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學看點2018-05-02丨中國科學院院刊

◎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靠自己 ◎核高基持續推進 ◎FAST首次發現毫秒級脈衝星 ◎遙感技術發現古羅馬遺蹟 ◎中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日冕環”現象 ◎ 論文署名,誠信提醒!

一週科學看點2018-05-02丨中國科學院院刊

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靠自己

( 新華網 )

一週科學看點2018-05-02丨中國科學院院刊

4月26日,在烽火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習近平再次強調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於自身。他指出,過去在外部封鎖下,我們自力更生,勒緊褲腰帶、咬緊牙關創造了“兩彈一星”,這是因為我們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下一步,科技攻關也要這樣做,要摒棄幻想、靠自己。(微信號:中國科學院院刊)


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產品

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實施推進會在京召開

( 科技部 )

一週科學看點2018-05-02丨中國科學院院刊

會議主題:責任落實到位,推進在研課題順利實施;壓力傳遞到位,打好課題驗收攻堅戰。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以下簡稱"核高基重大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所確定的國家十六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科技部是核高基重大專項的領導小組組長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核高基重大專項的牽頭組織單位,是實施核高基重大專項的責任主體。(微信號:中國科學院院刊)


FAST首次發現並認證毫秒脈衝星

FAST尚在調試階段即取得這樣的重大成果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

一週科學看點2018-05-02丨中國科學院院刊

FAST首次發現的毫秒脈衝星得到國際認證,這是至今發現的射電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脈衝星之一。

國際大型射電天文臺曾對其進行過多次脈衝星搜索,例如美國Arecibo望遠鏡在2013年6月開展的三次定點觀測,都未探測到。(微信號:中國科學院院刊)


中科院空間考古研究團隊利用遙感技術發現10處古羅馬時期考古遺址

這是我國科學家利用遙感技術首次在境外發現考古遺址

( 中國科學院 )

一週科學看點2018-05-02丨中國科學院院刊

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王心源帶領的空間考古研究團隊,聯合突尼斯、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學家利用空間考古技術與方法,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西端突尼斯發現10處古羅馬時期考古遺址,對於研究古羅馬時期軍事防禦系統等具有重要意義。

這是我國科學家利用遙感技術首次在境外發現考古遺址,所發現的遺址揭示了古羅馬時期南線軍事防禦系統的佈局與農業灌溉系統的結構。

應用遙感技術,我國科學家曾發現阿拉善高原幹沙覆蓋下的古河湖串聯繫統和隋、明古長城。

遙感考古發端於1906年在軍用熱氣球上拍攝到英國史前巨石陣遺址。20世紀20年代,航空考古勘察和航片分析成為遙感考古發展的里程碑。隨著20世紀70年代衛星遙感考古的大量應用,遙感考古逐漸成為考古研究領域必備且常用的探測技術與方法。

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王心源研究員帶領的空間考古研究團隊是在中國科學院A類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第三項目“數字一帶一路”的資助支持下,執行“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世界遺產工作組非洲研究計劃過程中取得上述重要成果的。(微信號:中國科學院院刊)


日冕環

中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日冕環”現象

一週科學看點2018-05-02丨中國科學院院刊

什麼是日冕環?

當大氣中的微小水滴被陽光照射時,如果氣象條件良好,人們可以在太陽周圍觀察到一系列美麗的光環,大氣光學中稱之為日冕環。

日冕環如何產生?

這一自然現象的產生源於光在水滴表面前向衍射所產生的光干涉圖像。

就物理角度而言,其產生的原理與著名的楊氏雙狹縫干涉現象極為類似,均是由光量子的波動特性而產生的干涉現象。

研究日冕環有什麼用處?

日冕環的結構可幫助人們直接分析推測出空氣中水滴的大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興安教授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孫志剛研究員、張東輝院士、楊學明院士合作,首次利用自主發展的目前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離子成像技術,觀測到了化學反應散射中日冕環的現象,並結合量子分子反應動力學理論分析,首次揭示了該現象所隱藏的反應動力學機理。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上。(微信號:中國科學院院刊)


論文署名,誠信提醒!

中國科學院科研道德委員會發布《關於在學術論文署名中常見問題或錯誤的誠信提醒》

(中國科學院 )

一週科學看點2018-05-02丨中國科學院院刊

提醒一:論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夾帶署名。

提醒二:論文署名排序不當。

提醒三: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數量過多。

提醒四:冒用作者署名。

提醒五:未利用標註等手段,聲明應該公開的相關利益衝突問題。

提醒六:未充分使用志(致)謝方式表現其他參與科研工作人員的貢獻,造成知識產權糾紛和科研道德糾紛。

提醒七:未正確署名所屬機構。

提醒八:作者不使用其所屬單位的聯繫方式作為自己的聯繫方式。

提醒九:未引用重要文獻。

提醒十:在論文發表後,如果發現文章的缺陷或相關研究過程中有違背科研規範的行為,作者應主動聲明更正或要求撤回稿件。(微信號:中國科學院院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