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第二╳半價」長期可做|開店筆記

這個是很普遍的活動,下面這個圖大家應該經常可以看得到,麥當勞和肯德基的甜品站常年都是第二份半價。

如何讓“第二╳半價”長期可做|開店筆記

甚至連醫院也用起來了這個活動,看看下面這兩個宣傳單頁,就知道第二杯半價的理念是隨處可用的。這兩個廣告在互聯網上傳播得非常廣。畫面感是不是很強。

如何讓“第二╳半價”長期可做|開店筆記

如何讓“第二╳半價”長期可做|開店筆記

如何讓“第二╳半價”長期可做|開店筆記

我新店開業後有一段時間也是做第二份半價,先是全場第二份半價,後來是指定產品第二份半價。

說這個話題時因為晚上社群裡一位老闆提到了他這段時間在做這個活動,但是做了幾天發現不能再繼續了,壓力大是因為成本壓力,感覺做這個活動不掙錢。

這個活動整體相當於七五折,它有兩個好處:

1,提高了客單價,讓營業額增加。即使不考慮因為這個活動增加了客流量這個因素,如果只是平時的客流量,營業額也會因此增加不少。營業額增加後,會平攤固定成本,所以即使毛利降低了,淨利潤也可能增加。

2,第二份產品可以相同的產品,也可以不同產品,規則是商家定的。選擇相同產品,也許可以處理庫存,選擇不同產品也許可以促進新品銷售,或者推廣沒有被接受的產品,給顧客一個低試錯成本機會。

那麼,我們要談探討的是,如何可以像麥當勞肯德基一樣,讓第二份半價常年四季都可以做?

答案是從定價開始。

他們在定價的時候就考慮了一款產品的推廣策略,把活動的費用加在了價格裡。所以,你看上面麥當勞的廣告上是不會放品價格的。

一個產品通常的定價=成本+目標利潤,這種方法也是現在大部分老闆採用的方法。不過,這種方法弊端很多,上面提到的社群裡這位老闆為什麼做起來有壓力,而麥當勞做起來沒壓力,就因為這位老闆定價沒有考慮到後期的運營策略。

所以,定價的時候更好的辦法是把做活動的費用也考慮進去,這個不簡單,因為這意味著定價不再是單純的定價了,而是要全盤考慮後期的營銷策略和推廣策略,難度大了很多。麥當勞甜品站能夠長期做第二份半價就是一個很牛逼策略。

還有一種常見的策略定價的例子就是引流產品定價,把某一個產品定價得很低,通過這個產品來吸引顧客進店,引流產品定價也是被廣泛運用的一個策略,比如汽車都有高中低配,低配的價格通常很低,通過低配吸引顧客關注這個車型,大家看著看著就覺得高配不錯,最後買了高配。

事實上,如果理性分析,就可以發現低配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因為廠家利潤最少。一個店的引流產品也往往利潤很少很少,按照一般的定價方法,是難以理解的,但如果把老闆的競爭策略聯繫起來考慮,一切就符合邏輯了。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