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聽過《成都》,但是你未必聽過《一幅畫》

最近心裡特別煩躁,也許是生活節奏太快,加班太多,朝九晚九的生活,沒辦法搞IT的就這樣,很多人只知道IT高工資,卻不知道他們背後付出了多少。

然後在週末看了董卿組成的《朗讀者2》,節目挺正能量的,但是到節目末尾時,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一開嗓音就被震撼了。

也許你聽過《成都》,但是你未必聽過《一幅畫》

首先談談我第一次聽的感覺,看時覺得是一首民謠,而且是一首慢歌,非常適合最近我心裡苛求的反差慢節奏。

像一個朋友說的那樣,有些歌聲是讓耳朵懷孕的,然而這樣的歌聲確實有這樣的功力,不是浮誇。

也許你聽過《成都》,但是你未必聽過《一幅畫》

它不像《成都》那樣詞沒,意境沒,再我看來它是另一種美,它聲音非常穿透。令人很嚮往的感覺。聽這種歌聲確實給人一顫的感覺。後來,我百度了一下知道片尾曲叫《一幅畫》

也許你聽過《成都》,但是你未必聽過《一幅畫》

而唱歌彈鋼琴的老者是胡德夫,臺灣民謠之父,莫笑我見識淺薄,有些美好的東西就是在等待一雙雙發現的眼睛。後來為了把《一幅畫》五六遍,到後來我上癮了,我貪婪的把胡德夫先生的歌曲作品全停了,不止一遍。

也許你聽過《成都》,但是你未必聽過《一幅畫》

最後我在QQ音樂裡的最喜歡裡開設了胡德夫的專欄收集。把《最最遙遠的路》,《美麗島》,《美麗的稻穗》,《少年中國》全部收集了。

胡德夫,出生於臺灣台東的原住民民歌手,臺灣民歌運動、原住民運動的先驅之一。有一個用靈魂歌唱的歌者。他曾經說過,沒有什麼東西比音樂更純潔的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