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失業100多萬師範生,怎麼就解決不了學校的「用工荒」?

每年失業100多萬師範生,怎麼就解決不了學校的“用工荒”?

依據人社部發布的相關信息來看,2017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比較複雜、非常艱鉅,今年高校畢業生是800多萬人,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而其中,失業人群裡有一個龐大的類型就是師範類學生,以及具有教師資格證的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在我們的基層學校,大面積的缺失教師,每個學習期末和學期初,各類型的學校都在招聘教師,竟出現教師的用工荒現象。作為教師,教育既是我們最基本的權利,也是一個永恆的社會話題。造成目前這種兩難情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每年失業100多萬師範生,怎麼就解決不了學校的“用工荒”?

有人說,中國不缺教師。根據不同地區教育部門顯示,教師的編制是依據學生數量而定,現在不僅不缺教師,事實上是超編嚴重。這是個別現象,似乎又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那麼,為何另一方面又在大量招聘教師呢?

每年失業100多萬師範生,怎麼就解決不了學校的“用工荒”?

每年失業100多萬師範生,怎麼就解決不了學校的“用工荒”?

有觀點表示,中國學校確實不缺教師,只是缺任課教師。因為都是超編,一個編制一名教師,如何缺教師?

當然,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能看到,教師也是人,也有各種各樣的特殊事情,比如請產假,那麼勢必造成編制在,卻人員不在的情況。尤其是在編制體制內,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情況下,某段時間任課教師因特殊情況請假,那麼學校就必須及時補充師資,保障教學,而補充的師資又不能進入編制內。所以,絕大部分的學校採取的措施是,儘量多招聘一些具有基礎特色的主課老師,比如小學數學、小學語文教師等,而且要多招,另一方面的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等等科目教師就會少招,甚至不招。在這種情況下,勢必造成教師總體超編的同時,又存在師資的結構性缺編。因此,這類型的缺少教師,本質上缺少任課教師,大量的術課老師就無法進入學校,更無法進入編制。

除了上面的觀點外,造成每年失業100萬有教師證的大學生,解決不了學校的“用工荒”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一是學校所處環境因素。因為歷史原因,比如人口遷徙或者移民搬遷原因,造成了所在環境的默寫地區資源配置不均,看似缺教師,實際是編制分配不合理。比如,撤村小並鎮中心學校以前,農村學校生源足,教師充足;到了城鎮化進程後,很多農村學校的生源發生變化,生源流失,而教師編制過剩。更有些縣城以上學校,逐步造成生源過多,而原有的教師編制額定太少,導致沒編制的教師還難招聘,加上待遇,也很難提高及得到保障。這樣的情況很普遍,也使很多人感覺學校缺教師。


二是教師編制不合理。有絕大部分學校的教師在編不任教,在編不在崗。對於在編不任教,主要是學校的編制固定,學校的行政人員佔有教師的編制,卻沒有履行代課的義務,造成一線教師大量缺乏。而對於在編不在崗,主要是學校的教教師裡,有一些關係戶,或以借調名義去政府,或者其他名義去事業單位,但是都拿著教師的編制,卻不幹一線教師的活。當然,最近幾年裡,這種現象在逐漸變少。

三是師範畢業生超額。國家每年有100多萬名師範生和持有教師資格證的畢業生。依據教育部統計數據,中小學教師目前的數量僅為1500萬左右。從數據中明顯可以看出,師範類專業的學生已經嚴重產能過剩了,大大超出了教師額定數量。而目前高校還在擴招師範生,在可預見的將來,師範生四處求職是常態,因此溫馨提示:上一個好一點的師範院校很重要。

每年失業100多萬師範生,怎麼就解決不了學校的“用工荒”?

每年失業100多萬師範生,怎麼就解決不了學校的“用工荒”?

最後,很中肯的提醒,身邊有將要上師範類專業的親戚子女們,一定要注意將來的求職道路,真的是任重而道遠,道阻且長。其實,大量的師範生和有教師證的學生,不是不想教學,而是誰都知道,當沒有編制的人民教師,不是長遠的好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