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山花別樣紅——早陽鎮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創建紀實

“優質資源聚學堂,農家孩子把福享。”漢濱區早陽鎮踏著時代的脈搏,伴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鏗鏘足音,凝心聚力抓創建、胼手砥足謀發展,用責任與擔當為學校創造優質資源,用愛心與奉獻關愛農村孩子上好學,以奮進的激情和智慧抒寫了早陽教育的輝煌篇章。

著眼長遠 優先發展有保障

早陽鎮地處漢濱區東北部,東接旬陽,南依漢江,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全鎮總面積205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總人口3.02萬人。有學校、幼兒園18所,其中九年制學校3所、完小2所、教學點12所、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1293人,教職工23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條件差距不懈怠,腳踏實地促均衡。早陽鎮覆蓋面積大,多為山巒疊嶂、溝壑從橫的山地,學校分佈在山山嶺嶺裡,孩子就學條件較差,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個好學習條件,捨近求遠把孩子送到城區就讀。 教育是農村山區最大的民生,“為官一任,興教一方。”為了紮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山區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家門口上好學。早陽鎮黨委、政府極為重視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他們由鎮黨委書記席鴻冰、鎮長劉正保為責任組長、分管教育副鎮長羅先春掛帥,大力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他們細化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召開教育專題會議,對創建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並把創建工作做為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夯實工作責任,在全鎮營造“九牛爬坡,個個使力”的良好氛圍,確保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紮實推進。

硬件從實 辦學條件大改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走進早陽鎮各中小學校,映入眼簾的是幽雅的校園環境、美觀靚麗的校舍、硬化的運動場、設施齊備的功能室、豐富多彩的活動……每一所學校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早陽中心校在區教體局和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乘勢而上,下功夫抓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資金600餘萬元,實施校舍增添改造和硬件設施的升級,給學生創造優越的學習生活條件。包河小學的600㎡餐住樓建成投入使用,早陽、共進、前進九年制學校維修改造了21室1部,對部分校園文化進行了升級打造;界嶺、石門初小硬化了1200平方米的體育活動場地,共進九年制學校對師生食堂進行了維修改造;前進九年制學校爭取安康市地稅局幫扶資金16萬元新建了學校微機室,麻柳、穰莊教學點佈置了校園文化,添置了圖書、體育器材、課桌椅等;區政府採購配置的電子白板、師生電腦、部分部室等一大批硬件設施相繼安裝使用;全鎮除教學點外學校都建起了營養餐標準食堂,學生們吃上了可口的營養餐。這些無不彰顯均衡發展帶給山區學校的變化,助推了學校標準化建設,使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新面貌。

如今走進早陽鎮的中小學校,綠樹紅花點綴的校園乾淨整潔,電子白板、實物投影的現代化教室裡不時傳出朗朗的讀書聲,鄉村少年宮活動室內孩子們載歌載舞,臉上掛著快樂的微笑,正是均衡發展帶給我們的福音。

