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千年丹都,繁华落尽,举步维艰

转型发展,凤凰涅槃,再展雄风

「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万山区旅游扶贫典型在全省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上交流。

7月16日,贵州省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在黔东南州从江县召开。铜仁市万山区政府就旅游扶贫工作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是什么让曾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交出了成功转型的优异答卷,是什么让曾经“逃离”的人们笑颜归来?

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1

2009年,万山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予以重点扶持;

2

2011年,万山撤销特区,改设万山区,融入铜仁市城区发展,万山发展的加速度,就此形成。

3

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万山区专门作出了“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批示。

「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此后,万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统筹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一区五地”部署,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按照“五步工作法”,不断挖掘资源潜力、创新发展路径、培育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呈现出“持续井喷”之势,成为旅游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变废为宝挖掘旅游潜力

「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盛夏的铜仁热浪袭人,而在万山区的朱砂古镇却一片清凉。曾经幽深暗黑的矿洞灯光绚丽,洞里凉风习习,舒适宜人;悬崖酒店泳池里浪花朵朵,欢声阵阵。

万山区以“卖资源”向“卖风景”转变,引进江西吉阳集团,投资20亿元对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4A级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带动贫困户创业200多户,帮助20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7年国庆期间,游客量突破4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3822万元,排全省95个重点监测旅游景区的第三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以“智慧生态旅游,引领假日经济”为题,时长1分14秒,专门播报了万山朱砂古镇旅游盛况,极大地提升了朱砂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无中生有拓展旅游链条

依托万山区良好的生态优势,2015年入驻的九丰农业园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文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一步步发展成了如今集智能育苗大棚、智能观光大棚、蔬菜种植大棚、花卉科普馆、海洋馆等于一体的农业博览园。

「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万山区推动“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变。引进山东九丰农业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九丰农业博览园,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仅开园一年时间,游客量就突破50万人次。现阶段,万山正在全区每个乡镇(街道)、贫困村全面推广“九丰农业+”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由九丰公司免费提供种苗、种植管理技术,兜底回收,新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基地1万亩,与6000多贫困人员形成利益联结,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错位发展抢占旅游蓝海

2017年7月8日,万山彩虹海水上乐园盛大开园,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游客欢聚一堂,在炎炎盛夏开启一场激爽的水上派对。

「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万山区推动“看山水”向“重体验”转变。引进了北京中行世融投资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万山彩虹海主题游乐场,年可吸纳游客300多万人次。创新龙头企业结对帮扶边远贫困村机制,让彩虹海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企业拿出10%的商业门面,免费提供给贫困户创业,让200多户贫困家庭在家门口做起了“小老板”。

打破常规塑造旅游品牌

推动“办节会”向“办产业”转变

3月25日上午,首届全国盘鹰风筝锦标赛和第13届世界风筝锦标赛暨第3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贵州·万山)选拔赛在万山区风筝放飞基地盛大开幕。来自比利时、美国、德国、俄罗斯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38支国外(境外)代表队在这里,与中国的73支参赛队同台竞技。

「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万山区与山东潍坊合作,得到国际风筝联合会批准,现已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风联万山放飞基地,成功举办全国首届盘鹰风筝锦标赛和二届世界风筝锦标赛。2017年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支队伍参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专门进行了宣传推介,吸引了大量游客来万山旅游。依托风筝放飞基地,建成精品民宿、休闲娱乐、风筝文化展示等为主的高端商务休闲区,带动了酒店、商贸、餐饮、工艺品销售等产业发展,形成了旅游节会经济产业链。同时,以风筝为媒,完成旅游等产业招商引资50亿元,与加拿大列治文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推动了万山从内陆山区向开放要地的跨越。

全域推进打造绿色旅游

推动“生态美”向“生活美”转变

「经验分享」看万山旅游扶贫如何成为“贵州经验”

万山将旅游和生态相结合,投资3.46亿元,将朱砂古镇到九丰农业博览园沿途全长7公里进行景观改造,建成以“江南·水乡·烟雨”为主题的滨河公园,形成“四季常青,步步有景”的多层次绿化景观长廊,同时,把绿水青山引进城区,新建绿地绿景31万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达10平方米,纳入铜仁市“一带双核”发展布局,形成了“人在绿中、绿在城中”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景象,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万山样板。

执行主编:韩 康

编 辑:刘 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