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中国奥数走向没落?连续四年IMO失意,奥数未来路在何方?

第5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前日落幕,中国国家队最终获得4金2银,团体第三名。

这已经是中国队连续第四年错失IMO冠军,如果说一年、两年失利还可以用运气不好,题目不是中国队强项来解释,可连续四年失利,就不能用偶然因素来解释了。

中国作为奥数强国,曾经IMO赛场上的统治者,如今被其他各国纷纷赶上,很多人在问,中国奥数怎么了?这是一个很宏观很复杂的问题,今天,尝试为大家分析一下,当下中国奥数之困境。

11年9冠,曾经的霸主

直入正题,我们先来看看中国队的历史战绩:

心痛!中国奥数走向没落?连续四年IMO失意,奥数未来路在何方?

1985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IMO,1988年就取得团体第二,成为IMO争冠劲旅。

2000-2010年这十一年间,中国队11年9冠,其中03年、07年均被业内公认遭遇“不公正待遇”(年达久远,本文不再详述),屈居亚军。此间,中国队66个参赛人次,拿下61金5银,纸面上看无比强大。

可事实上呢?中国队的统治力比纸面上还要恐怖。

中国队的9次冠军中,除2000年赢3分、另有三年赢9分外,其余5年场均赢20分以上,2006年竟然赢了40分!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中国队就算有一个稍差的选手交白卷,5人应战,中国队还是冠军。

如此这般,中国队在IMO赛场曾经的统治力,可以用让其他队伍绝望来形容了。

今年我们输在哪

先看今年三强中美俄的成绩单:

中国

心痛!中国奥数走向没落?连续四年IMO失意,奥数未来路在何方?

美国

心痛!中国奥数走向没落?连续四年IMO失意,奥数未来路在何方?

俄罗斯

心痛!中国奥数走向没落?连续四年IMO失意,奥数未来路在何方?

IMO考试共6道题,每题7分,满分42分;分两天考,每天3题,其中第3题、第6题是难题。

今年的IMO命题是否对中国不利呢,我直接引用学科竞赛网(ID:jingsai985)专业数学教练对今年试题评价的原话:

第1题,几何题。很简单,不拿满分说不过去;

第2题,代数题。难度一般,数学联赛二试左右的难度,有多种解法;

第3题,组合题。今年最难一题,比较偏代数,理论上是中国队擅长的类型;

第4题,组合题。简单,必须拿满分;

第5题,数论题。难度同样不高,不如往年第5题的平均难度;

第6题,几何题。难度不如第3题,有多种算法。

这次IMO试题没有中国队一直的弱项,函数方程题、组合几何题,压轴题是中国强项几何题,可以说是很适合中国队发挥的一套题了,很多同学在没出分前都寄望中国重夺冠军。

那中国队输在哪?

第1、4、5题满分,理所应当,强队都是满分;

第2题丢了5分,不太应当,本题美国只丢1分,俄罗斯满分;

第3题17分,全场第一,赢美国3分、俄罗斯6分;

而第6题只拿19分,两个人做出来,落后美国12分,输就输在了这一题。

载在了自己擅长的题目上,确实没有借口可找。

从个人排行榜上看,中国队前两名只位列世界9,10位,这就更反映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队输就输在自身实力不足,统治力不在。

奥赛不再受重视

为何中国队近年来实力下降如此明显?恐怕离不开奥赛不再受重视这个事实。

2014年,教育部为消退“奥赛热”,取消奥赛保送资格,2015年起,中国队再未染指IMO冠军,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以前,省一奖就有保送资格,虽保送清北还是要国奖,但省一也能保送一所不错的985高校;改革后,只有进入国家集训队才有保送资格,可国集队每年只有50人左右,实在太少了。

而这种落差造成了一个微妙的现象。

以前,高二拿下省一的竞赛生大可以放弃高考学习,全力钻研奥数,争取高三冲一把国奖,成了去清北,不成也有一所985保底;

现在,高二拿下省一,根本不可能放弃高考学习。现在的省一想过个北航、同济的自招初审都心里没底,就算降分了也要高考。很多省一学生高三就收心以复习高考为主,放弃冲国奖的机会。放弃综合课冲国集?风险太大了。

现在,大多数竞赛生只为拿个自招资格,一个省一基本够用了。什么冲击国集,国家荣誉,不好意思,我先要考虑自己的升学。这不能怪学生,人都是趋利的,何况是升学这种人生大事。

长此以往,搞奥数的人越来越多,国决冬令营、国家集训队的整体实力却在下降。IMO虽是精英的竞争,但精英也是在良好的竞赛大环境中培养成长起来的。

现在,奥赛热没退,奥赛的统治力却不复存在了。

中国奥数路在何方

未来我们中国奥数能翻盘吗?笔者表示自己呈悲观的态度。

目前新高考正在推行,新高考的特点之一,就是降低数学学科的教学难度。有的省份甚至计划删除部分学习内容,连几何这种平时必学,竞赛也必考的内容都要删除?

新高考的推行恐怕会进一步加大平时学习与奥数学习之间的差距,学奥赛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非常扎实,而数学这种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却要删改,这难道不是自断臂膀?

想起以前网上的一个段子:某项调查中,有70%的人支持“数学滚出高考”,一个网友的神回复是“数学就是为了把这70%的人刷下去”。

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不是买菜用不到就没用,没有好的数学基础,恐怕整个科学界都要面临困境。基础学科必须重视,数学怎么学都不嫌多。

只期望未来我们能重新重视起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这种基础学科,万万不能放松。

我们能做什么

作为媒体,做好奥数的科普和推广,正确地引导舆论,不要给奥数太大压力。

以前中国年年第一,网络主流的声音是“奥数第一有什么用”,现在中国进入低潮,网络的声音又变成“怎么连个第一都拿不了”,我真的怀疑说这两种言论的都是同一批人。

近年来IMO的失利是教练的错吗?不是,我们的教练、领队都是中国称霸IMO时期的亲历者,经验丰富;是选手的错吗?不是,我相信这些选手已经拼尽全力,他们的压力更非常人所能想象。

请大家理性看待奥数,奥数终是少数人的游戏。中国奥数的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年两年就解决。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学奥赛的学生创造更好的环境,物质环境也好,舆论环境也好,让真正喜欢数学、乐于钻研数学的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期待中国奥数的重新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