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講話稿的「鳳頭豹尾」這樣寫

筆桿子們是不是常會為講話稿的開頭和結尾所煩惱?今天,小庫給大家推薦一篇來自副省級領導幹部的寫作真經,一起學習~

講話稿怎麼開頭?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講話稿的“鳳頭豹尾”這樣寫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文章也一樣。講話稿的開頭看起來沒什麼奧妙,其實不然,儘管它不可能像文學作品或新聞報道一樣用新奇的語言吊起聽眾的胃口,但在方法上、語言上仍然大有講究。

當然,格式化較強的講話稿的開頭也帶有一定的“格式化”,如人代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的開頭:“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類似這種報告都是這樣開頭,沒多大變化。而工作性會議上的講話稿開頭就不同了,它可以有多種方法。

點題式

即開門見山點明會議主題,如“我們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傳達貫徹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就如何做好明年我市經濟工作,特別是如何加大改革力度、優化經濟結構、提高和利用外資水平和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研究部署”。

依據式

即道出會議的由來,如“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改革的部署,經局黨組研究決定,召開這次全市教育改革工作會議,重點研究部署調整教育結構、推行全員競爭上崗、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等項改革工作”。

動因式

即由會議目的牽出話題,如“為了深入開展‘嚴打’鬥爭,維護社會穩定,保障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經縣委同意,召開這次全縣政法工作會議”。

引入式

即從某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引入主題,如“自從市委、市政府作出‘興果富民’的戰略部署以來,全市果業生產由點到面迅速鋪開,進展情況總的來說是好的。但也存在發展不平衡、質量不統一、經營形式不活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促進果業生產更快更好地發展,根據市領導的意見,召開這次全市果業生產工作會議”。

歸納式

即概括會議的性質或特點,如“我們這次文代會,是全市文藝工作者的群英會,是一次跨世紀的文藝盛會,是開創我市文藝事業新局面的動員會”。

承接式

這種方法常見於繼一位領導講話之後的又一位領導講話,一般是首先肯定前一位領導的講話,如“剛才,××同志就如何深化供銷體制改革講了很好的意見,請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再補充幾點意見”。

總之,開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取何種方法,只要能做到開門見山、開宗明義、樸實自然就行,不必拘泥於某種格式。為了證實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反面來指出講話稿開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語句拖沓,會議主題“千呼萬喚始出來”。

如這樣的開頭:“近幾年來,我們全市衛生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認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提高,醫德醫風建設不斷加強,形勢總的來說是好的。具體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囉嗦了大半天,還不知道會議主題是什麼。

2、句式呆板,套話空話一大串。

如這樣的開頭:“近年來,我區的改革與建設事業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在離退休老同志的關心支持下,在各兄弟單位的大力幫助下……”這麼多的“下”,不僅毫無必要,而且令人厭煩。

3、詞藻華麗,彆彆扭扭書生腔。

如這樣的開頭:“在新世紀的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在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大好季節,我們隆重召開這次生豬生產會議。”如果豬們有智,恐怕也要忍俊不禁的。

當然,在一些應景場合如歡迎儀式、慶典儀式上的講話和歡迎詞等,其開頭方法則可有所不同,可以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文學語言。如招商儀式上的歡迎詞“在這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高興地迎來了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又如慶典儀式上的講話:“今天,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迎來這一重要的時刻——××市人民政府誕生了!”類似這種開頭方法,為的是渲染氣氛,調動人們的情緒,語言太嚴肅了當然不行。

講話稿怎麼結尾?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講話稿的“鳳頭豹尾”這樣寫

同開頭一樣,結尾也是大有講究而不可隨意為之的。好的結尾如同一杯醇酒,能使人激動、振奮、留下美好的回味。但目前有些講話稿的結尾讓人實在不敢恭維。

常見問題有:

1.雷同

寫來寫去都是那麼幾句老話。如:“回顧過去,豪情滿懷;展望未來,任重道遠。讓我們在……領導下,在……指引下,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為……而奮鬥!”話都很對,但除了這種寫法就沒有別的寫法了嗎?當然不是,問題在於有些同志不肯多動腦筋,把重複過多少次的句子隨便拿過來,應付式地為文章畫上個“句號”就算了。

2.拖泥帶水

本來沒有多少話可說了,硬要七拼八湊拉上一大段。如“剛才我講的三個問題,即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問題、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的問題、進一步加強領導的問題,是現實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上級要求我們認真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解放思想的問題,前面我說了,不解放思想,就不能衝破‘左’的思想的束縛,就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希望同志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一定要擺上重要位置,一定要……”如此絮叨不休,沒完沒了。

3.語言蒼白無力

平淡乏味,缺乏結束語應有的氣勢和力度。比如這樣的句子:“總之,反腐敗鬥爭很重要,十分重要,非常重要,各級黨委要自覺抓,認真抓,反覆抓,堅持不懈地抓,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語言乾巴巴的,尤其是最後一句,不僅沒有“衝”上高潮,反而給人以平淡乏力之感。

4.文不對題,節外生枝。

比如會議內容明明是搞活地產品流通,最後也要拖上個大尾巴:“除了要大力搞活地產品流通以外,企業改革問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問題,計劃生育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等,都要認真抓好,都要抓出成效。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為奪取兩個文明建設新勝利而努力奮鬥!”這樣結尾就顯得龐雜,與會議內容不符,反而把主題沖淡了。

5.每篇都要弄一個氣勢宏偉的結尾。

不分場合,不分對象,不看會議規模大小,每篇講話都要弄一個氣勢宏偉的結尾。如:“同志們,我們這次財稅改革座談會就要勝利結束了,希望大家繼續努力,銳意創新,把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這種結尾用在人數較多、場面較大的會議上還差不多,而所謂座談會,一般是幾十個人參加的小型會議,在結尾處如此吊起嗓門高呼口號,未免顯得有點裝腔作勢了。

那麼,怎樣的結尾才是好的結尾呢?

