜餚。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丨預 約 方 式丨

在以下城市,你可以找到這個理想廚房:

廈門丨廣州丨珠海丨北京(待開放)

預約開放廚房

請提前至少一日

直接聯繫廚房女工

電話丨13023975673

中古来客丨化身成为“老厦门”,陈鸿宇仍是那个爱折腾的少年

行歌且折騰

率性又真誠

懷抱著食與鄉的舊時光

陳鴻宇正朝著新的路途行進著

我們也期待著下一次相見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

而他仍是少年

視頻丨Ken 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