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力量,跑步一周年記

時間的力量,跑步一週年記

不知不覺跑步一年了,今天打開APP,整理了一組數據:1754公里,54周,238次,158.5小時,平均每次跑7.35公里,平均每週跑4.4天,平均每週跑32公里。

這些數據對於讀者來說非常枯燥,只有對於我來說才有意義,過去的365天,跑步的238天,158.5個小時,大部分時候早上6點起床跑,有時也是晚上11、12點跑,這些的日日夜夜,在小區樓下、老家村子的小路上、全國若干個省的各種各樣的街道上,我可以回憶起大部分有記憶點的時刻。

跑步的意義,剛剛跑步的前三個月,我總結歸納了很多,寫了好幾篇文章去記錄,也非常願意跟身邊的人聊,只是越往後,訴說的熱情就逐步在降低,知乎上越來越多的關於跑步的問題邀請我回答,如果是半年前,估計我會高興的不得了,但是最近可能還是自己懈怠,對於這些裝逼的機會反而有些意興闌珊。

時間的力量,跑步一週年記

跑步一年,再讓我說跑步的意義,我跟跑步的頭幾個月的說法就不太一樣了,當然,之前我認為的所有積極意義都沒有變化,只是我自己的認知,已經邁過了這個階段,進入了新的領域,這些新的認知,也只有時間到了,才能感知到和說出來。

我從小都是一個極為缺乏耐心的人,做事情都難免一頭熱情,跑步一週年這個事情,是我活到現在,專注且堅持的最久的一件事情了,如果不出意外,以後也將繼續堅持下去。

王小波的書裡寫過一個在蘇聯的外交官做接待看過幾百遍芭蕾舞劇《天鵝湖》,他就把這個觀看過程總結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你聽到的是音樂,看到的是舞蹈——你是在欣賞藝術。第二階段你聽到一些聲音,看到一些物體在移動,覺察到了一個熟悉的物理過程。第三階段你已經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最終體會到芭蕾舞和世間一切事物一樣,不過是物質存在的形式而已。

跑步也是這樣,一開始的幾個月充滿激情,每天都恨不得出去跑幾圈,每天有空就去研究跑步相關的資料,看網上相關的群組和微博,關注圈內的大神和高手,反覆琢磨自己的身體情況等等,第二個階段就是跑了快1000公里的時候,原始的熱情在逐漸消退,每天的跑步就是苦苦的堅持,腦子裡感受到的也只是麻木的移動,物理過程中的自己從零開始跑到7公里10公里的目標,然後結束。第三階段開始把跑步再上升到哲學層面,體會這個運動在各個階段給自己帶來的各種感知,以及這些感知背後的深層次和淺層次的意義。

時間的力量,跑步一週年記

跑步一年這個時間點,我感受到什麼跟以前不一樣的意義嗎?有的,聽我道來。

因為一年以來都全神貫注在這件事情上,我感知到了“時間的力量”這一以前從來沒有體會到的感受。比如說,我跑壞了2雙ASICS跑鞋,每一雙鞋子都是從全新的穿在我的腳上,然後每天40分鐘到1個多小時的時間在跑步,每一天和頭一天的區別幾乎都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用月和年作為時間單位來看這兩雙鞋,鞋子就是快進了的速度在變舊、變髒、通洞、從堅挺到垮塌,然後就壞了。這個過程,就是時間的力量。

就像一朵花和植物,看書的時候我知道會有花期,會從春天發芽,開花,到夏天結果,秋天成熟,但是自己畢竟沒有親歷這個過程,對於怎樣發芽、怎樣開花、怎樣結果這個過程,是沒有一個系統的完整認知的。

而現在,我腦子裡有一雙鞋子從全新到逐漸壞掉的整個過程的完整記憶。如同一個電影畫面。

再說詳細點,如果打開我的記錄軟件,我過去一年的配速變化,是怎樣從6分多,每個月幾秒幾秒的提升,到現在5分多一點,提升了一分鐘。這個提升的過程,就是一個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

再舉例,自己的體重曲線和體脂率,也是按照一個曲線在逐步下降的,這個變化,在每一天的體脂稱上看,變化幾乎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是沒有下滑,還有反彈的,但是如果把全年的曲線放在一起,你自己又會嚇一跳,原來自己變化了這麼多。

是的,所有的變化如果放在一個365天的刻度上,就會發現,變化很大,這個變化的曲線,就是我說的“時間的力量”,過去自己看過一些雞湯和方法,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只是堅持太累,只是堅持不了,因為看不到反饋機制和激勵,或者這樣那樣的理由,無法堅持。但是這一年以來自己實實在在的熬了過來,知道了堅持和時間的力量到底有多麼的大。

通過每一天反覆的折磨自己的肉體和精神,能夠逐漸非常明顯的感受到自己的耐受性變強了,不再是以前那種病懨懨文縐縐的樣子,也不再是一點困難和壓力來了,就覺得自己承受不了的樣子,困難接踵而至,但是我自己覺得還好,捫心自問,覺得還能堅持,並沒有那麼不堪一擊。

體重、體脂變了,心智成熟了、耐受性變強了,得到這些結果的快樂,其實都沒有參與這個過程,目睹這個變化的過程的快樂巨大,我終於知道(是的,看到知道參與到),付出並且堅持,是會有回報的。看不到變化不是沒有變化,看不到進步不是沒有進步,看不到在變好不是沒有在變好,只要堅持並且自我學習自我不斷糾正,剩下的交給時間,時間會給你答案。

過去一年的的確確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壞事,我想幸好得益於我堅持跑步,我對於生活的耐受性真正的提升了,我可以做到不被打倒,微笑面對。米蘭·昆德拉說過,"人一旦迷醉於自身的軟弱之中,便會一味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現在自己至少可以做到,具有了快速調節自己的能力,不沉迷於自身的軟弱。

以上,就是我跑步一週年的感想,一方面我邊寫就邊知道,自己的感受,自己還是沒有能力完整的表達出來,寫出來的東西詞不達意甚至南轅北轍都有。另一方面,我更加深深的知道,你的切膚感受對於他人來說,只是微不足道的隔靴搔癢,你說了,不一定能說到點上,別人聽了,更不一定能聽到點上。

陳昇的歌裡唱到: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說的就是這個局面。

只是我真的希望你也能早日感受到這種時間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