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罕見歷史老照片,這裡曾叫「葉挺市」


鹽城,隸屬於江蘇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中部,江蘇省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

鹽城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為鄰,西北與淮安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物產富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鹽城是江蘇沿海地區新興的工商業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鹽城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塗、最廣的海域面積,同時也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在沿海灘塗上建有麋鹿和丹頂鶴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東方溼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可以說這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1946年鹽城城區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其餘郊區改名為葉挺縣,1949年恢復鹽城原名。

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民俗文化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範疇。鹽城也是淮劇主要的發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