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複製的青春——「80後」的退場與青春片的「終結」

懇請您點擊右上角,訂閱“媒介之變”的頭條號。

趙宜

不可複製的青春——“80後”的退場與青春片的“終結”

2010年以來的華語電影版圖中,青春片所形成的銀幕影響無法令人忽視,同時這批影片也呈現出了較為典型的類型電影特徵。但是,如果將其作為一個完整的文化景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青春片背後的敘事動力並非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青年文化動力,而是中國“80後”群體的現實焦慮與文化訴求。這不僅意味著近年來的青春片需要一個剝離出“青春電影”後獨立的觀察視角,而且意味著這一文化景觀內的青春片恰恰是具有獨特的時代特徵,而只能向內繁衍卻不可向外複製。隨著2016年以來青春片的式微以及具有“青春終結”符號意義的文本出現,這種青春片的不可複製性特徵也顯得更為確鑿。

2011年,臺灣青春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簡稱《那些年》)在臺灣地區獲得票房和口碑成功的同時,超越了《功夫》成為香港地區歷史成績最好的華語電影,並且在2012年登陸大陸市場後成為史上最受歡迎的臺灣電影。現象級的《那些年》迅速統一了華語地區觀眾的審美經驗,也使青春片在此後五年內成為了最為重要的華語電影題材之一。2013年,明星導演趙薇執導的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連接了《那些年》掀起的觀影浪潮,並且成功地將帶有臺灣“小清新”電影“血統”的青春片本土化,為此後的大陸青春片提供了可借鑑的美學範式和可複製的敘事套路,規劃了青春題材同知名IP、明星作者相互嵌套的粉絲電影運作模式。自此,青春題材如雨後春筍一般接踵而至,從2013年到2015年,青春片的票房成績不斷攀升,分別為12.4億元、25.6億元、35.7億元[1],而充滿懷舊氣息的校園男女也一度成為國內銀幕上的主要形象。

青春片在票房市場的成功一方面啟發了文化產業層面對於電影分眾市場的辨識和開發,一方面關於青春片是否能夠形成穩定的本土類型範例也是近年來業界的討論焦點;而青春片與資本過於親密的關係也引發了對於同類題材同質化、庸俗化和快餐化的批評。在產業和創作層面之外,青春片中突出的懷舊審美表徵也引發了對於當下青年文化乃至青年本身的擔憂,沉迷於懷舊敘事的青年們被社會學家冠以“嘆老”症的診斷,更由此引發了對於當代青年現實處境以及精神層面的擔憂,被指失去了向前的動力,青春成為了“沒有青春的青春”[2]。

產業層面上對於青春類型片的論證、創作角度中對於資本滲透的批判或者文化視域下對於青年“早衰”的擔憂,這三種理路看似平行、互不相關,但事實上卻是可相交的。筆者認為,理解內地青春片景觀的前提,在於確立城市“80後”這一關鍵銀幕形象主體,並由此去推演他們懷舊行為的現實進路、動機和結果。而同樣,對銀幕內外“80後”主體的定位,也能夠超越產業層面而解釋當下懷舊青春片式微的文化現實。作為“80後”特殊的代際言說方式,懷舊青春片的文化動力決定了其內向分裂但不可向外複製的繁衍方式,終究指向的是一代人的特殊生命週期與特定歷史時期相撞時戰略性的文化和審美訴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