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關於《青蛇》我寫過很多東西,也因為電影去看了原著,終是黯然失色。這部電影,成就了李碧華這篇《青蛇》,電影所展現出來的東西,更讓人印象深刻。

不論是精良的畫面,還是演員入木三分的表演,讓這個故事真實呈現在觀眾眼前,帶著深入的思考,去感受那段爛熟於心的傳說。

少年時看《青蛇》不明白,這部影片為何叫青蛇,雖然張曼玉在裡面的表演可圈可點,將青蛇的妖氣、頑劣、單純,甚至是靈動、嬌憨、可愛表現的淋漓盡致,可我心裡終是偏愛了王祖賢的白蛇。

整個電影獨樹一幟,畫面風格從一而終,任何一幀都不跳片。其中不乏美輪美奐的場景,真真是畫面美,人物美,妖有妖的妖性,人有人的怯懦,一切表達都恰到好處。

所謂經典,大概就在於它的不可複製和百看不厭。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電影初始,就表達了電影的主題,妖?人?法海立於高處,心眼與肉眼所看,讓他心中都疑惑,眼前的是人還是妖。他修成佛的路上,一直困頓他的執念,就是對於人和妖的分辨。他把天地人的等級看得比本質重要,所以註定要遇上青、白兩蛇,要從經歷裡去頓悟。

法海將錯收蜘蛛精的愧疚彌補在青蛇和白蛇身上,它們是他的一念之仁,也是他第一次打破內心的規則。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電影裡風情萬種的兩條蛇,走路時扭動的腰身勾了多少世俗之人的魂。可是這般絕色,偏生選擇了那個“老實人”。

這世間的相遇分為兩種,一種是命中註定,一種是在劫難逃,而許仙是白素貞這一世命中註定的在劫難逃。她在與他相處,在學習做人的過程中,真正愛上了紅塵,有了感情。一條冰冷的蛇,卻有了眼淚,有了愛,有了孩子,她再也不是妖,而是人。

“姐姐千年道行難道就陪他一個人玩嗎?”小青是這樣問白素貞的。

你看,她叫白素貞,一聽就是好人家賢良淑德的女子,而她叫小青,連個姓氏都沒有,小青是什麼?寵物?丫鬟?她隨她入世,卻連一個名字都沒有。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小青啊,情,講究的是,從一而終。”

小青對許仙的勾引逗弄不過是為了引起白素貞的注意,從頭到尾,她這一生都是在為這個“姐姐”而活,她刁蠻任性天性頑皮,單純可愛,不及她心思縝密法力高深善識人心。有人說,小青本來是沒有性別的,是為了能跟在白素貞身邊而變了女兒身。這個不重要,她待她之情,卻真真應了那句從一而終。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白素貞想要的感情其實一直都在身邊,可是她卻不要。她要的是人的體溫,人的愛慾,人的一切,她要做人。而不是兩條同樣沒有溫度的蛇,在風雨裡相互交纏。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白蛇和許仙最美的是相遇,那一幕潑酒成雨,美醉了。西湖的風雨,麴院荷風,煙雨江南,都在她看他的眼神裡,觸人心扉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大抵如是吧。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後來的風花雪月,都在電影裡一一呈現,一一美麗,就像歌詞裡所說,“靜靜看著流光飛舞,那風中一片片紅葉,惹心中一片綿綿;半醉半醒之間;,再認笑眼千千;留人間多少愛,迎浮生千重變”,卻終究是為了最後註定的結局。

就像,逃不掉的分離,躲不開的雷鋒,這就是白素貞的宿命,從她遇見許仙開始,便在劫難逃。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水漫金山寺的時候,白娘子是如何的威風凜凜,她是可以呼風喚雨的千年蛇妖,又替百姓治水、看病,如此功德,假以時日,是可以飛昇成仙的。可她選擇了,做人,她說人是萬物之靈。可她始終是蛇,她不知道,原來人的劣根性,是怯懦。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面對苦苦哀求自己去尋許仙的白素貞,小青問了句:“你總說人間有情,難道妖就沒有情嗎?我們姐妹在一起五百年也是情啊。你有把我當做人一樣看過嗎?”說完,她還是去找許仙了。有時候,單純的人,反而能看透本質。

當她看見剃度的許仙,落淚了,“你背叛了我們。”

有時候,我真的希望,許仙能夠不那麼平凡,能夠不一樣一些,至少勇敢一些。

最後,白素貞生下了她的孩子,大水淹沒她的時候,還聲聲喚著“相公”,她想他,想見到他,因為她愛他。

《青蛇》: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很多人說,喜歡小青的性格,敢愛敢恨,最後青蛇一劍刺死了許仙,看著茫茫水面,對法海說,“你們人連自己都沒有弄清楚,什麼是情。”

小青縱身越下了水,電影最後的畫面,是法海抱著白蛇的孩子。

人?妖?

人生?浮生?

法海最終是否明白,人和妖的區別,不在於是人是妖,而是善惡呢?

電影落幕的時候,是它在觀眾心裡引發思考的開始。小青的眼淚,白蛇的眼淚,法海的心魔,許仙的怯懦,是緣是劫?

演員的表演成就了電影的經典,她們將兩條蛇演活了。雖然還有很多版本的白蛇,風格不同,不予比擬。至少,這部《青蛇》,已是經典。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人生若得如此灑脫,亦算恣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