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文地理丨祕境之旅——達里雅布依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點擊上方藍字“新疆人文地理”可以訂閱!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走過一座遙遠的城池,用影像為心中的感動立碑……

掠過一抹遠鄉的風情,用最真誠的文字題寫碑文……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一條源自崑崙山古冰川、融雪的寬闊大河孕育出一片獨立支撐“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漠腹地的綠洲,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族群在這片曾經與世隔絕的秘境依河而居,生生不息 , 頑強地生存。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這個族群的前世來自何方,可探尋他們的今生,你會發現生活在秘境之地的他們與自然相處得那麼從容。當地人稱這條飄忽不定的河流為克里雅河,與河相伴的族群人喜歡稱自己是克里雅人。

這裡曾經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通古孜巴斯特”(意為野豬活動的地方),當地人又稱它為“大河沿”。19 世紀,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發現了克里雅人,限於當時的傳播手段,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及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並未因他的發現而讓此地變得喧囂起來。在這幾乎與世隔絕的大漠腹地,克里雅人一直被視為“來歷不明”的族群繁衍生息著。

直到上個世紀 50 年代末,新疆于田縣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了高級合作社,1989 年成立了中共達裡雅布依鄉黨委和鄉人民政府(下設獸醫站、醫院、糧站和胡楊林管理站),這標誌著現代文明開始走進這片神秘之地,克里雅人由遊牧走向定居。

如今的達裡雅布依鄉,稱得上是中國第一鄉,雖然全鄉只有1 300 多人口,近 200 戶人家,但鄉轄面積達 15 344.6 平方千米。克里雅人世世代代散居在蜿蜒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克里雅河之畔,用“河畔人家”來形容克裡雅人的生存狀態其實最為恰當。歲月更迭、斗轉星移,這片不老的綠洲,這條激昂的河流,這片多情的沙漠,見證著這個族群的生生不息,令我神往不已。

去年深秋的一個黎明,我和影友一起啟程前往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的達裡雅布依。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大漠深處的風景

那天,我們一行 12 人凌晨從於田出發,歷時 12 個小時,行駛240 餘公里,行進在克里雅河古河床,翻越茫茫塔克拉瑪干大漠,歷經艱辛,終於在落日時分抵達位於塔克拉瑪干腹地的秘境——于田縣達裡雅布依鄉所在地大河沿。這裡,也是新疆境內唯一不通公路的鄉。大河沿,是達裡雅布依鄉政府所在地。從同行的攝影師王萬英攜帶的地圖上看,這裡距離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第一條沙漠公路“塔中”直線距離僅 80 餘公里,大河沿地處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的腹地。抵達大河沿,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直刺青天的移動通信塔,

經過 12 個小時艱難跋涉的夥伴們頓時異常興奮……

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很難相信在這“死亡之海”的腹地,能有這麼大的一片綠洲。胡楊、紅柳、梭梭、蘆葦……鬱鬱蔥蔥,望不到邊。

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很難相信,一條寬闊多情且任性的河流從崑崙山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奔騰300多公里,孕育出這片“世外桃源”後,完成了她生命的絕唱。

傍晚的陽光撫慰著達裡雅布依,撫慰著依河而居的 200 多戶人家,撫慰著這裡的“大十字”街頭,撫慰著高聳雲天的通訊塔。相對於達裡雅布依鄉村民世代形成的散居狀況,鄉政府所在地的大河沿無疑就是這大漠腹地的一座小小的城。漫步在這被大片胡楊林簇擁的平緩沙地,鄉小學、幼兒園、衛生院、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小超市、餐館、家庭旅店、油庫、光伏發電站及移動公廁和幾十戶村民家的庭院,都鑲嵌在這被稱為“大十字”的方圓1公里多的空間裡。我們嗅著烤紅薯誘人的香味,伴著克里雅人和藹的笑容及孩子們“你好”的問候聲,走入那條不長的、燈火通明的“大十字商業街”。

這大漠深處的風景,令人驚喜,令人心醉。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鄉村風情畫卷

依河而居的克里雅人,用極簡的生活方式與自然契合,形成了克里雅獨有的原生態,“耙子房”是達裡雅布依典型的傳統民居。這裡只有漫漫黃沙,沒有泥土和石頭等最原始的建材,克里雅人的先民們就用他們的智慧,因地制宜修建起了這種用大漠中的灌木紅柳枝編織成的“笆子房”,再取來含有泥土的河泥與雜草、胡楊樹枝葉攪拌後砌抹在牆體上,使之密封,起到防風沙和禦寒的功能,這種笆子房住進來冬暖夏涼。

