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張玉鵬,農說呂不白案例《敘記|央視記者辭職返鄉種冰葡萄,寒冬之後是春天》的主人公。目前,他還有一個創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那就是“黑豆西施”。

據不白所知,黑豆西施是國內首家自種黑豆進行深加工的企業。項目成立於2017年7月,7月17日黑豆西施全國首家加盟店落地於遼寧丹東。

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黑豆西施成立初衷一是為傳承張玉鵬母親李傳芳“豆腐西施”的好手藝、匠心製法;二是張玉鵬自己相當看好國內的黑豆深加工製品市場,因該市場上成規模的很少,小作坊不衛生、沒標準化等亂象迭出,急需有規模有標準化的行業引領者。

目前,黑豆西施已簽約超過200家門店,分佈在中國30多個省市,門店日營業額平均在800元以上,門店品類突破20種,已成為國內黑豆深加工食品的佼佼者。未來一年內,門店數量預計將突破400家。

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黑豆西施線下店的擴張速度之所以能這麼快,除了項目本身具備規模化、標準化和健康保證外,也與黑豆西施自創的一套線下店選址和推廣辦法有很大關係。這次,張玉鵬聯繫上不白,希望把這套“獨孤九劍”心法分享給更多的一線農創人,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農友。

不白看完,覺得這套辦法相當具有實操性,現將原文摘錄如下:

1

科學選址的獨孤九劍

我們做的黑豆腐店,目標人群定在市民生活性食品消費。所以,消費人群精準定位、消費半徑人人皆知、達到目標人群進店購買,是經營好這家黑豆腐店的核心。而這些取決兩方面因素,一為科學選址,二為精準推廣。

除了項目本身、宣傳推廣、店長狀態本身之外,選擇合適的位置,是決定黑豆腐店經營的四分因素有其一。黑豆西施選址大體要有以下的依據要求和原因(統稱“獨孤九劍”)。

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第一劍:500米內,居民數量超過5000戶。

社區店要有強大的群眾基礎,黑豆腐店消費半徑分兩級,第一級為500米以內,第二級為1000米內,其中500米為主力消費群體區域,就要有一定數量以上的社區住戶。

我們會通過高德定位劃清500米半徑的“一級消費圈”和1000米半徑的“二級消費圈”。在“一級消費圈”和“二級消費圈”內的各個居民區,人力累計用戶數,評估人群購買指數。這個工作一般需要4-5小時工作量。

確定了兩個級別的消費圈的居民數量及居民構成,是區域性選址的依據,也就是有足夠的群眾基礎。

▎第二劍:門店距離菜市場或者商超50米以內。

菜市場或者商超,會引來周邊社區市民購買廚房主流食品的固定消費,在其出口或者入口50米以內開店,會藉助其有效消費人群流量,產生購買,也就是“借力”或者“蹭流量”。

▎第三劍:公交車站15米以內距離優先選擇。

公交站15米內,黑豆漿賣的好,同時會延伸消費到整個公交車線路。

比如等車買一杯黑豆漿,比如下班了,等車時買塊黑豆腐或者其他黑豆製品回家烹飪。公交車站以3個站牌為例,每天可為門店貢獻50杯以上黑豆漿、10盒以上黑豆腐及其他產品。提高200元以上銷售額度。

▎第四劍:門前公路寬度最多雙向四排車道以內,不能有綠化隔離帶。

超過雙向四車道,路寬車速快,人行路上行人也急促;路對面人群無法到對面消費;無法停車。導致小店留不住人,不宜選擇。

單向車道,雙向兩車道是首要選擇。這類街道路過的行人,以社區居民為主,步行緩慢,有時間邊走路邊左看右看,對周邊門店可以產生“三秒鐘觀看”,增加進店指數,也留得住顧客。

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第五劍:找“雙匯”“金鑼”隔壁,選址肯定及格。

在社區菜市場附近,我們都能看見雙匯和金鑼等冷鮮肉專賣店,這些肉類品牌在選址已經充分考慮並測試了消費人群。另外,黑豆腐與冷鮮肉人群消費意向高度重合,都是對高質量健康食品有強烈要求的人群。選擇這類店的隔壁,是一個很好的參照。

▎第六劍:蹲街數人頭。

選址時,確定好地段,就要一整天的蹲街調研,說的簡單點就是數人頭,具體到路過的人數,人數的男女和老幼等細分構成,以及人群“路過目的”等。

根據數據,結合我們的目標人群數量對比,數據會更加合理,避免“巷子深了不賣酒”的囧狀。

▎第七劍:距離店主家不遠。

儘量考慮店主的工作與生活距離,距離近,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門店需要早晨稍微早於營業時間開門,“家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八劍:門店房屋形式及產權。

臨時房,拆遷房、無產權等沒有租賃權限保障的房屋不予選擇,避免非經營性糾紛。

▎第九劍:附近50米有“有錢單位”,可以提高節假日的高客單價產品銷量。

選址附近有銀行、某某事業單位、保險公司等,在平時消費,可以提升“高客單價產品”的消費頻次。同時在節假日,“高客單價產品”的消費數量與消費頻次相對較多,在拉動單店全年銷售額,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10-20%的銷售額。

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2

推廣的獨孤九劍

黑豆腐店開了,能夠第一時間激活500米“一級消費圈”,是推廣的關鍵。做到消費群體全面覆蓋,消費半徑人人皆知,通過“第一次購買”形成消費粘性,是黑豆腐店宣傳推廣的核心。

