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賢——嘔心瀝血古錢幣收藏

李佐賢,字仲敏,號竹朋,從小便對古幣情有獨鍾,但年幼時居於鄉里,因為道路不暢,很難收藏到心儀的錢幣。道光八年(1828年),李佐賢得中解元之後,便有機會四處遊學以訪求各類古幣學問。道光十五年(1838年),李佐賢被授任為翰林院編修,開始接觸到古籍善本,為後來研究古幣、金石、書畫,集累了大量的文字資料。

李佐賢任翰林院編修9年之多,當時北京的琉璃廠、海王村是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每遇珍品,他常節衣縮食,不惜重金購買。他的同窗好友張銓對其專心十分欽佩,曾贈詩曰:敝衣談食心自欺,海王村裡覓古籍。收藏切磋幾十載,泉匯回影成鉅著。受到好友的鼓勵,從那時起至道光二十四年,李佐賢將所藏古幣資料整理裝訂成冊,成為《古泉匯》之雛形。

道光二十六年,李佐賢開始接任任福建汀州知府,期間因公事紛繁,無暇顧及古錢幣的蒐集與研究。但每得古泉,仍會隨時分類嵌置板上,裝套如書,極為珍視。為官期間,他與同好鮑康、劉喜海、陳介棋、吳式芬、呂堯仙等結為金石之盟,對所得古幣,金石書畫,以實物或拓片相投贈。

咸豐三年,李佐賢辭官歸裡,四年後重回京都,並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古錢幣的整理上,咸豐九年,開始正式編著《古泉匯》。李佐賢治學勤奮嚴謹,每遇新異必反覆驗證。楊愷今在《鮑子年先生傳》中說“李竹朋與子年,編搞四五千品,暇則斷其時代先後,證其筆畫之異同,辨其面輪背廊,剖其微釐,至忘咎刻”。鮑康在《現古閣叢稿》中寫道:“竹朋對所載古泉。慎之又慎,僅見拓本,未經審定原泉者不載”。

李佐賢——嘔心瀝血古錢幣收藏

經過37年的努力,《古泉匯》終於成書,由鮑康作序井跋,胡士查工書,張銓題詞,共64卷17冊,收錄古錢拓本6000餘種,錢範75枚,全書分元、亨、利、貞四集。元集大布,亭集大刀,利集圓錢,貞集異泉雜品。本書集錢學著作之大成,凝聚了李佐賢畢生心血,日本錢幣學家甲賀宜政在《東亞錢志》序中說:“近年錢幣著作,以李氏之《古泉匯》最為翹楚”。目前《古泉匯》原物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為該館《中國古代貨幣展》主要展品來源。

李佐賢——嘔心瀝血古錢幣收藏

雖然《古泉匯》評價如此之高,但這並未停止李佐賢研究錢幣的腳步。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佐賢與鮑康同輯《續泉匯》十六卷,補九百八十四品,隨之而彙編成的還有《現古閣續泉說》,此書旨在查缺補漏,在鮑康的《觀古閣泉說》基礎上續說三十餘篇,記述了錢幣收藏研究的情況。

此外,全才李佐賢不僅在泉界本事了得,在書畫界亦頗有名望,他工於詩文,擅長書法,對書畫,硯石印章能剖析微茫,是晚清時期著名的書畫鑑賞家。他與其夫人張衍蕙同窗切磋書畫技藝,賦詞唱和,為名家所稱頌,被譽為“畫壇伉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