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廣州?新版城市總規草案揭示其在中國的超級地位!

摘要:無論從城市總規編制進度、國際化定位,還是城市和人口體量看,廣州都舉足輕重

唱衰廣州?新版城市總規草案揭示其在中國的超級地位!

撰文|張銀銀

時間過得真快,春節假期就這麼結束了。今天開始,槓桿遊戲滿血迴歸,希望各位杆友一如既往支持我們。

“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廣州本地媒體說,這句話內涵深遠,前者凸顯廣州宜居與人性化,後者彰顯廣州國際範。

這就是廣州最新的城市野心,緊隨京滬步伐。

2月25日,我的假期尚未結束,就被廣州最新版城市總規草案刷屏。

儘管經濟總量被深圳超越,但廣州從綜合實力上說,依舊是我國最舉足輕重的幾座城市。自然,廣州的城市總規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今天,槓桿遊戲就來談一談。

1、即便只看各大城市2035城市總規編制進度,也會發現廣州在國內的超級地位

2017年,我國前十位的城市中,以2035為目標年的城市總規,只有北京、上海獲得批覆。

這兩個城市,也是迄今為止,超大城市中,最早獲得新一輪城市總規批覆的。

從城市發展、人口管理迫切性上說,京滬確實也是新版城市總規編制,最需要的城市。而從批覆順序上說,也很有趣,先是北京,接著上海。

而現在,廣州發佈最新版城市總規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從時序上說,也是蠻有趣的,廣州第三。公開報道顯示,深圳也在編制最新的城市總規。但進度不如廣州,迄今為止尚未發佈總規草案。

有趣的是,成都以2035為目標年的城市總規初步方案,2017年11月發佈了,公開徵求意見。

成都給自己的城市戰略定位為:四川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當然,最終何時獲得批覆,獲得怎樣的定位,還有待國務院說了算。

從措辭上看,成都方面的表述是,新一輪的城市總規《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初步方案已經編制出爐。

而廣州則很直接,開張名義,《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已經編制完成。

從字面看,雖然成都先徵求意見,但廣州的總規編制進度可能更快。下一步,廣州可能就是報批了。

更有趣的是武漢,2016年,武漢媒體就稱,該市2030年城市總體規劃獲國務院受理,不過,迄今沒有批覆。從下文可知,估計得按照以2035年為目標年限修改。

槓桿遊戲注意到,廣州不僅被住建部列為全國15個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試點市之一,而且是國土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試點城市。

唱衰廣州?新版城市總規草案揭示其在中國的超級地位!

圖1.新一輪土地利用總規試點城市 圖片來源|國土部

2017年底,上海最新城市總規獲批。此前一般認為,上海最新城市總規年限為2016-2040年。甚至在2016年公示和上報時,媒體一直是這麼說的。

但國務院批覆最新版上海總規時,卻調整為2017—2035年。(詳見《國家中心城市已經過時?上海要做卓越的全球城市!》,2017年12月26日)

時間上的調整,是因為現在要求多規合一。而城市總規,畢竟是以土地和人口為基礎。

此前,我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自2008年批准實施,將於2020年到期。而2018版土地利用總規編制,以2035年為規劃目標年,展望至本世紀中葉。

所以,我們看到,已經批覆的北京、上海也好,正在編制的廣州、深圳、重慶、成都也罷,最新的城市總規編制都將2035作為目標年。

注意上圖1, 我國GDP(準)萬億城市中,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寧波、武漢、長沙、廣州、成都,被國土部列入了新一輪土地利用總規試點城市。

足以見得這些城市的舉足輕重。

深圳是多規合一施行較早的城市,且市域面積在萬億城市中最小,沒有列入試點不奇怪。而天津、瀋陽沒有列入……

2、從城市定位看,廣州緊隨京滬的全球步伐,深圳、重慶、成都國際化目標都不如廣州全面

北京說,要做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上海說,要做卓越的全球城市;廣州說,要做活力全球城市。

廣州緊隨京滬的步伐。

具體而言,最新版廣州城市總規草案定位廣州,除了過往的廣東省省會,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要做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外,還提出“逐步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

唱衰廣州?新版城市總規草案揭示其在中國的超級地位!

