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真的有好貨?A股「1元股」已有27隻!

昨日,“非標退市第一股”烯碳退(000511)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跌4.69%,報0.61元,創A股市場22年以來最低股價,成交額5184.76萬元,換手率7.04%。梳理發現,近期“1元股”與“2元股”等超低價股明顯增多。昨日收盤,A股共有27只 “1元股”,較6月多了1倍以上。

便宜真的有好貨?A股“1元股”已有27只!

“非標退市第一股”股價創新低

7月16日,烯碳退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7月17日將是公司最後一個交易日。

根據深交所發來的 《關注函》顯示,烯碳退被摘牌以後將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至此,烯碳退成為2018年深交所首家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烯碳退昨日股價再度刷新了其前天創下的A股市場近22年以來最低的股價,但盤中大幅波動,一度漲逾6%,顯示仍有資金火中取栗。截至收盤,買入前五席位的5個營業部共買入813萬元。分別為:江海證券上海瞿溪路營業部,買入297.77萬元;中天證券上海武夷路營業部買入214.35萬元;廣州證券番禺富華西路營業部買入112.65萬元;華融證券武漢解放大道營業部買入96.23萬元;銀河證券瀋陽三經街營業部買入92萬元。

據悉,由於2017年度報告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烯碳退想要重新上市至少應該在2020年以後。而2001年4月退市的水仙電器開始,兩市至今都沒有退市股重新上市。

梳理發現,近期“1元股”與“2元股”明顯增多。昨日收盤,A股共有27只“1元股”,較6月多了1倍以上。其中,*金亞、中弘股份、ST銳電、*ST華信等個股跌成“仙股”的風險較大。“1元股”中ST股是主力,多達15只。此外,“2元股”多達107只,其中山東鋼鐵、重慶鋼鐵、新潮能源、利歐股份等個股跌成“1元股”的風險較大。

雖然超低價股不斷增多,但類似昨日烯碳退大漲大跌,出現投資者火中取栗的現象並不少。尤其是ST股、退市股,有的股民寄希望於“國企”,認為“國企退市一定會重新上市”;有的股民認為“退市不代表公司不值錢”。

付立春:警惕“超低價股風險”

如何看待績差股、垃圾股、問題股及退市股等這些“超低價股”風險?

清華大學博士後、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昨日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而言,這些股票風險還是非常大,可能有以下這麼幾個方面:首先就是現在隨著經濟形勢和經濟政策的一些挑戰加劇,很多企業包括一些上市公司特別是本來業績就比較差的上市公司,它的經營狀況面臨的壓力也是很大,經營能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些挑戰。從基本面來看,持續發展面臨著非常大的問題。那麼從這個角度而言,業績較差公司基本面的價值可能單靠自身的發展是比較難。這樣如果是單從股票的價值投資,從它內在的基本面、企業回報來看,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第二,部分“1元股”“2元股”寄望於重組來擺脫困境,但是這些公司做為一個殼的價值,現在確實是有一個下行的趨勢。是因為現在對於併購重組的規範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嚴了,併購重組的成功率有很大不確定性,會有比較多的更大的問題在裡面。所以,其實它的價值與它的風險也越來越不對稱了。

付立春認為,現在A股還有一種避險的行情在背後,中國經濟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也基本都披露了,應該說經濟下行的壓力還是存在的,而且還是不小的。從市場面來看,這種追求穩定和避險充滿了一個方向,而且這種不確定性、追求避險的情緒,可能還會延續一段時間。下半年,貿易戰及其他很多問題帶來的不確定性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在這種行情、結構下面,可能對這種股票的炒作,還是不太合時宜,從市場面來說很難成為一個新的趨勢。

付立春補充道,對於退市股而言,股價低並不等於投資安全邊際高。現在從退市制度層面而言,數量和節奏都有增加的趨勢,所以對這些股票的炒作,其實安全邊界在縮小,風險比以前高。

綜合來看,付立春認為,現在不能用以前的思維方式去炒這些股票,因為風險挺大的,不確定性比以前增加很多。而且,這些低價股並不“便宜”,其實買股票跟買東西一樣都要講究性價比,東西雖然便宜但是很差,性價比就不夠高也不夠有吸引力。所以雖然低價股股價比較低,但是如果是垃圾的話,其實是沒有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