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建睿智之言,謀創新之舉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新北要聞

在區黨政代表團考察學習了蘇州、東莞、長沙、成都、攀枝花、合肥、南京等地後,6月2日,高新區召開考察學習座談討論會,大家圍繞解放思想這個主題,談心得體會。

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首先傳達了全市考察學習座談討論會精神,並圍繞全區如何進一步對標找差、解決問題、推動發展進行探討研究。區領導陳正春、韋東生、李有才、王宇偉、嘉秀娟、盛曉東、孫澤陽、趙晶、金立衛、陳華鵬、胥亞偉、陳建生、於紅琴、李小平等參加座談會。

周斌指出

常州高新區是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產物,但面對新時代新目標,我們要以問題為導向,以發展為目標,與時俱進,尋找新路徑。對標先進地區,我們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見賢思齊。

高新區26年的發展積蓄了一定的優勢,也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是審視問題,我們也不難發現存在著差距。全區上下要選樹標杆,確立“跳一跳才能夠得到”的目標,發揮優勢,補齊短板。

周斌明確

對於下一步工作,要進一步濃厚創新氛圍,進一步優化區域環境,進一步加力改革創新。通過加快戰略研究,打造特色亮點,強化人才隊伍等,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實現彎道超越。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座談討論中,大家提及最多的就是產業、人才、龍頭企業、創新平臺、生態環境等等。

★ 進一步精準聚焦產業

PART/01

主導產業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成都高新區: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經濟為重點,著力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長沙高新區:重點圍繞“兩主一特”,即:以智能製造為主的先進裝備製造業、以移動互聯網為主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和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產業,加快形成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常州高新區26年來,產業佈局不斷深化,目前形成了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裝備製造兩大傳統主導產業,光伏智慧能源、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兩大特色產業,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新醫藥及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新興產業。

相較其他高新區,我們的特色產業還要進一步精準聚焦。一方面要圍繞“兩特三新”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板塊,持之以恆建鏈、補鏈、強鏈。另一方面要加快“雲大物移智”等創新業態高度集聚、深度融合。

加大人才招引和扶持

PART/02

人才爭奪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成都高新區:出臺“金熊貓”人才計劃,設立21個海外人才離岸基地,打造全球人才活力區。建立人才服務一卡通制度,在落戶、入學、醫療、住房、居留和出入境證件申請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

長沙:2017年6月出臺“人才新政二十二條”,為擁有先進技術但資金缺乏的人才和企業提供了平臺和機遇,培育了華曙高科等一批優秀的園區企業。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松山湖高新區:以中高檔商品房的標準建設人才公寓,全區近4萬套人才公寓存量對創新創業人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目前,常州高新區逐步形成了“3+24”人才工作體系,在2017年實現全市創新類國家“千人計劃”零的突破。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高端人才的政策力度不夠大,未能形成人才磁場效應。

下一步要以系統思維研究人才政策,深度對接“龍城英才計劃”,積極圍繞特色產業制定有針對性的高端人才吸引政策,加大人才招引和扶持力度,以實實在在的人才配套舉措優化創新創業氛圍。

持續優化生態環境

PART/03

綠色生態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松山湖高新區:秉承“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生態與產業並舉,創業與宜居並存”的規劃理念,建成350萬平方米的生態公園及650萬平方米的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成為綠化覆蓋率超過60%的國家4A級景區,一流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松山湖的突出優勢、亮點和品牌。生態優勢吸引了華為全球研發基地的落戶,去年,僅華為上繳松山湖高新區的稅收就達80億元。

蘇州相城區:西瀕太湖、東依陽澄湖,全區擁有主題公園11座,成功創建了國家級生態區,尤其是省級陽澄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的品牌效應顯著,成為相城區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常州高新區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為引領,通過綠色發展、環境治理、生態建設,將“263”專項行動向縱深推進,全面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區。

要闻|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

在剛剛召開的全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推進會上,作為常州唯一的濱江區域,常州高新區表示要通過加大改革力度,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把環境保護與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空間佈局更好地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