抵達達裡雅布依鄉的第三天早上,得知鄉里組織村民在幾公里外的克里雅河畔築堤壩,我們沿著清晰可辨的車轍在胡楊林中、河岸、河床上跑了 20 多分鐘,也趕到了勞動現場。

這是一片碩大的裸露河床,陽光下魚鱗般的淤泥與沙礫閃爍著耀眼的光斑,肆意流淌的克里雅河在這片寬闊的河床上改變了流向,朝著塔克拉瑪干大漠深處而去。為了確保來年春季有充足的水灌溉大漠腹地的這片綠洲,鄉里每年都會組織村民在這個族群的先民們選定的河床上,修築1公里長、1米多高的蓄水大堤。

百餘名村民揮動著砍土曼在河床上勞作著,他們幹得起勁而認真。鄉幹部告訴我們,由於達裡雅布依鄉地處沙漠腹地,大型挖掘機械是給多少錢都不願意進來的,多少年來,村民參加修築灌溉大堤的集體勞動,也就成了約定俗成。對於這項工作大家都非常積極,因為生活

在克里雅河流域的人們都知道,這片綠洲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每週一,鄉政府都要在大院內舉行升國旗儀式,這一天似乎已經成為達裡雅布依的一個節日。

一大早,男人們身著整潔的服裝,女人們更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從各自遠近不一的家中出發,匯聚在這裡。

國歌響起的時候,國旗在直插藍天的旗杆上緩緩升起,參加升旗儀式的克里雅人滿臉肅穆地高唱著國歌,他們很多人能用國語唱國歌。大漠腹地的鄉村小學在達裡雅布依鄉,最平整最大的院落是學校,最好的建築也是學校,體育設施最全最完善的還是學校。來自全鄉的 48 名孩子在這裡讀完三年級後,就全部進入縣裡的寄宿制學校繼續學習。

在這裡,我們認識了六位從縣裡來這裡支教的志願者,他們全部畢業於專業師範院校,為了大漠腹地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放棄縣城相對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來到這裡用知識豐富著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性格開朗的老師瑪依拉很快就跟我們混熟了,還悄悄告訴我們,那個小個子的校長對教學和學校的秩序管的很嚴很嚴……

在達裡雅布依那片廣袤無垠的沙丘間及河岸邊行攝的日子,最愉快的莫過於與當地的孩子們交流,此外就是記錄克里雅人的生活狀態了。同行的攝影家高龍起、丁建斌、徐慶江、張強年、白新建、車靜、楊志俊、季節文書、王軍、王萬英還熱心地紛紛為學校和鄉幼兒園的孩子們及依河而居的克里雅人家拍照留念,並且當場將照片打印出來分送給孩子們和老鄉們。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香飄四溢“庫買其”

進達裡雅布依之前,就有熱心的朋友向我推薦克里雅人最具特色的麵食“庫買其”。聽朋友對“庫買其”的形容,我簡直是垂延欲滴。

一日,基本完成了當天的拍攝後,我們一行人遊蕩在“大十字”街頭看景,一位經營家庭客棧的維吾爾族女人向我們兜售她家的餐食,她開價 150 元,為我們做一個帶一公斤羊肉餡的“庫買其”,我當即同意了。這個女人手腳麻利,在灶臺上生火的同時,和麵、切肉、醒面兩不誤。不一會兒,揉好的麵糰就被她攤成了兩張大大的薄餅,將切好的肉丁平攤在麵餅上,再蓋上另一張薄面餅,像包餃子似的沿邊捏褶,“庫買其”便做成了。

“庫買其”最具特色的當屬它的烘焙燜制過程。胡楊木燃成炭火,將灶臺上的黃沙燒得滾燙,分離開炭火與沙子,將做好的“庫買其”放置其中,再用沙子掩埋烘焙燜制,大約 30 分鐘後,麥香混合著肉香便霸道地在透光透風的灶房裡橫衝直撞。撩開沙子,“庫買其”被加熱的黃沙烘焙成金黃色,散發出的香味也更加濃郁。將出爐的“庫買其”拍打、吹擦乾淨,再用刀分割裝盤,一道美食就呈現在我們面前。

同行的攝影家白新建老是記不住這道美食的名字,攝影家徐慶江便用天津話調侃道 :“庫買其”奏是那肉餅子……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暖男阿布都熱合曼

