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培養閱讀敏感

一、含義

看到一段文字產生的一系列抽象的思維方式。換句話說通過把握文段中的關鍵詞句獲取有效信息的思維形式。

閱讀敏感有什麼用呢?在做片段閱讀的題目時對於同一個片段有同學選A,有同學選B,究其原因:不同的同學側重點不同。我們可以利用閱讀敏感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主旨,進而快速選擇正確答案。

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培養閱讀敏感

二、如何把握閱讀敏感?

可以從兩方面把握閱讀敏感:表達方式和關鍵詞句。之所以要把握表達方式,是因為不同的題材表達方式不同,呈現作者寫作主旨和意圖的方式也不同。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帶領考生來看看片段閱讀中的表達方式都有哪些,在公職考試中比較常見的表達方式有三種:

1.議論性片段: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題材,重在說理,闡述事實、描述道理、提出主張、發表意見的題材。有作者的主觀見解在裡面。例如:有一欄節目叫《焦點訪談》,這欄節目每期都會圍繞一個焦點展開討論,進行理論論證、舉例論證等。我們把這樣的片段稱之為議論性片段。

2.說明性片段: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題材,圍繞說明對象的某個方面(性質、功能)展開客觀、具體的文字性描述。在說明性片段中很少出現作者的主旨和意圖。例如:有一欄節目叫《動物世界》,這欄節目每期都會描述一種動物,比如說描述大象,可以描述大象的生活地、生活習性等。我們把這樣的客觀的文字性描述稱之為說明性片段。

3.記敘性片段: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表達方式。在試題中記敘性片段往往以故事形式出現。例如:有一欄節目叫《舌尖上的中國》,這欄節目每期都會記錄中國的一種美食,比如說豆花泡饃,記錄了它從開始產生,古代什麼情況,現代什麼情況等。我們把這樣的片段稱之為記敘性片段。

綜上所述不同的表達方式側重點不同,對於議論性片段有作者的個人意願在其中,我們要通過抓關鍵詞句去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及主旨。對於說明性片段要敏感文段的說明對象及哪些詞句能表明說明對象的某個方面。對於記敘性片段,通常以故事形式出現,就要去抓故事的邏輯主線和故事結果,結合二者去挖掘隱藏在文字本後的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主旨。所以我們要先去分析片段的表達方式。分析清楚表達方式後再來看關鍵詞句,通過關鍵詞句進一步去理解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主旨。考試中記敘性片段和說明性片段考的少,重點考察議論性片段。

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培養閱讀敏感

文/呈貢師大中公教育(cgzgs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