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人生有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

人生有三件事情是我們總會做的決定:接受、改變、離開。

如果不能接受那就改變,如果沒辦法改變那就離開,因為有時候放手也是一種釋懷和解脫。

荐读|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

接受

既來之,則安之。

接受現實,適應環境,對人的生存是必須的。

人生幾多無奈,幾多感慨,幾多繁雜,幾多悲哀。

喧囂浮世,想要追尋的很多,能屬於我們的卻甚少,所以不必苦苦糾結。選擇接受,坦然釋懷;選擇安靜,摒棄塵埃。

總會在無數的掙扎後,最終有所覺悟:

原來生活中最快樂的狀態,就是在平淡與平凡的生活中沒有丟失自己,給自己一個最真實的交代。

這個交代就是接受,接受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同樣不完美的自己。

荐读|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

改變

彼一時,此一時。

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無名氏墓碑文: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荐读|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

離開

三十六計,走為上。

孔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君子不踏險地,遠離沒有道義的是非之地。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不適應環境,會被淘汰。太適應環境,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就會作為原先環境的殉葬品而被毀滅。

人沒有必要與世界格格不入,也沒有必要讓自己蠅營狗苟,違背自己的良知而迎合錯誤的東西。

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在不能改變環境的情況下,獨善其身是一種選擇。

一生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甚至會走進一個死衚衕難以自拔。

但是如果學會用不一樣的眼光,不一樣的思想去思考問題。也許會讓我們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