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廣坡:鄭棉進入上漲周期 中期或將強勢震盪

姬广坡:郑棉进入上涨周期 中期或将强势震荡

中國棉花網專訊:2018年5月22日,在陝西省棉花協會第三屆會員大會暨陝西棉花(紗)市場“期現聯動”模式研討會上,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首席專家、常務副總經理姬廣坡博士從棉花期貨價格中短期走勢、供求及棉花政策至關重要等三個方面對棉花期貨市場形勢進行了分析。

姬广坡:郑棉进入上涨周期 中期或将强势震荡

姬博士的第一個判斷是鄭棉價格短期突破,中期強勢震盪。他表示,棉花作為農產品具有季節和品種的特徵。5月16日鄭棉漲停的導火索是新疆大風天氣對棉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棉花在季節性和品種特徵交織下,行情一觸即發。在姬博士的研究中,棉花期貨具備週期性特徵。從歷史數據看,棉花期貨價格自2004年至2011年曆時7年,出現一波大行情,價格突破3萬;從2011年至2018年同樣歷時7年,目前2009年、2016年價格底部已經形成,棉花週期性特點顯現。2018、2019年行情將與政策密切相關,眼下價格頂部可以期待。

姬博士的第二個判斷是供求關係中的核心因素是預期缺口。從供應看,本年度我國棉花產量612萬噸+進口量89.4萬噸+期末結餘(商業庫存287萬噸+工業庫存70萬噸)+儲備棉庫存500萬噸,需求即便按900萬噸的高值計算,依舊供大於求。新年度,假設我國棉花產量612萬噸、進口89.4萬噸,那麼與900萬噸的需求相比一定存在200萬噸的缺口,這個預期缺口致使棉花價格上漲。雖然有一些因素未納入新年度供應之中,但投資屆敏銳的眼光已經看到了預期,這也是近日鄭棉上漲的一個原因。

由此也引出了姬博士的第三個判斷,儲備棉、中美貿易、目標價格等棉花政策導向至關重要。姬博士認為,首先儲備棉是未來唯一能穩定棉價的政策。本年度儲備棉輪出結束後,我國儲備棉庫存下降,2018年國內棉花庫存消費比在81%,遠遠高於2010年的23%,儲備棉對於穩定市場發揮重要作用。第二是中美貿易情況。5月20日,中美髮布聯合聲明,21日棉花期貨開盤出現下跌隨後上漲,這體現業內人士對中美貿易情況存在分歧。分歧有二,一是我國紡織品出口美國不受影響;二是中國將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美棉進口數量大增是大概率事件。中美之間任何一個動作都會引起鄭棉市場的反映,以下三點值得注意,一是因國內剛性缺口最可能擴大進口,而非放開進口;二是擴大美棉進口,而非印度棉;三是進口的方式。同時,目標價格政策直接影響棉農植棉積極性,為了確保國內棉花產量維持在600萬噸左右,對生產環節進行補助是有必要的,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不同形式補助農民的政策。

在演講中,姬博士提到,投資者和企業家不一樣,對棉花的供求基本面研究的專業程度也不一樣。因此出現了最近一週棉花期貨大漲,而無法用供求關係解釋的行情,企業家應該具備大格局、大眼光發現行情,捕捉行情。在棉花這波上漲行情中,實體企業可以利用棉花、棉紗期貨,進行套期保值,鎖定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