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生命里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一個如流星,一個似恆星

費孝通生命裡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一個如流星,一個似恆星

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及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費孝通的一生不同凡響,在學術研究領域著述頗豐。但鮮為人知的是,費孝通的愛情故事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第一任愛妻王同惠宛如一顆流星,雖一閃而過但卻點亮他的人生,第二任妻子孟吟就像一顆恆星,長伴左右而持續散發著光和熱;前一段愛情奠定理想卻歷經生死別離,後一段愛情甘苦與共、相濡以沫數十載。

來源=網絡 / 文=孟明遠

志同道合相知相戀,穿梭往來紅門立雪

愛情的開始很普通,費孝通與王同惠在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聚會上相識,在共同感興趣的學問切磋中相知,漸漸產生了感情。費孝通生前曾回憶說:“我們兩人相識時似乎並沒有存心結下夫妻關係,打算白頭偕老,也沒有那種像小說電影裡常有的浪漫鏡頭。事後追憶,硬要找個特點,那就是自始至終似乎有條看不見的線牽著,這條線是一種求知上的共同追求……牽住我們的那條線似乎比鄉間新郎拉著新娘走向洞房的紅綢更結實。”

1910年11月,費孝通出生於江蘇吳江。1928年考入東吳大學醫預科,讀了一年後,他覺得人們最痛苦的不是疾病,而是來自社會所造成的貧窮,要治病人,先得治社會。於是,1930年他轉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師從吳文藻教授(冰心的丈夫)。“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費孝通和許多進步青年一樣,積極參加愛國運動。1932年,也是費孝通在燕京大學求學的最後一年,在社會學系的一次聚會上費孝通認識了同系不同班的女生王同惠。王同惠比費孝通小兩歲,河北省肥鄉縣人,1912年出生在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曾任省議員和縣長,母親在她幼年時就去世了。王同惠由外祖母撫養大,就讀於北京篤志女中,1932年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也在吳文藻門下求學。

燕京的校園裡,同一個系的男女同學在不少場合有許多接觸機會,相互往來是尋常事。費孝通和王同惠相識之初也只是普通同學關係,並非一見鍾情式的兩情相悅。直到費孝通考入清華,也還沒有浪漫的故事。事實上,維繫著他們繼續交往的,也是一種求知治學的共同追求。

當時,費孝通剛翻譯完一本英文著作《社會變遷》,這是費孝通翻譯的第一本社會學著作。王同惠則正在翻譯一本法文著作《甘肅土人的婚姻》。王同惠把他的譯稿拿去閱讀。費孝通建議她去圖書館把原版書借到,邊讀邊校,日後作為兩人的合譯本出版。王同惠欣然同意,並提出了一個對等原則,要費孝通也將她的譯稿和原文一起閱校,將來也作為合譯本出版。

在這見證兩人才智的譯著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血交融,共同署名發表。富有語言天才的王同惠在合作翻譯中給費孝通補習了第二外語法文課,同時也機智地向他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我們可不可以也寫出這樣的著作來?這當然正符合費孝通的心願。

1933年聖誕節前,在一次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聚會上,費孝通和王同惠有一場關於人口問題的爭論。費孝通希望能說服王同惠,就借當時燕京流行過節送禮的機會,在聖誕節送給王同惠一本講人口問題的書作為禮物。沒想到這件禮物打動了王同惠的芳心,她覺得費孝通這個人不平常,兩人從此開始了頻繁的交往。隨之,愛情的種子也在彼此的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這時,費孝通在燕京大學畢業,考入清華研究院社會學系讀研究生,師從著名人類學家史祿國教授,而王同惠則繼續留在燕京大學社會學系讀書。雖然相隔兩校,但兩人的愛情反而隨之升溫。費孝通非常欣賞王同惠的才華和學識,明白她與自己有著相同的夢想;更何況王同惠不像一般女生那樣愛打扮、愛顯擺。她衣著樸素,面容白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性格溫婉和藹,大方聰明,可謂才貌冠群芳。王同惠也十分欣賞費孝通的才華和學識,更理解他心底的理想和抱負。他們如同一對比翼鳥,快樂地往來於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之間。他們時而在水木清華閉門清談,時而在未名湖畔“紅門立雪”。費孝通常常騎車到未名湖畔姐妹樓南的女生宿舍去找王同惠相敘,即便是大雪紛飛也願意在女生宿舍的紅門前不顧寒冷地等候她。除了風花雪月和花前柳下,他們更有著理想的交融和心靈的默契,這使他們的愛情時時更新,不斷生長。

未名湖畔舉行婚禮,學術之旅突遭永訣

費孝通生命裡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一個如流星,一個似恆星

費孝通和王同惠結婚照

1935年夏,在費孝通即將走出清華園的時候,導師吳文藻讓他參加廣西省政府“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室”設立的研究特種民族調查(苗、侗、壯等)的課題。吳文藻設法與國民黨桂系首腦李宗仁取得了聯繫,同意費孝通到大瑤山進行實地調查。當費孝通把這個消息告訴王同惠後,她高興得跳了起來,情不自禁地認為這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好機會,並當即表示要和費孝通一同前往。

然而,如果以男女同學的身份一同前往,難免有諸多不便。“心有靈犀一點通”,為了不和當時的社會習俗相牴觸,二人不謀而合地想到了一個辦法:結婚!1935年的暑假一開始,費孝通與王同惠就在燕京大學未名湖畔的臨湖軒舉行了簡樸的婚禮。隨後,他們便踏上了去大瑤山實地調查的征途。但誰會知道等待著他們的此次學術之行兼蜜月之旅,竟然會有著一個生死離別的結局。