內涵發展 提升質量惠學子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歸根結底是教育質量的相對均衡,是學校內涵的及辦學水平的提升。 早陽鎮把學校內涵發展和教育質量提升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學校特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注重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著力打造書香校園,鑄就名校品牌。共進九年制學校利用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組建了舞蹈、書法、文學、武術、足球、籃球等12個學生社團,每年舉辦一次校園文化科技藝術節,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豐富了少年兒童的課餘生活,提高了孩子們的素養。東方嶺小學的書香校園,包河小學、早陽、前進九年制學校的社團建設、年度校園體育藝術科技節、文藝匯演暨年度十佳學生頒獎典禮活動已成為他們對外宣傳的名片。“早陽教育講壇”、“共進讀書會”、“晨誦、午讀、暮省”、“讀書交流會”成為早陽打造書香校園的助推劑。翰墨飄香、丹青溢彩。一本本校刊、一幅幅書畫、一件件手工製作展現了早陽教育雛鷹展翅前的豪情壯志。 在這樣的氛圍裡,山裡孩子受到了與城裡孩子一樣的薰陶感染。共進九年制學校的學生過去只是在電視裡看過足球比賽,根本沒有想到會踢足球。教育均很發展中建起了塑膠操場,配備了足球設施,學校組建了足球社團,使這裡的學生現在不但會踢足球,而且參加全區2018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第二賽區,獲得第二名。該校的紅領巾鼓號隊還作為唯一 一所農村學校參加了市、區舉辦的少先隊鼓號隊觀摩表演。學校的文藝節目連續三年被選拔進“我要上龍舟”複賽節目。東方嶺小學學生自創自編的童話故事冊,創辦的校刊《晨曦》,其水平能與城裡孩子的作品媲美,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 為逐步縮小校際之間和群體之間的差距,在更大範圍、更高程度上滿足群眾更多的合理教育需求,早陽鎮中心校不斷創新辦學機制,加強優質教學資源的培育,促進教學質量的平衡。以共進、早陽、前進、九年制學校,東方嶺、包河小學為龍頭的樣板示範校正在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以“行政推動、校際聯合、片區聯動、研訓合一”為主旨的三大教研片區(早陽片區、前進片區、共進片區)有力的推動了全鎮教育科研進入快速、高效軌道。一篇篇教學論文、一個個課題、一冊冊研修成果都是全鎮廣大教職工智慧的結晶;通過送教促培、示範引領、科研創新,該鎮近年來先後湧現出市、區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賽教一等獎40餘人次,一個個殊榮都飽含了全鎮廣大教職工的辛勤和汗水。他們正在全鎮各個學校,用行動詮釋著名師引領作用。廣大教師為了學生上好學,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左灣教學點教師曹德遠堅守這所高山上的學校30多年,不計個人得失教書育人,如今這裡還有一個學生,他依然不離不棄用心教。共進九年制學校年輕女教師張米產假還沒休完,得知學校教師緊缺,她毅然返回學校給初三學生上課,晚上懷抱嬰兒給學生改作業和考卷,內心無怨無悔。諸如這樣的好教師在早陽鎮的各個學校裡都能找到,是他們撐起了鄉村教育的一片藍天。

唱響教育質量主旋律,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是早陽鎮教育工作的追求目標。他們堅持以人為本,挖掘內部潛力,不斷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夯實常規管理。通過培養打造專家型、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積極推進新課改,踐行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合力育人機制蔚然成型,養成教育的持續深入營造了寬鬆和諧的校園新氛圍。該鎮各校秉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有力見證。“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體藝“2+1”項目開展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早陽、龍泉、石灣、九里、譚兆、松樹埡等教學點的趣味運動會、小製作點燃了農村小規模學校學子的希望之火,他們將在這裡展翅欲飛。一張張市區級比賽的獲獎證書、一封封省級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一張張喜報更是全鎮廣大教職工辛勤汗水的最大回報。

春華秋實,碩果盈枝。教育均衡發展帶給了早陽教育全新的變化,不但讓這裡的孩子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而且早陽教育也收穫了許多。共進、早陽九年制學校先後榮獲“安康市五星級美麗新校園”、市、區級“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素質教育優秀學校”等殊榮,東方嶺、包河小學先後榮獲“漢濱區小學教育質量先進學校”,特別是早陽、前進九年制學校連續6年榮獲“漢濱區初中教育質量先進學校”。該鎮的初中教育質量也一直居於漢濱區前列,先後有120餘名學生升入省級標準化高中--漢濱高中,這一個個榮譽、一塊塊獎牌,無不呈現出早陽教育在均衡發展中的累累碩果。

東風吹來滿眼春,潮起正是揚帆時。站在新的起點上,早陽教育在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征程上,正一路高歌,砥礪奮進,譜寫著新的樂章。(楊居平 陳耀選 張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