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十年爲何逆風而行?消費者觀又有怎樣的變化?

2018年是OPPO走過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中OPPO不斷用自己的實力證明外界的種種質疑,今年3月迎來OPPO R15,從3月19官網預約至今已經快速突破600萬臺,那麼OPPO做到至今的成績到底依靠的是什麼?它有何魅力吸引用戶買了再買?

OPPO十年為何逆風而行?消費者觀又有怎樣的變化?

不拼“標配”,拼“極致”

從OPPO以往發售手機的價位來看,可以讓OPPO常青至今的是內在的部分,何為內在部分?可以直接解讀成消費者觀。對於每個手機來說定位很重要,OPPO很早就將戰略定位為逆風而行,不隨主流市場打性價比、參數和“標配”時,他們強調設計、用戶體驗和更遠的視角與更深的洞察。

以上說法還是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結合這次的新品R15可以做個舉例。 OPPO R15在用戶比較喜歡的自拍上做了創新,前置拍照方面和索尼聯合開發了全新的sensor,將3-HDR技術首先應用在手機中,可以實現所見即所得的體驗效果;在後置拍照方面,OPPO也和索尼聯合開發了全新的傳感器IMX519——更為重要的是,OPPO基於消費者習慣掏出手機隨手拍的習慣,以AI技術加持將識別點從254提升為296,更可以提供多達800萬種的美顏方案。讓消費者花錢買到自己需要的極致功能的同時,不浪費錢在自己不需要的功能和配置上。這種以消費者為考量的差異化旗艦定位,不遵循“標配”邏輯,卻恰恰紮了消費者的心。

OPPO十年為何逆風而行?消費者觀又有怎樣的變化?

OPPO對於手機的理解,除了是個科技產品外,它還是個生活陪伴品,和一個“至美”的時尚藝術品。還是用R15來做舉例,OPPO邀請到國際知名色彩大師-Karim Rashid參與到R15的產品設計用,打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星空紫漸變色設計,這延續了OPPO的“至美”追求,是OPPO已經從科技產品跳脫、升級,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一個藝術品的實證。

OPPO十年為何逆風而行?消費者觀又有怎樣的變化?

以柔克剛,逐漸“漸變”

雖然現在手機行業逐漸萎縮,據IDC統計數據顯示,OPPO在2017年的銷量達到1.118億部,相比2016年取得12%的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全球第四手機品牌的地位。但即便如此,OPPO也需居安思危,畢竟在增長停滯的飽和態勢下,品牌間的廝殺會更加激烈,一個小錯誤就可能失去天下。

每次升級產品,所有用戶都指望產品有跨時代的升級, OPPO不負眾望,在R15上,這種審視再次發力,OPPO抓住了幾個設計核心,異形全面屏,漸變顏色外殼,拍照升級,AI,AR,以及APP優化,設計了一系列驚喜。

OPPO十年為何逆風而行?消費者觀又有怎樣的變化?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OPPO也從四個維度應對市場競爭,就是提升科技創新力,品牌升級,開拓新市場,增強本地化。在5G尚且成謎、手機升級空間有限的階段,OPPO這種“不止於標配”的產品風格更有利於打入海外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