我們的【一切目標】是500米半徑“一級消費圈”達到4000人進店消費,從而形成3000位以上的重複粘性消費。進而影響1000米半徑“二級消費圈”超過4000人甚至6000人進店消費,最終實現6000人以上的重複性消費群。

推廣的目的是增加客戶數量,也叫用戶流量,讓我們能夠最低成本的獲得最高的客戶數量。

黑豆西施推廣宣傳的“獨孤九劍”如下:

▎第一劍:裝修期間,隔離布的有效利用。

門店裝修期間,預計20-30天,合理利用這段時間的“宣傳”,噴繪一個大張隔離布,以調侃、惡搞、詼諧、段子手等方式吸引眼球。受眾被吸引後,會主動傳播,擴散效果幾何增加。

▎第二劍:開業前,朋友圈動起來。

利用開業前的這段時間,“附近的人”“同城各種群”加人,會很枯燥,加到1000人,這樣會有一個“自媒體平臺”。做開業、活動及平時銷售宣傳,良好的宣傳和互動,會產生低成本獲取用戶的作用。

所以,朋友圈及本地群,是自媒體的一個切入口。

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第三劍:試營業的“黑豆腐糧票券”發放。

在正式開業前的5-15日為試營業期,包括裝修期間。這期間,發放1000張的“黑豆腐糧票券”會引導至少500位顧客到店。

而我們付出的是每單減少1元的收益,可以做到增加購買者的數量,引導“一級消費圈”和“二級消費圈”的目標群體進店消費。

▎第四劍:試營業與營業期間,店門口引流。

試營業期間開始的30天內,安排經過公司培訓或者店主培訓的推廣人員,店門口做推廣引流工作,並制定每天推廣人數為200人,使得80人進店,至少50人進行消費。此項推廣會引流1500人以上的消費群體。

另外,此項推廣,對於推廣人員是一項考驗,“礙於面子”、“被拒絕傷自尊”、“內心受打擊”是圍繞每一位推廣人員的“魔咒”。所以要做好培訓,培訓期間,需梳理好推廣人員的價值觀、自我修復自信心和心態的能力。督導要每日問詢和給予方向性鼓勵工作,憑能力和本事工作賺錢,總好過與人借錢時的尷尬。

注意:此項推廣,不能停,中間不能動搖,必須義無反顧的做出預定結果,亦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第五劍:營業初期,“一級消費圈”的小區推廣試吃。

營業兩週後,根據第4條推廣結果評估,抽出人員,進行“一級消費圈”小區推廣。即每日“非銷售忙碌時間”,以試吃的方式,兩人到小區門口推廣,以數量和推廣時間為基礎,如,推廣人數150人,或者上下午總計4-5小時推廣時間。

試吃推廣過程中,可以發放“黑豆腐糧票券”增進進店消費概率。每小區推廣一天計算,根據區域小區覆蓋率,此推廣過程需要一週左右時間。可以累積1000人,達到消費人群500人以上。

▎第六劍:“約架式條幅”推廣。

開業後兩週時間,根據隔壁商戶經營性質,制定“約架文案”,與隔壁商戶商定協作方式,進行推廣。

根據內容,會吸引大量的眼球關注。這個不會如上面推廣方式直接產生消費,但是會引起市民的關注度及市民推廣傳播數據,產生間接消費及擴大宣傳關注半徑。

比如,黑豆西施丹東八街店與旁邊金鑼冷鮮肉的約架活動,引起周邊至少2000人關注,同時市民拍照、攝像發佈微信、抖音等媒介,傳播次數超過30萬次。在丹東區域內,做成了一個擴散式的推廣。

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第七劍:本地美食及媒體的微信公眾號推送“黑豆西施創業故事”。

店主聯繫本地美食、日報社、官媒等公眾號,進行創業故事傳播,圖文內容由公司提供。

▎第八劍:店主自媒體推廣經營過程,創業分享等。

其實店主是最好的“自媒體人”,沒有什麼比店主的“實時分享”更有效果。

店主經過開業前朋友圈加人,開業後客戶微信積累,達到1000-2000人,每天早晨實時拍照,並以附有心得的文字描述,增加互動,可以引導朋友圈進行來店消費。

每天晚上,朋友圈進行激勵性總結,比如每天的經營分享,創業心得分享,積極向上的引導性內容。

如此往復並循序漸進,半年時間,微信圈將達到4000餘人。

這個粘性數據基礎,將影響購買人群。

▎第九劍:美食類圖文推廣。

每日將公司提供的《黑豆腐滿漢全席》圖文內容進行宣傳推廣,引導朋友圈“嘗試消費”。經過研究我們發現,人們對朋友圈的“財富機會”及“美食”等內容,極富引導性閱讀興趣。

總之,這幾項推廣的每一項將按照比例解決宣傳推廣的最終結果,如果一項做的不到位,將會減少推廣效果,影響銷售額度。所以,不應付,不畏懼,不退縮,想盡一切辦法完成,就會成功。

農創人開線下店不懂選址和推廣?來學學這套“獨孤九劍”!

內容分享完了,各位農友感覺如何,有沒有學到對自己有用的實操經驗?在不白看來,張玉鵬的這篇乾貨分享,不僅適用於黑豆西施線下店、社區店的選址和推廣,對我們一線農創人開水果蔬菜生鮮店、肉類店、快消即食品店等,也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大家能多讀幾遍,從中吸收到有益的思考和啟發。

(不白同時歡迎更多的農友,像本文主人公一樣,主動向農說呂不白投稿。內容以乾貨和經驗分享為主,行文形式不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