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扎堆放鬆調控,房價上漲周期再次開啓?

摘要:面對調控鬆動,是放任還是明確底線,考驗的不僅僅是智慧,更是中國經濟的未來

二線扎堆放鬆調控,房價上漲週期再次開啟?

撰文|張銀銀

這幾天一些城市放鬆調控的新聞刷屏,各界都很關心。

有的是關心自己投資的房產,是不是這麼快就迎來大賺模式;還有的作為剛需,感覺自己又被調控的決心戲弄了,擔心更買得起買;也有的關心經濟和金融風險,調控要再次虎頭蛇尾,資產泡沫和金融風險豈不是繼續累積?

對了,還有不知道算好還是算壞的消息:時隔8個月,還堅持留在這一行的中介經紀人臉上開始有了些許笑意。通州二手房跌回“4萬元時代”,北京成交量止跌回暖。

近期,一些城市放鬆調控,到底意味著什麼?接下來調控放鬆將呈燎原之勢,房價再次開掛?就這些問題,槓桿遊戲今天做個分析。

二線扎堆放鬆調控,房價上漲週期再次開啟?

1、部分城市放鬆調控,會不會大面積蔓延?

首先需要判斷的是,一些城市的調控是不是鬆動了,搞清楚這一點,才好說接下來調控放鬆會否蔓延、擴大化。

沒錯,肯定是放鬆的。但放鬆的時間節點倒不是這次蘭州開始。之前大家就注意到,以人才爭奪戰之名,成都、長沙、濟南、鄭州、武漢等城市放鬆了購房限制——有的已經好幾個月了。

一些城市不僅解構了嚴厲調控,甚至還給特定人群購房補貼。對此槓桿遊戲此前也寫過文章。對了,為什麼我覺得叫解構了調控,因為一個城市主要的剛需購房群體其實就是大學畢生,如果對這個群體解禁,嚴厲調控當然也就瓦解。

這些參與人才爭奪的強省會,都放鬆了調控,蘭州還有啥理由在那兒死磕?

二線扎堆放鬆調控,房價上漲週期再次開啟?

在《放鬆調控的這幾座城市,背後隱藏著一個共同真相》(1月8日)一文中,槓桿遊戲分析了,蘭州無論財力、賣地還是城市發展層次,在省會中都不靠前。而要發展,哪都需要錢,更不敢把地產往死里弄!

這幾個月的幾次大會,雖然每次定調樓市“不是用來炒的”,但有一點,這些放鬆調控的城市都沒亂來——中央要求差別化調控的調子。

是啊,開放的基本是剛需,差別化嘛。

既然數個城市在剛需這一點上已經鬆動,那麼接下來,可以預料,如果中央不要求加碼,更多城市調控放鬆基本是大概率事件。

從地方到開發商,到各個工業門類、環節,以及就業,都離不開房地產輸血,不放鬆不行啊。這就是土地財政、深刻影響我國經濟的現實。

何況,別人都放鬆,你不放鬆就是傻。大家都會試探。

2、放鬆調控是否意味著房價再次啟動大漲模式?

放鬆不怕,怕的是沒有底線,終結調控!更多城市放鬆後,本輪調控等於結束,房價再次啟動?

首先要判斷的是,調控是否結束。在槓桿遊戲看來,目前來說,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不允許調控立馬終止。也就是說,調控還是要繼續,只是一些嚴厲的政策退出,對剛需會更友好。

至於是否再次啟動大漲模式,是否又鼓勵了“炒房”,我是這麼看的,基本不會。除非我們經濟滑坡嚴重。

是否大漲,槓桿遊戲覺得最重要的是貨幣政策。房價現象,根本沒啥高深道理,就是錢多了,要找地方。自然,城市越大、經濟越發達、需求越多的城市,漲得越歡,炒得越厲害。

而目前,聯儲加息縮表繼續,歐洲經濟恢復不錯,歐央行貨幣政策迴歸正常有望,我們沒理由貨幣放水,也不敢輕易放水。

二線扎堆放鬆調控,房價上漲週期再次開啟?

此外,2017年主要一二線城市的土地供應是不錯的。如果正常進度開發、開盤,2018、2019年的供應都是相對有保障的。

最後我才說調控政策對房價的影響。上述兩點,特別貨幣因素是綜合決策的反映,貨幣沒有大放水,政策也不會大鼓勵。

回憶過去多論調控放鬆、房價啟動,哪一次不是降息、降準,然後鼓勵大家入市、“去庫存”。

目前就業也還不錯,經濟沒到要救的地步。地產給點小陽光,應該也就可以。

綜上,貨幣沒空間,貨幣政策穩定中性,甚至略微偏緊,那麼大漲理由不成立。那些鼓勵入市炒房的,怎麼說當然也都有理由,前提是你得負擔得起暫時的資金成本。

未來肯定要漲,但不是當下,你就得拿錢扛。扛不住就沒法玩,畢竟投資和剛需不是一個邏輯。

二線扎堆放鬆調控,房價上漲週期再次開啟?

3、又想資產泡沫安全,又想略微放鬆調控,還想建立長效機制,逐步減輕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可行否?

這個答案很難回答。

道理大家都明白,泡沫不敢也不能刺穿,外匯壓力在那裡,土地財政不是說不玩就可以不玩,那麼多債務咋弄?

可長效機制也不是一天可以建立起來,能做的就是在房價暴漲的時候加碼調控,平穩一點時又放鬆一點調控。用時間爭取空間,同時換取更多時間。

二線扎堆放鬆調控,房價上漲週期再次開啟?

以前我們曾決心搞更多保障房,特別是後期決定學新加坡,以公租房為主。後來庫存多了,於是棚改代替了那一輪“長效機制”的辦法,還加大貨幣化補償推廣。

結果就是大家看到的,又是降息、降準,又是鼓勵為國買房,憑什麼不漲?

當然,時間到底是被浪費,還是真的利用好了,誰也說不好。畢竟,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困難。結果只有留給未來。

槓桿遊戲擔心的是,在“調控-放鬆-刺激-暴漲-調控”中循環往復。這樣的結果是每一輪看似都努力了,但最終敗下陣來,資產泡沫風險越來越高;每一輪看似都下了決心,但敵不過現實,最終炒房成為信仰,金融風險累積。

應該說,這一次的決心也是很大的。面對調控鬆動,是放任還是明確底線,考驗的不僅僅是智慧,更是中國經濟的未來。

歡迎各位杆友關注“槓桿遊戲”的備用號“泡沫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