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烽光電:整合智慧水系統數據 做好海綿城市信息化

新烽光電:整合智慧水系統數據 做好海綿城市信息化

武漢新烽光電公司董事長武治接受媒體採訪

6月23日至24日,第二屆智慧海綿城市論壇在武漢舉行。智慧海綿城市的科研成果與產業應用如何緊密結合?本次論壇承辦單位負責人、國內多個海綿城市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方——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治談出了獨到的想法。

據瞭解,新烽光電股份公司在2012年起進入城市水系統信息化領域,公司以“城市智慧水系統管控”為產業發展方向,提供從項目規劃、核心傳感器研製生產、項目建設、系統平臺開發部署、數據分析與售後運營的全程服務。2017年,新烽光電掛牌新三板。武治作為專家型企業家,在智慧海綿城市建設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提問:目前國內海綿城市試點,新烽光電主要參與了哪些工作?目標是達到什麼樣的建設效果?

武治:在第一批海綿試點城市中新烽光電參與了重慶、廈門、鎮江、鶴壁、池州等智慧海綿城市項目的建設,第二批試點城市我們參與了天津、西寧、玉溪、三亞、慶陽等智慧海綿城市建設。用數據評價海綿城市建設效果,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海綿城市建設的效率和質量,這就是建設智慧海綿城市的意義。

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個事關長遠的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如果海綿城市建設能夠按照目前的態勢推廣下去,那麼我國水環境水資源的現狀將會有極大的改善。在此過程中,不論是設計規劃還是實施建設,一定會依託信息和數據,所以我們可以幫助政府去完成海綿城市的信息採集、數據庫建設,也可以完善海綿城市的整體規劃。

海綿城市理論是城市水系統水環境治理的方法之一,在現代城市中,水環境是集“源 、供、汙、雨、河”於一體的完整系統,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這個系統信息化體系建立起來,而不是單純的某個方面,所以我們提供的服務叫智慧水文、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海綿城市、黑臭水體管控、智慧河湖長,這個幾方面應該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系統,所以2018中國武漢智慧海綿城市論壇的主題,就叫做“面向生態文明的城市智慧水系統”。

提問:在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過程中有什麼突出問題需要解決?

武治:數據收集是最困難的,是極大的挑戰,要在短時間快速解決這個問題,必然會遇到很多障礙,所以要邊推進、邊發現、邊解決、邊總結。比如說,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我們的水汙染?汙水排入河湖的水量有多少?水汙染的汙染物特徵是怎樣?如何有針對性地提升水生態環境狀況?如果這些問題不搞清楚,短時間治好水是很難的,所以一定要依託海綿城市建設中產生的大量數據,才能做好規劃和實施,做好後期的運營管理。

提問:面對龐大且複雜的數據,應該怎樣統籌兼顧呢?

武治:我們要用系統的思路、系統的認識來看海綿城市,我們從水源、供水、汙水、雨水的監控到河湖長制的管理系統,要提供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第一批和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共有30個城市,我們現在參與信息化系統建設的城市已有10多個,要把海綿建設的成果通過信息化的方法、數據的方法反映出來,我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智慧海綿城市,這個概念再拓展,就是城市水系統的信息化。

例如,對試點項目實施監測,為捕捉雨季降雨,儘快啟動試點項目效果分析,我們在武漢青山區臨江港灣小區主要雨水管網排口處安裝監測設備,該匯水區內所有外排徑流由此處排至小區外。監測參數有雨量、水位、流量、PH及懸浮物濃度等,監測設備有雨量計、多普勒超聲波流量計、傳感器等。所有前端在線監測設備數據集中採集到遠程傳輸終端,然後通過無線信號傳輸到數據服務器,所有設備均採用蓄電池和太陽能供電,真正實現了“一站式”的綜合監測站。

我們將合理佈設各類海綿體監測站點,依託城市水文軟件,通過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平臺,構建智慧海綿城市監測評價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完成對城市水循環過程的全方位立體監控,搞清楚“有多少水、水在哪裡、往哪裡去”的問題,真正讓海綿城市智慧化,實現我們的願景:“城市與水,相知相宜。” (文 胡洋 劉英君曌 通訊員 梅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