費孝通與王同惠曉行夜伏,一路涉過“極老的水道”,在“山壁峭立處竟疑無路”,披千里月色借住於“碼頭上的大帆船中”,便雙雙生出“不知今夜宿何處”的奇異感慨。他們幸福、激動,懷著探索的慾望相攜而行。

考察進行到12月16日,正在大瑤山深山中跋涉的他們迷了路,而嚮導也不見了蹤影。慌亂中,費孝通誤中瑤人設下的捕獸陷阱,雙腿被獸夾牢牢夾住動彈不得,整個人被木石壓住。王同惠奮不顧身地把石塊逐一移開,但費孝通足部已受重傷,不能站立。王同惠趕緊跑出森林求援,沒想到從此一去不復返。真是天妒良緣。當王同惠急急忙忙行進至半山腰處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席捲而來……次日傍晚,有人發現了費孝通。他得救了。第七天,在湍急的山澗中,人們發現了王同惠的遺體。此時,她與費孝通結婚才108天!

人去了,但真摯的愛情並沒有泯滅,她一直激勵著費孝通在生活和事業的道路上不屈地前行。

雲南結緣患難與共,相濡以沫相伴終生

費孝通生命裡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一個如流星,一個似恆星

費孝通和與孟吟

1936年,費孝通遠赴英倫,在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師從馬林諾斯基學習社會人類學。1938年,費孝通從倫敦大學獲博士學位後,學成回國,並先後擔任西南聯合大學、雲南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1939年,經大哥費振東介紹,費孝通結識了剛從印尼回到昆明的因參與華僑愛國運動被荷蘭殖民政府勒令出境的孟吟女士。二人一見傾心,不久便在昆明結婚。此後55年,孟吟與費孝通相攜相依,載浮載沉,同甘苦,共患難,相伴終生。 

1940年,日機開始轟炸昆明,“大後方”昆明的上空常常響起警報聲,跑警報成了家常便飯。已有身孕的孟吟也得隨著跑警報的人群一次次地往返在郊外的曠野、山溝和城裡的住所之間。1940年10月13日,炸彈落到了費孝通在文化巷租住的院子裡。面對著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家,孟吟哭了,她是為腹中的孩子、為以後的日子而傷感。費孝通卻似乎反而輕鬆了一些,因為離妻子的產期越來越近了,跑警報肯定不是個長久之計,倒不如把家搬到呈貢鄉下去,一勞永逸地逃避轟炸。

但呈貢也並非一塊淨土,費孝通躲避空襲的願望最終還是不幸落空了!就在1940年12月一個寒風凜冽的下午,費孝通像往常一樣,攙扶著已懷孕9個月的妻子,在村邊的桉樹林裡散步,順便揀一些枯枝煮飯用。正當夫婦倆準備回家時,突然頭頂上傳來飛機的嗡嗡聲,幾架塗著太陽旗的日本飛機,從他們頭上掠過。只聽見一聲尖嘯,炸彈向縣城落下,轟隆一聲巨響,縣城方向剎時濃煙滾滾。緊跟著,其他飛機也呈縱列隊形依次俯衝下來,炸彈不斷落在縣城附近的民房群落中間,遠處街道上隱約有人在狂奔,近處的村子也騰起了濃煙。

“不好!那是我們的家。”孟吟驚叫一聲,跌倒在地上。那天,費孝通夫婦賴以棲身的農家小屋,被炸彈整個地掀翻了,埋葬了他們所有的家當。而在這個時刻,孟吟就要分娩了。費孝通半背半扶著即將分娩的妻子,在村子裡走了一家又一家,依然沒有人家敢接納他們。當地居民認為,接納別人家的孕婦在自己家裡生孩子,會使自家斷子絕孫,因此雖同情他們的遭遇,卻沒有人敢接納他們。

無奈之下,費孝通只得攙扶著妻子,到呈貢縣城。誰知,縣城的醫院已經下班關門,沒有留下值班醫生。縣城裡的土醫生和當地居民一樣,不願接待別人家的女人在自己家裡生孩子。最後,孟吟好不容易在縣城背後一家廣東牙醫陰暗潮溼的私人診所裡生下了一個女兒。為紀念前妻,費孝通給女兒取名為費宗惠,暱稱“小惠”。這個在危難之中誕生的愛情結晶,見證了費孝通夫妻在那段艱難歲月中的患難與共。

孟吟雖不是王同惠那樣的知識分子,但也很有教養,通情達理。費孝通對她有以下描寫:“我的愛人是農村來的,她的父親是村民,但不是真正的農民。我喜歡她是由於她有一些我所缺少的東西。她單純,有鄉土氣息。她不喜歡看電影,但喜歡在屋裡屋外勞動。她殷勤好客,這是在農村養成的性格。” 

此後幾十年時間裡,在孟吟相依相伴、相愛相慰之下,費孝通先後寫出無數頗有影響力的社會學論著,併成為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人。毋容置疑,在費孝通豐碩的成果裡,必然也浸透了愛妻孟吟的心血。可謂軍功章裡有他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1994年12月1日,愛妻孟吟病逝。回想55載風雨春秋,費孝通感慨萬千,作詩悼亡:

老妻久病,終得永息。

老夫憶舊,幽明難接。

往事如煙,憂患重積。

顛簸萬里,悲喜交集。

少懷初衷,今猶如昔。

殘楓經秋,星火不熄。

這首詩充分表達了費孝通對孟吟在困苦中與自己始終牽手相伴終身的欣慰之情。十年之後,即2005年4月24日,95歲的費孝通從容追隨至愛老伴孟吟而去,為自己傳奇的愛情故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推薦

費孝通生命裡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一個如流星,一個似恆星

[作者]費孝通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費孝通先生學術經典 讀懂鄉土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