概括地講,就是要達到“自然、緊湊、凝鍊、精彩、新穎”10個字的要求。所謂自然,就是在語氣上要與整篇講話前後呼應,一氣呵成;所謂緊湊,就是要緊扣會議主題,與前面講的內容相一致;所謂凝鍊,就是語句要簡短有力,篇幅不宜太長;所謂精彩,就是句子要精美,要有一定的氣勢和節奏感,念起來富有號召力和感染力,以便把整篇講話推向高潮;所謂新穎,就是不同內容、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會議講話要有不同的結尾方法,通過不同角度、不同句式和不同提法給人以新感覺。

1.結論式結尾

即根據前面所講的內容進行概括和昇華,以結論的語氣加重內容的分量,以求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這樣的句子:“總之,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加快發展;不改革,就無法擺脫困境,就只能是死路一條。因此,我們一定要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決心和更有效的措施推進改革大業,掀起新一輪以改革促發展的熱潮。”

2.號召式結尾

即以召喚的口吻提出要求,希望聽眾呼應,共同行動。如:“各級幹部積極行動起來,搶抓機遇,紮實苦幹,為加快發展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3.鼓動式結尾

這和號召式結尾有點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以表達某種信念和決心來激發人們內在的動力。如毛澤東同志《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一文的結尾:

我們正在前進。

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

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

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全中國六萬萬人團結起來,為我們的共同事業而努力奮鬥!

我們的偉大祖國萬歲!

這詩一般的句子,帶著昂揚的情懷、鏗鏘的節奏,使人感受到一種排山倒海、無堅不摧的力量,不由自主地激奮起來。

4.肯定式結尾

這種方法常用於提示人們看到有利條件,增強必勝信心。如“雖然國有企業發展面臨很多困難、扭虧增盈任務艱鉅,但只要我們加大改革力度,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帶領幹部職工紮實苦幹,就一定能開創國有企業發展的新局面!”

5.提問式結尾

這裡雖然用的是問句,但不是疑問,也不需要回答,而是一種肯定式的提問。如:“黨把我們放在如此重要的崗位上,人民群眾對我們寄予如此深切的期望,我們還有什麼個人利益不能拋棄,還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努力呢?”這種句式有時比正面號召更有力度,更發人深思。

6.平實式結尾

即話到完時自然收尾。如:“我就講以上幾個問題,請同志們認真研究,抓好這次會議精神的落實。”還有一些研討會、座談會上的講話也用這種方法,而且還帶有謙虛、商量的口吻,如:“我上面講的幾點意見不一定對,供大家參考。”因為這類會議不是佈置任務而是探討問題,與會者可以各抒己見,領導者出面講話雖然也帶有指導性質,但不宜用命令口吻,這樣聽眾會覺得更好接受一些。

這裡順便講一講結尾段的遣詞造句問題。既是結尾,它的句子與開頭和主體部分應當有所不同,特別是一些大型會議如黨代會、人代會、動員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結尾,領導者一般都會加重語氣,提高聲調,就像指揮千軍萬馬發起衝鋒,這時的句子就要與之相適應,否則就達不到這種效果。這就要求在遣詞造句上要認真斟酌。

一要富有動感,如“開拓”、“前進”、“奮鬥”、“拼搏”等,以使句子生動起來並具有形象性。

二要用肯定語氣,以增強語言的力度,如“務必”、“堅決”、“一定”、“只要……就”等,表示某項工作非做好不可,不能有絲毫的懷疑和猶豫。三要講究意蘊,即具有啟迪性和說服力。如“堅冰已經打破,航道已經開通”,用比喻手法向人們展示光明的前景;“差距也是一種潛力,競爭也是一種機遇”,用哲理式語言給人們以啟迪;“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用結論式語言增強人們克難制勝的信心。四要有節奏感,即句子念起來鏗鏘有力。或用排比句,如“我們一定要強化公僕意識,以造福人民為己任;一定要廉潔自律,維護黨的崇高形象;一定要弘揚實幹精神,為人民多辦好事、實事”;或用短句,如:“希望同志們急起來,動起來,幹起來,團結拼搏,再立新功!”或長短句結合,如:“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振奮精神,真抓實幹,克難攻堅,就一定能奪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新勝利!”前邊四個短句音節相同,就像一支雄壯的隊伍在奮勇挺進,步伐整齊,鏗然有聲,勢不可當,後邊的長句則如穿越關山、登臨高峰,號召力和感染力溢於言表。

在這裡,最後一句收尾處如何用詞也值得講究,有用3個字的,如“實現……新突破”;有用4個字的,如“為……努力奮鬥”;有時也在後邊再分別加上相同音節,以加強句子的氣勢和力度,變為“實現……新突破、新跨越”、“為……而努力奮鬥、再創輝煌”。這說明音節的合理搭配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