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周報7.9-7.15

上週主要混改動態信息如下:

政策動態

7月14日

新一輪央企減負債啟動 國資委設三類警戒線

根據國資委2018年初的管控思路,其按照不同的行業標準,以及不同企業的資本結構及發展情況,分類設置過資產負債率管控警戒線,具體分為三大類,工業企業為70%,非工業企業為75%,科研設計企業為65%。(經濟觀察報)

企業動態

7月13日

1.國企混改多層次推進 三大新趨勢顯現

國企混改加速落地,改革新趨勢逐步確立。從騰訊、吉利參與中國鐵路總公司混改第一單,到東方航空百億級定增引戰投,新一輪央企標杆型混改加速落地,鐵路、民航領域成為重頭戲。記者注意到,除央企“七大領域”混改持續深化外,地方國資的運作也日趨靈活,國有資本進駐民企案例在增加。此外,在擴大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外資參與國企混改也有望取得新的進展。(上證)

2.多家公司上報方案 央企降槓桿再發力

據悉,國資委已制定央企負債率分類管控工作方案,並加快出臺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及“處僵治困”等國企處置有關財務處理辦法。目前,華電、招商局等多家央企已制定上報集團降槓桿減負債工作方案,明確負債率管控目標。下半年,央企降槓桿減負債方案有望密集批覆,隨著降槓桿責任機制的建立、混改、債轉股等多項改革措施的集中發力,央企槓桿率有望進一步下降。(中證)

員工持股與股權激勵:暫無

混改聲音

7月9日

1.國資委召開央企降槓桿減負債工作推進會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降槓桿減負債工作推進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強調,要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採取有力有效措施降槓桿減負債,加強管控、守住底線,堅決打好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肖亞慶指出,要充分認識加強負債率管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效防範風險,實現穩健發展,堅決帶頭打好防風險攻堅戰,全力推進降槓桿減負債防風險各項工作。中央企業整體負債率穩中有降,負債結構持續優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負債水平不斷下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證券日報)

2.肖亞慶:央企要加快實現關鍵領域重大技術突破

7月9日,國資委與中國科協召開共同推進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座談會,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中央企業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發揮更大作用。

7月11日

經參頭版: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是促改革利器

經濟參考報頭版刊文稱,日前頒佈的《關於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指出,國有金融資本對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國有金融機構是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力量。可以說,國有金融資本的重要性被空前提高。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是維護金融安全、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客觀要求。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是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現“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的重要體現。是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佈局,增強國有金融機構活力,推動金融治理法制化、規範化的必由之路。行至年中,我國外有貿易摩擦的衝擊,內有經濟下行的壓力,面對挑戰,需要的是真抓實幹、迎難而上,需要的是以更大的決心和魄力實施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以促進經濟和金融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進而引領中國金融市場行穩致遠。

7月12日

國資委:央企要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12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中央企業要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優化企業內部資源配置,切實轉變過度依賴舉債投資的觀念;堅決化解過剩產能,力爭提前完成“壓減”任務,進一步優化資產質量,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推進提質增效,多渠道降槓桿減負債;加強金融風險、債券風險、債務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7月13日

肖亞慶:積極穩妥推進混改 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強調,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動以管資本為主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健全激勵約束機制。要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加大振興實體經濟力度,加快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上證報)

混改週報7.9-7.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