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活越好的三個標誌

發現身邊的年輕人越來越佛繫了。

習慣了將就湊合,動不動就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覺得只要做到這樣“不爭不搶,不喜不悲,無慾無求”,就會越活越好。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一個越活越好的人,一定會有以下3個標誌

0 1


不再將就

意識到自己值得更好的

有次和閨蜜逛街,她看上了一條裙子,喜歡得試了又試,但是最後還是掛回到了貨架上。

我很好奇:“喜歡就買啊。”

她悻悻地搖搖頭:“要1000多塊呢!算了,我買條便宜的穿穿得了。省點錢吧。”

其實閨蜜月薪一萬多,並不是負擔不起這條1000塊的裙子,而是她習慣了對自己儉省。生活中很多像她這樣的人,總覺得不能太浪費,要買點便宜的。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究竟什麼是浪費?什麼是便宜?在那些真正追求生活品質的人眼中,退而求其次的都是浪費。

你很喜歡那款1000塊的裙子,但是你覺得不就是條裙子嘛,買那麼貴的幹嘛,反正都一樣穿,省點錢多好,於是你買了200塊的那條。再後來,你要買鞋子,你想反正我裙子才200塊,買雙差不多的就行啦,於是上網淘了一雙一兩百塊還包郵的,以此類推,你買所有的東西都是差不多的就行啦。於是,你的生活一次將就 ,以後就會事事將就。

其實,真正的有錢是賺出來的,絕不是省出來的。更重要的是,每一次你花的錢,都是在為想要的生活做積累,是在為美好而精緻的生活體驗付費,你也會在追求生活品質的過程中意識到,你值得更好的。

當你不再將就,意識到自己值得更好的東西的時候,就是越活越好的第一個標誌。

越活越好的三個標誌

02


意識到和別人的差距

不斷學習、提升自己

發現身邊很多人都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而且懶得改變。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同事幾個人想一起報個英語口語班,一起提升一下英語口語水平,就順便問了一下同事小李,要不要跟我們一起。

結果小李非常反感:“你天天出國麼?再者我又不是天天見外國人,學什麼英語口語,我根本用不著。我才不學!”

結果最近公司有個很好的項目要安排人去德國,按理說小李做的那個崗位理應他得到這個機會,但是他別說口語了,英文單詞都看懂不幾個,畢業後再沒學習過英語的他,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別的同事出國了。

他一陣唏噓,還發了朋友圈感慨,說自己不得不承認舒適圈待得太久了。

和小李相反,我們的同事林姑娘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

有次外出團建,她不會游泳很多水上活動都沒法參加,於是她默不作聲地報了游泳課,利用上下班的時間去學習,兩個月後,不僅學會了游泳,還鍛煉出來一副好身材。

公司前臺基本上每隔一個月就能看到她買書的包裹,還能在她朋友圈看到她每天寫的讀書總結和心得。

忍不住問她:“你是怎麼做到一直在進步,一直在學習的呢?”

她笑著說:“因為我知道,我和別人有太大的差距,必須保持危機感,不斷地努力提升自己,不然機會來的時候,我擔心自己把握不住。”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並不斷學習進步的時候,就是她越活越好,越過越優秀的表現。

越活越好的三個標誌

03


學會情緒管理

懂得取悅自己

當下很流行一個詞——“喪燃”。意思是說很多年輕人都在一邊很喪一邊很努力地生活工作著。

週末聚餐的時候,朋友說她現在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了:有的時候覺得自己脆弱地一無是處,什麼都做不好;有的時候,又非常強大,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好。

她並不是個例,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

經常看到有的人,為了完成一個項目連熬六七天,在下一個週一徹底崩潰,不想上班,什麼都不想做;

也經常遇到有的人不會休息,不會放鬆,公司到家,家到公司兩點一線地日復一日大半年;

也很常見有的女人生了孩子,就天天圍著孩子轉,自己蓬頭垢面,孩子一哭就抓狂……

其實,生活和工作對每個人都是一種消耗,不管是體力還是精力。當你長此以往處在一種繃緊了弦的狀態下,你的情緒就變得很脆弱,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擊潰你。

而真正聰明的人,懂得在兵荒馬亂的生活中,取悅自己,不斷地給自己補充能量。

越活越好的三個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