認識阿布都熱合曼·買買託乎,其實很偶然。阿布都熱合曼·買買託乎住在距離大河沿 70 多公里、距離卡子近 50 公里的克里雅河邊。依河而居的克里雅人都是這樣,一家一家都相隔幾公里遠。

那天我們的車輛因故障恰巧停靠在阿不都熱合曼家的院落邊,帥氣的他出現了,話語不多,卻有求必應,在我們等待救援需要住在他家時,他默默地安排好,默默地在入夜前變戲法似的為我們拿出了幾套嶄新的被褥,又默默地搬來許多柴火燃起爐火讓我們禦寒……那個晚上,阿不都熱合曼把家交給了我們,他要回他自己的家看看,一番連著比劃的艱難交流之後,我們才明白,這個家是他母親的家,他自己的家在距離這裡5公里的河岸。

阿不都熱合曼的兩個孩子都在縣城寄宿制小學讀書,阿不都的母親和妻子都去縣城照看孩子了,留下孤獨的他,要操心200多隻羊和遊蕩在沙漠裡的8峰駱駝和兩個家,還要操心著把晾曬好的大芸換成錢……

第二天,太陽昇得老高了,阿不都熱合曼才騎著摩托回到我們身邊。得知我們帶的食物已經“彈盡糧絕”,他趕忙和麵、劈柴生火,給我們油炸了一大盆“庫買其”。我伸出大拇指稱讚他的手藝,他樸實俊朗的臉龐上流露出幾分得意。當阿不都熱合曼和許多克里雅人一樣,默默地坐在屋前的小床上眯著眼睛曬著太陽時,我分明看到了一份淡然、一份恬靜、一份超脫……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阿黃的故事

從抵達達裡雅布依的第一天開始,一隻黃色小狗就整天跟隨著我們,同行的攝影家徐慶江親切地叫它阿黃。

阿黃是我們在達裡雅布依鄉見 到的唯一的一條狗,溫順的它時而低眉順眼,時而搖頭擺尾又略顯羞澀地纏繞在我們身旁,無形中似乎也成為我們團隊的一員,我們走到哪裡它就歡快地跟到哪裡。

那天鄉里組織村民去5公里外的克里雅河修築堤壩,得知這個消息我們驅車前往拍攝。沒想到阿黃居然也飛奔著尾隨著我們的車來到拍攝現場,看著氣喘吁吁的阿黃,我們好生感動,攝影家徐慶江鄭重地對阿黃許下承諾:我回到鄉上一定給你一斤肉吃。

次日,我們在住宿的小客棧宰了一隻羊,大家把碎肉和小骨頭都留給了阿黃。看著阿黃心滿意足地啃著骨頭吃著肉,我們都很開心。

我們給的肉和骨頭太多了,阿黃根本就吃不完,聰明的阿黃竟然把吃不完的肉和骨頭刨坑埋了起來,又用前爪扒拉來胡楊樹的落葉蓋在上面做了偽裝。

待我們結束在達裡雅布依的拍攝,準備返回于田縣那天,看著我們裝車,阿黃似乎也明白了什麼,它焦急不安地圍著我們的車直轉。徐慶江走近阿黃想撫摸它告別,可阿黃搖著尾巴走開了,好像在和我們鬧彆扭。它和我們保持了一段距離,臥在那裡默默地、哀怨地看著我們……

出發了,在起伏的沙丘和河道上行駛了20多公里後,我們停車拍攝,突然發現阿黃居然飛奔而來!看著這情景,我的眼眶溼潤了。

任徐慶江怎樣驅趕,阿黃都不肯返回。我們又驅車行駛了近60 公里,由於車輛故障停在一戶農家院落前等待救援,不承想,一個多小時後,阿黃又出現在我們面前!

看著阿黃疲憊的樣子,我們的內心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被深深地感動了。徐慶江趕緊討來一碗井水給阿黃,喝過水的阿黃疲憊地躺在沙地上,沐浴著塔克拉瑪干大漠上空的暖陽,一直看著逗留在農家的我們,靜靜地看著我們,看著,看著,它安詳地睡著了……

此次秘境之旅結束了,可是我們的心,還留在達裡雅布依……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李忠鳴

要把一件事說的有滋有味,得要慢慢地說,不能著急,這樣才能體察人情物理,審詞定氣,從而提神醒腦,引人入勝。

新疆人文地理丨秘境之旅——达里雅布依

編 輯:鴻 韜

攝 影:李忠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