圖2.廣州目標願景與城市性質 圖片來源|最新一版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草案

在國內,敢提出如此高定位的城市,槓桿遊戲認為,京滬廣以外,恐怕也沒別了。

在國際化方面,深圳、重慶、成都過往的相關表示,通常只是個別單項國際化、全球化目標定位。

比如深圳主要是科創方面,世界級;重慶要做國際大都市,綜合交通樞紐方面,定位國際級;成都也是綜合交通樞紐方面,定位國際級。

而廣州則是,在交通、商貿、交往、科技產業創新方面都立志要國際級。

遠景方面,上文所述,如成都2035年城市總規初步方案,也只提出2035年,高標準全面建成國家中心城市。成為“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成渝世界級城市群基本形成。

直到2050年,成都目標,邁入可持續的世界城市行列。建成國際運籌中心、國際創新中心、國際文化中心。

這和廣州顯然2035目標,顯然不是一個量級。

要實現這一切,當然要有基礎設施支撐。

唱衰廣州?新版城市總規草案揭示其在中國的超級地位!

圖3.2035年,廣州世界級空港、海港、鐵路樞紐目標 圖片來源|最新一版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草案

2035年,廣州世界級空港、海港、鐵路樞紐目標為:廣州航空樞紐設計年吞吐能力1.2億-1.4億人次,國際航空旅客中轉率35%以上;廣州港貨物年吞吐量7.5億噸,集裝箱年吞吐量3600萬標準集裝箱。廣州鐵路樞紐運量超3.97億人次,貨運量超0 .77億噸;建成2000公里左右的城市軌道網絡。

無論深圳、重慶還是成都,這幾方面無論現在還是2035目標,顯然都不如廣州。

當然,羅馬不是一日建成。廣州提出了分階段目標。

唱衰廣州?新版城市總規草案揭示其在中國的超級地位!

圖4.廣州城市定位分階段目標 圖片來源|最新一版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草案

如上,廣州提出,2020年高質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兼具實力、活力、魅力的美麗宜居花城;

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成為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宜居水平達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

2050年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實現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越性,富裕文明、安定和諧、令人嚮往的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3、人口規劃方面看,廣州是我國前幾的超級城市

承載人口的主要是城市。此次廣州總規草案,提出了廣州主城區擴容,番禺廣明高速以北納入了廣州主城區。

於是我們看到,2035年,廣州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同時按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

唱衰廣州?新版城市總規草案揭示其在中國的超級地位!

圖5.廣州城市空間網絡體系 圖片來源|最新一版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草案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廣州新版城市總規草案,這還是廣州控制人口規模、優化人口布局之後的計劃。確實,目前廣州常住人口1400來萬,年增加四五十人,人口吸納、吸引能力很強,還有進一步做大城市和人口體量的可能。

人口布局上,為了疏解人口和開發新區,此次總規草案,廣州提出,2035年,南沙常住人口200萬,而目前為六七十萬。

槓桿遊戲注意到,南沙被列為廣州主城區之外,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從投資角度而言,值得關注。

回到各大城市人口體量方面。

2035年,北京目標是2300萬人以內,上海2500萬左右。

成都2035年城市總規初步方案,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控制在1360萬。

深圳2035年應該和廣州差不多,也是2000來萬人。

大重慶轄區面積大,不能作為單一的城市來比人口。以重慶大都市區21區(主城9區+12郊區)作比,目前1900萬人左右,2035年應該也是2000多萬人。

天津目前1600萬人左右,如果發展不出現嚴重問題,2035年應該也是2000來萬人。

這是目前我國人口體量最大的7座城市,未來可能也是他們。

如上所述,北上廣深、重慶、天津、成都,應該就是中國單一城市人口體量最先達到2000萬量級的幾個。人口就是生產力,往往也是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所以,從人口角度而言,無論怎麼說,廣州未來當之無愧,依舊是我國位列前幾的超級城市。唱衰廣州的聲音,完全是無稽之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